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96589
最近的熱點搜索詞中,新海誠也貢獻了不小的力量。豆瓣評分9.2,上映十日日本票房突破38億,微博上鋪天蓋地的影片截圖以及附帶的各種好評,各種群組聊天記錄中的出現率,再加上我自己對新海誠的一些喜愛,上週三期待滿滿跑去滿場的影院看了這部大火的《君名》。如果2007年的《秒五》我給五星,2013年《言葉之庭》給四星,而這次的《君名》,對不起,我只想給三星,給三星的最大原因就是看了宣傳期待過大。看完《君名》當天晚上回家就立刻又看了一遍《秒五》,無奈感嘆正如《霸王別姬》之於陳凱歌,新海誠大概這輩子也很難翻過《秒五》這座大山了。
無疑,這次《君名》新海誠個人也是下了非常大的工夫的,憋了三年,邀請了高水平的製作團隊,請來當紅實力小鮮肉神木隆之介,東寶公主長澤雅美等人擔任配音演員,田中將賀負責人設,還邀請來了安藤雅司。可用電影的標準來評判,新海誠這次手握好劇本,卻仍然沒能交上一份好的答卷。最最明顯的是劇情的缺失,估計新海誠本人在製作過程中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為了使劇情看起來不那麼單薄也用了很多反轉和伏筆,但整部作品情節和情緒推動的連貫性真的還需要下狠功夫進行調整。劇情中很多情節的設定也讓人忍不住想到新海誠的其他電影,比如《星之聲》
裡空間的梗,《雲之彼端》裡夢中交集的梗,以及彗星降落的瞬間和《秒五》宇航員中鹿兒島發射衛星畫面的相似性,不免讓很多人覺得有吃老本之嫌疑。
新海誠的電影強調人和人感情中,特別是戀愛關係中的距離感,換句話說「距離」就是誠哥電影中探討的永恆主題。新海誠電影中主人公不能在一起的原因,從來不是內部因素,而是整個世界甚至是宇宙中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在《君名》之前,影片中人物的命運往往是相愛的人卻無奈最終要被命運所分開。到了這次的《君名》,新海誠終於成功擋住了觀眾看電影前準備寄往他家的刀片,在影片結尾給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不管這圓滿的結局是為了迎合市場討好觀眾,還是誠哥自己的一個成長,但即使討喜的結局也不能掩蓋新海誠這麼多年來最大的弱點——過於注重世界觀的塑造,而講故事的能力太弱。是的,新海誠善於做短片,到了長篇時往往展開都不給力,這次很多人給《君名》評分較高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次影片新海誠多多少少克服了這個問題,整個作品完成度較之前的幾部來說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
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你總是拿《秒五》來和《君名》比啊?因為這次《君名》在整個結構上還是採用了《秒五》那種三段式的敘述方式,雖然《秒五》劇情和人設的完整性達不到《君名》的程度,但《秒五》製作過程中聰明地用了三個小標題(「櫻花抄」「宇航員」「秒速五釐米」)來講故事,所以即使整個影片是由三個小段構成,但每一段之間即使沒有故事情節來銜接也不會覺得那麼突兀。相反這次《君名》也是三段式敘述結構,但節奏把握卻不太好,有些地方進展太快,有些地方明顯感覺在拖時間,中間銜接不流暢自然讓人覺得有些亂。
另外,我個人理解新海誠這次在影片中加入的「線」這個原素,是想給它賦予「命運的紅線」這樣一個意思在裡面,讓主人公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最後重逢的時候營造出那種「命中注定要相見的人必定還是會見到」這樣一種感覺,文藝點兒說就是想要營造的氛圍是結局那種「啊,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感覺。但不知道是整部影片想要傳達的信息太多,還是不可控的商業內容太多,內容塞得滿滿的……完全沒有一點點留白,好不容易需要幾秒沉默了,突然J-POP就響起來了。包括影片最後男女主人公還是一直在說「君の名は」,雖然大家戲言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但結꜊嬤滮H相見的時候硬要說上這句台詞,再加上BGM出現,讓我覺得把影片之前累積起來的情緒全部都毀了,是的,全毀了。
至於每次都被提及的每一幀都能當做壁紙的精美畫面,只想說除了在畫人物上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在環境的繪畫這一點誠哥一直在原地踏步。
被說是美到沒朋友的彗星場景,和2007年《秒五》中的場景比又能讓多少人覺得驚豔呢…
多少人都說,新海誠是下一個宮崎駿…先不說兩個人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單單就講故事這件事來看,新海誠和宮崎駿之間還差至少18個近藤喜文,10個米林宏昌和細田守(個人意見,不喜可以噴)。
不過即使這樣,我還是喜歡靈魂互換之後「わたし」「わたくし」「僕」「俺」的那個橋段,還是期待誠哥下一部作品。對了,誰能告訴我岩井俊二在這片子裡幹啥了……怎麼片尾字幕有他?是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