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坎城金棕櫚獎得主《我是布萊克》,由英國當代電影大師肯洛區第二次拿到坎城最高
榮譽的作品,然而這不是令人驚豔或高突破、高藝術成就的電影;相反地,這是一個平凡
到不行的故事,但能夠觀察現代社會高度發展的困境,真實反映出市井小民的心聲,平實
、不亢不卑又具十足的警世意味,讓觀眾能有所反思,也足以在當代電影史記下一筆。
59歲的布萊克當了一輩子的木匠,被家醫診斷出心臟有問題不適合工作,妻子過世、膝下
無子女的他沒額外收入,於是向政府申請補貼(忘了是什麼補貼...),卻因為政府單位
的「健保人員」判定他「還有工作能力」而予以駁回,讓他陷入無法工作又沒有收入的困
境。至於另一個「就業補貼」則規定布萊克必須「盡其所能」地找工作,要去上寫履歷表
的課、挨家挨戶投履歷、填線上應徵表格等等,還要證明自己一週花35小時以上找工作,
才有機會獲得補貼。
在被繁文縟節捉弄的同時,布萊克認識一個單親媽媽凱蒂,她好不容易找到社會住宅搬到
新地方,但因為遲到錯過機會,而被救濟補助擋在門外。帶著兩個小孩的凱蒂不知道下一
餐
在哪裡,因此同樣生活不好過的布萊克,在認識她以後盡量給予協助,只不過在自己上訴
遙遙無期,另外一補助又遲遲無法發落的情況下,布萊克積欠的電費、房租等等都無力支
付,自己也快活不下去。
底層民眾遇到的生活難題、官僚體制的愚昧、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都呈現在這部電影
了,時而諷刺幽默、時而令人難過,只有民眾少數互相扶持與幫助的人情味,點亮大部分
難過的情節。這部電影是小品,沒有聲嘶力竭的控訴或狗血煽情的場面,可能都是你我在
新聞上看到的事情;然而,導演不忘在適時的地方給予力道,希望能提醒觀眾這樣的故事
有多真實。不能說那些公務人員有錯,他們只是盡責行事且維持著一樣的標準,但就是因
為規範太過僵化,自己成為制度的一部分而不自知。制度是冰冷的,但人類是活著的,若
制度不能維繫人類生活、不能為人民服務,何有存在的必要?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的,不是要盡量發揮愛心幫助窮人,而是非常簡單的事:人與人之間最
需要的尊重與同理。一輩子沒用過電腦的布萊克被叫去填寫線上表格,工作人員只說程序
數位化是時代變遷,卻連教一下如何使用都不肯;剛搬到新家的凱蒂路不熟,遲到錯過預
約時間被跳過能理解,但她只是心急了點,工作人員卻直接把她趕出去。(不知道還能不
能領,電影沒演到)為什麼要那麼不近人情?最大的可能是需要社會救助的人太多了,政
府單位根本沒耐心一個一個照顧大家的需求。而這也是導演想說的另一個重點:貧窮擴大
化,跟《遇見街貓bob》的狀況有點像(且故事背景都在英國)街上到處都是街友,社會
邊
緣人多到令人無感,只會被踢到角落,社工想救也救不完。
這些沒做錯事卻被社會制度排除在外的市井小民們,只要運氣差一點,人生就像被淘汰出
局了。可是他們很努力,捍衛自己的尊嚴而不願意卑躬屈膝,雖然窮但依舊有志氣。前面
看到難過的場景只有心揪一下,但是最後幾分鐘的衝擊還是讓理智崩解了,因為真的讓人
非常難過,全場啜泣聲四起,電影播畢後大家都非常安靜地走出影廳,那一連串台詞在心
裡迴盪好久好久。
「我是丹尼爾布萊克,我是人不是狗,我要求的只是應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