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周末時再來觀賞這部電影,
但看到板上佳評如潮,索性退掉原本預定好的票,
直接下訂昨日晚間的場次。
看完後感想是還不錯但有點小失望,雖然沒有到板上說的那麼神,
但這部片還是有很多優點,也有看到讓我忍不住流下眼淚的感人片段,
雖然有一些讓我個人比較出戲的點,但瑕不掩瑜,整體還是可以接受的。
以下內容有包含劇情雷,請還沒有觀賞過本片的朋友斟酌觀看。
----------------防雷線-------------------
本片的劇情走向簡單清晰,主要講述在摔跤拿到全國冠軍的瑪哈維亞,
因為現實而不得不放棄,回到家鄉過著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但他始終希望拿到國際比賽的金牌為印度爭光,
便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兒子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因為命運的安排,他的女兒一個個出生了,卻沒有他朝思暮想的兒子,
瑪哈維亞雖然感到失望,但在某一次的意外中卻發現女兒吉塔和芭碧塔擁有摔跤的天份,
他原本接近放棄的心中又燃起了一絲希望,開始嚴格訓練兩個女兒成為摔跤手。
起初瑪哈維亞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冷嘲熱諷,村子裡的人不是想辦法勸退他,
就是在一旁嘲笑他,沒有人真的認為吉塔和芭碧塔能夠成為摔跤手,
特別是她們倆人還是女孩子,女孩子成為摔跤手?
在那樣的環境背景下大家都認為瑪哈維亞瘋了,就連吉塔和芭碧塔也不好過,
但瑪哈維亞並未放棄,且對太太表示就試一年,如果真的不行那也沒辦法了。
吉塔和芭碧塔每日接受艱苦的訓練,在隱忍已久的心情下很想放棄,
她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爸爸要這麼對她們,為什麼堅持要她們成為摔跤手。
為了成為摔跤手還要剪掉她們的頭髮,在她們心中,這個爸爸就像獨裁者一樣可怕。
終於有一天母親帶了兩人去參加婚禮,婚禮後新娘向她們說出了心裡話,
表示她們能有這樣的爸爸真的很幸運,至少他是為了她們好的,
不然在印度的女孩,依傳統多數在14歲左右就必須出嫁,沒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吉塔和芭碧塔終於明白父親的用心良苦,開始自動自發的訓練,
在爸爸的指導和訓練之下吉塔漸漸的成為一名成熟的摔跤手,
還打進了全國大賽並獲得冠軍,但真正的挑戰卻才要開始......。
以上大概是劇情的走向,
後續的結果應該大家在觀看前都已經猜到了吧,不得不說片名實在暴雷太大了,
而這點也對我個人的觀影體驗有不小的負面影響,等等會再提到。
我想先談談這部電影的優點以及讓我感動的地方:
1:劇情清晰易懂,導演的節奏安排非常好,我在觀賞前看到這部片竟然
長達2小時41分鐘而感到有些驚訝,這已經比一般的電影還要長不少了
(當然還是不像鐵達尼號要3小時以上...),但在觀影中我沒有感到太多節奏
緩慢或是不必要的劇情片段,幾乎可以說導演把時間運用的很好,劇情也相當流暢,
該安排動作戲的部分就有動作戲,和文戲之間的配合並未使觀眾感到不耐,
是很棒的地方。
2:阿米爾罕的演技真的很不錯,我很喜歡他演出瑪哈維亞這位父親時的表情和感情
變化,特別是年輕時和年邁後的差異,從眼神和小動作可以感受到瑪哈維亞這個
角色就真實的呈現在眼前,帶著我們一起體會他的轉變。
3:我在某幾段劇情時眼睛一直濕濕的,後面眼淚還直接流下來,
有些地方真的讓我感動,或說是有感觸吧。
像是吉塔在國家體育學院訓練回來,爸爸覺得吉塔變了,但他沒有明說,
直到在她們從小訓練摔跤的沙坑中,吉塔開始不服從前爸爸教給她們的技巧,
認為體育學院的教練教的才是對的,爸爸不服氣,兩人便直接進行比試。
看到這裡我有點心酸,那種感覺好像我自己就是瑪哈維亞,但女兒在外面得到了
她認為更好、更有用的東西一樣,看到這裡我眼睛就有些濕了。
直到接下來,瑪哈維亞因為逐漸年邁,終究不敵體力如日中天的女兒,
倒在地上接連喘氣的模樣,我心中不禁喊著:夠了吉塔!真的夠了!別再打了!
但吉塔依然不鬆手,直到瑪哈維亞被擊倒,吉塔卻仍舊老神在在的說出:
"這就是我在國家體育學院學到的技巧。"在這時我的眼淚馬上流下來了,
不僅僅是為爸爸感到心酸,更多的感觸來自吉塔的反應,
我的腦中又浮現了爸爸在她們小時候因為連日訓練的勞累,
兩個女兒一回到家就倒在床上沉睡,爸爸卻靜靜的走了進來,為女兒按摩腿部的畫面,
眼淚又更多了。
這一段劇情也和後續的劇情相呼應,
吉塔因為過度自信和缺乏訓練,在國際賽場上接二連三的嘗到失敗的後果,
痛苦的她開始迷失自己和後悔,直到聽到芭碧塔的鼓勵:
"打給爸爸頂多被臭罵一頓罷了,但他是我們的爸爸呀!"
才鼓起勇氣打了電話回家,電話那頭的吉塔沒有說話,只有淚水和對爸爸的道歉,
但這段劇情才是全片最讓我揪心的啊,上一段的畫面又出現了,
我索性不擦眼淚,讓眼淚自己流下來,心中還在感受這段劇情對我的衝擊和感觸,
為了不讓隔壁發現偷偷的假裝抹了抹鼻子,一副寬心樣;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我全片最喜歡且最感動的地方,直到出了戲院回到家還在回想呢!
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優點大概是以上這些,但沒有任何一部片是沒有缺點的,
我覺得這部片真的有點可惜,有一些地方我個人認為能再加強一點的話會更好:
首先有幾個部分真的讓我頗為出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本片主打真人真事改編,
但或許是為了改編為電影所需要的戲劇性,導演加入了一些在真實狀況中不太
可能出現的橋段,在觀賞電影時不禁讓我一直思考,這樣的事情在真實的事件中
真的有出現嗎?還是導演為了電影的戲劇性才加入的?舉幾個例子:
(1):吉塔芭碧塔和新娘的對話,這一段主要是為了交待她們的心態轉變,
從不情願且不了解為什麼爸爸要逼著她們做摔跤手直到自動自發的訓練,
但我很想了解的是,真實事件中是否吉塔和芭碧塔也是因為這樣或者類似的
事件才決定走向摔跤手之路?因為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真的需要很大的覺悟和勇氣。電影這樣交待的方式我個人感覺有些刻意就是了。
(2):劇中吉塔的體育學院教練的行為,觀賞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電影中
這位教練的表現是和吉塔的爸爸針鋒相對的,而且敵視到有點過於戲劇化了,
這讓我很想知道是否在真人真事中也是這樣的狀況?
(3):這一點是整部電影最讓我出戲的地方,那就是在吉塔最後和澳洲選手安潔莉娜
的比賽中,趕來觀賞並指導女兒的爸爸卻被教練所派出的人引誘至地下室並困住,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心中其實已經和電影劇情脫離了,那時心中就已經在懷疑這是
導演額外加上的情節,這可是國際級的比賽,真實世界有可能出現這種事情嗎?
印度代表隊主力選手的父親竟然在前往觀看女兒比賽的路上被監禁在地下室!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印度方主辦單位和體育學院不被叮到滿頭包才奇怪,
而且也嚴重的損及印度的國際形象,這種在真實世界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卻在這部主打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中演出來了...,
導致後續吉塔和安潔莉娜的比賽也變的有些沒動力看下去,實在太出戲了。
*以下框起來的段落與事件的真實狀況有誤,正確情況請參考推文和版友所提供的連結
=====================================
為了搞清楚這幾點我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幸好維基百科已經有熱心網友
整理出了電影和真人真事的差異,上面第二點和第三點都已經
被證實是導演的自由發揮(第一點未提及),真人真事中吉塔並沒有這樣惡劣的教練,
真實事件中的教練還想起訴阿米爾罕在電影中描繪這樣一個惡棍教練的性格。
而第三點也是最讓人出戲的一點:爸爸在比賽開始前被鎖在地下室,
導致無法給女兒指示,也是導演自己的發揮,真實世界中並沒有這樣的事情。
註:以上兩段取自繁體中文版維基百科:"我的冠軍女兒"條目,
條目下方有參考文獻可供連結閱讀。
=====================================
*補充推文版友及連結所提供的訊息:
關於(2)惡劣的國家隊教練這一點,電影中的狀況在真人真事中的確是不存在的,
電影中惡劣的教練是導演的自由發揮,真實事件中的教練還想起訴阿米爾罕在
片中描繪這樣一個惡棍教練的性格。
關於(3)吉塔的爸爸瑪哈維亞是否有真的被關進小房間,
在推文的版友所提供的連結文章的下方推文中,loveangler版友有提到,
在CWG決賽時瑪哈維亞的確被禁止進入觀看女兒比賽,(但應無被關入小房間)
這點在對吉塔的訪談中有提到,她非常生氣,但無法知道究竟是誰幹的。
另外的缺點還是有,
例如片名,這個名字其實取的很好,但多少降低了個人觀賞電影後段
摔跤比賽的樂趣和緊張感,比賽會好看的狀況其實是雙方勢均力敵,
任何一方太強或是太弱比賽的精彩度都會大打折扣,
但因為片名已經強烈的告訴我吉塔會得冠軍,吉塔對上強敵娜歐蜜和
最後的勁敵安潔莉娜時緊張感多少會受到影響,因為結果已經確定了,
比賽的不可預期性也就沒了。
另外就是本片因屬王道公式的劇情,在電影開演前也可以猜到
劇情的走向以及導演將會著重的重點,多少在劇情上就少了一份可以期待的地方,
我個人將觀賞重點放在女兒與爸爸的成長、面對事情的挑戰與糾結等,
但可惜劇中有許多可以發揮的部分使用歌曲帶過爸爸和女兒們的心情,
當然這或許是考量到片長或是導演的節奏安排,但不免讓我感到有些可惜,
片中有許多地方的記憶點並不深刻,當然導演該講的都有交待到,
但如果能像優點3那樣再加強某些部分的情感描述會更好。
以上是個人觀影後的心得,其實還有很多想討論的部分,
例如更多的劇情和印度的傳統,本片的背景導致爸爸和女兒的想法折衝,
以及讓我小時候初次對印度感到好奇的啟蒙書等等,
但時間有限只能先寫到此,希望未來有時間能夠補充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