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日常,反而最難說得好
SMALL TALK
網頁好讀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360
初出的短片版本,叫《我和我的T媽媽》,更破題、也挑動話題,但看完片子後,
覺得那反而限縮了這部片的意義。比起同志議題,它更是——親子間的疏離。所以
我得馬後砲的說現在的片名才好。
這個疏離感,可以來自任何挑戰,只是恰巧媽媽是同志。且事實上從中作梗的是家
暴、是社會弱勢,甚至說是一個時代下的受害者。
導演父母在媒妁之緣下而婚。要同性戀女子,或說不想走入婚姻的女子,嫁給根本
不認識的男人?怎麼想都不樂觀,還偏偏——這男人好賭又易怒。家暴之下,母親
只能連夜帶小孩逃家,躲躲藏藏又得求溫飽,以致小孩中輟失學。片中聽導演自嘆
無法唸書、她的媽媽也嘆,多悲哀。(要說日後有社區大學可上,那都是勉強亡羊
補牢了,那遺憾是一輩子。)
都說「教育」是階級翻轉的可能方案,但現實真有一群人碰都碰不到。翻不了身,
你就得吞下很多。
訪問到導演的舅舅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看似良善的「認命說」不知造
成多少隱性悲劇,人人都忍,忍完還要教別人忍。不然老了怎麼辦?厝邊頭尾說閒
話呢?妳日子總不能這樣下去?解決方法一致是推入家庭。沒有惡意,但真是爛透
了。
「父母」身份特殊,作為孩子的會投射太多想像進去,忘記他們的人性。覺得他們
理所當然的是大人,是英雄,是權威,是提款機,是生活大小事的解答。
慣性忍著,更會忍出疏離感,什麼情慾、好惡、脆弱,我們都很難猜想(太多小說
電影談過)。所以說,就算不在單親家庭、家暴家庭、或同志家庭下成長,都看得
有感。(現在多虧「曬爸媽」「曬家庭和樂」成為臉書上的流行,讓人多點新鮮感
去挖父母的過去。)
導演逼自己與從不談心的母親對談(創作果然帶有殘忍性質)。在片中十分鐘的餐
桌對峙,很日常卻夠力,從三小時的帶子中剪出來的,聽說多數時間是沉默。我有
些時光也在農業社會中度過,理解要來自傳統農家的婦人掏心掏肺,有多大困難。
何況那時代沒有「不婚族」、「同性戀」等歸類,只能被貼「變態」、「異類」、
「她是那個」等標籤,連被家暴以及不偷不搶的牽亡工作都是「丟臉代誌」。要她
如何面對自己和女兒呢?
適逢探討「家庭」的社會風氣,這故事對於眾人也都有自省意義,那不只是「家庭
是什麼形式?是幾男幾女?」而是為何成家、什麼人適合婚姻、生孩子的利弊是否
想過、父與母的角色、搞定孩子前是否能搞定自己的狀況、選擇單身的規劃、友善
單身者的社會系統等等,全部值得攤開想。
以前認命,是沒得選。一個社會若進步了,就該是讓人有得選,選甘願的,選適合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