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部分:
看完其實覺得沒有宣傳來得偉大
而且立刻覺得導演踏入這個領域的第一部就受到這種好評
下一部很有可能會雷掉…
不過裡面還是有很多看點
我個人喜歡發掘一些戲裡面導演想呈現給觀眾的暗示
但因為也不是鷹眼所以不能像一些影評人可以反覆放大畫面然後發現背景藏著什麼樣的文字之類的
(這應該比較接近彩蛋吧?)
大概就是去試著抓一些邏輯謬誤以及導演不願大剌剌攤開的訊息
以下就是我在觀影當下有看到的
1.女主角的頭髮
在黑化之前都是放下來的,而黑化的當下把頭髮綁起來以後到結局她都沒有再放下了。
這在電影裡面是一個很常見的手法,藉由外在形象來架構出角色內在的轉變。
但如果導演在女主角要死不活裝可憐的時候設計讓她恢復原本的髮型,那這個「點」應該會被更多人發覺,應該也會令男主角更加天人交戰吧。
2.鹿的隱喻
這個其他文章也都提到好幾次了,略。
3.黑人歌手的打招呼方式
男主角跟其實已經失蹤很久的黑人歌手第一次見面時,男主角向他平伸出拳頭想來個黑人式的擊拳,而對方如果是黑人同伴的話,應該要用一樣的方式回禮,但對方卻是用白人主流的握手,導致那個畫面十分尷尬,這也是本片第一次系統性的出現白人住在黑人身體裡的線索。
疑點部分:
1.女主角的哥哥(弟弟?)
首先吐槽一下這個角色的沒深度,完全是一個功能性角色。身為這個換腦工廠流水線的一員,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共犯結構,但全家都在討好男主角準備溫水煮青蛙的時候他就偏偏要跟男主角開噴,還差點開幹。
也不是說他一定要多有深度,每部片一定都要有功能性角色,但既然導演已經花了一部份時間在他身上,最後若是不發展他的角色完整度那我會覺得很可惜。
2.閃光燈
看過電影的應該都知道閃光燈是一個觸發劇情很重要的物件,先不論閃光燈為什麼能讓舊人格醒來,這屬於劇情設定。
要探討的是「為什麼閃光燈在當下可以發動」這件事。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主角第一次見識到閃光燈功能時是在白天的戶外,而他被賦予的身份是攝影師。如果有接觸過攝影的人都知道,閃光燈其實在一般自然光源足夠的情況下是越少用越好。(室內棚或主打人造光源的案例除外
主角身為一個攝影師竟然手機會預設強制閃光燈(我不太相信是自動閃光燈,那個環境很難達到觸發閃光燈的條件),這本身就還欠一點說服力。
其實拿手機偷拍這件事跟攝影師身份無關,只是安這個身分給主角時,那他就更不可能出這種包,像是特務出潛伏任務時手機突然響一樣…只能幫他解釋為「哎呀真是不小心,上次開強制閃光忘了切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