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身處異鄉的關係,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在大都市底層的移民,
為了生存出路的爆發力跟衝勁。
推薦給在外奮鬥,或對未來茫然的人。
移民在英國的設定,也許為移民問題焦慮的歐洲提供了新的視角,
移民在異鄉奮鬥的理由有千百種,
大家為了生存犧牲了很多只看表面看不見的東西。
從台灣內部來看,
這部片的貢獻是對出國念書沒有想像光鮮亮麗的細細描繪,
想留下來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生的孩子,即使從英國大學畢業,
最後為了生存的絕望、壓力,願意在非法的色情按摩院作接線員的工作。
導演的女性身分注定了這部電影跟多數以女體為主體電影不一樣之處。
買票之前就發現接線員不是限制級,
但在觀影過程中所有有關性的情節,
導演用肢體暴力動作讓觀眾感受到不適,
錢跟男人控制了她們的身體,她們的人生,
在妓院裡出賣的是身體,但又不只是身體,
觀眾不應該從觀看這些畫面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感
裡面有幾個場景很有趣,
說明了最後為什麼大家都脫離不了妓院,
Mei是因為物慾,Sasa跟Anna與其說為愛,也可說為了養家的責任。
他人的眼光使得他們無法跟別人說她們在妓院工作,但也回不了家鄉。
人生就這樣卡住了。
而老鴇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讓大家讓步更多,每個人互相知道對方領了多少,
造就互相競爭的心態,對Tina而言,這是成為性工作者的誘惑,
即使是2009年的倫敦,接線員的薪水應該只能勉強支應餓不死的生活。
老鴇什麼事都想到生意,
也許大家都知道偷錢的是Tina,
但老鴇要的是站在她的立場,有一個人願意退一步,
要不是Tina下海,就是Anna願意做更多大家不敢接的服務。
Tina被男友趕走後最後住進妓院,
老鴇隔天中午請吃大餐部分原因,我想是為了說服她下海工作。
雖然妓院是工作場所,但對她們來說也是一個家,
大家都是倫敦無處可去的人,為了生存,大家會有衝突,
但也有互相掩護彼此的時刻。
生活在一起,整理家務、坐在一起吃飯時聊的話題跟你我沒有不同。
我很喜歡最後Tina決定離開時,抱Sasa的那一幕,
前面煮飯時Tina提到她是已經沒有媽媽的人,但這一幕,
彷彿Sasa是Tina的媽媽的投射,又像是映射,
當年來到倫敦的Sasa應該也是個文藝少女吧(畢竟愛書居然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片頭片尾場景的重疊暗示Sana 跟Tina是互相的鏡子。
為了在倫敦活下去,把自己武裝的像刺蝟一樣的Sasa在跟Tina相處之後,
彼此接上線,也逐漸將Sasa與台灣記憶接上線,
她成為一個越來越柔軟的人,
Tina是這間按摩院的接線員,她也是將台灣與Sasa接上的接線員。
電影結束在Tina回到六龜,
離開土壤太久的蚯蚓會死是片中很重要的隱喻,
"土地”跟人的連結好像在西洋片是比較少見的說法,
好想知道英國人會怎麼看這樣的譬喻。
如何在異地生存,
落地生根或是回家,哪種才是我可能的生活?
中間產生的自我認同請感的轉變,是所有移民無時無刻面對、思考的問題。
也許Tina最後就待在台灣了,但也有可能只是回台灣充電,
但土地代表的認同感是想要在外頭打拚的人心靈上歸屬。
P.S.文化差異的呈現想必很多是導演的經驗,
包括台灣人吃比較淡XDD。從這點出發,雖然Sasa從不說她從哪來,
但當Tina在煮麻油雞的時候,Sasa默默接手說你沒加米酒時,
這裡已經透漏她是台灣人的訊息,很喜歡這個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