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完出電影院我還是有點不適應
這玩意確實很非典型
1. 大抵上戰爭片我認為可以粗分成兩種流派
紅色警戒:用破碎的剪接+多重意義上的並列/衝突+詩意的畫面
來談戰爭的無奈與虛無感
搶救雷恩大兵:用流暢的戰爭場景刻劃+尖銳衝突的劇情+雜佐一些行軍或是休息日常
來談戰爭的殘酷與無常
這部Dunkirk精神上比較靠近前者
但是在形式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我覺得不到非常優秀 但是這種實驗性的創新確實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 這部片非常強調個體主觀的 心理上的描寫
甚至為了這個部分
刻意去盡量捨棄掉平常戰爭片慣用的海量形式或者刻意加重血腥的描寫
所以也看得到有人認為這部片的方式比較靠近類紀錄片
整部片很少強調死人 不太見血(就連屍體也是)
但是壓迫感仍然如影隨形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一般的戰爭片敘事會把故事放在一個比較超然些的觀點
通常會穿插幾幕透過高級長官的對話提示你整場戰爭的進度
然後再用主人翁的眼來描寫戰場的細節 痛苦與殘酷
這部片也拋棄了這個作法
反過來 從運鏡到剪接到刻意避開對話營造
他的手法意旨在凸顯出個體性在未知下的恐懼
從一開頭主角鏡頭從市區一路跟著主角逃到沙灘的場景<=非常讚
到空戰裡取景鏡頭盡可能地使用駕駛員的視角與對駕駛員臉部近描寫的取鏡
老實說
這真他媽的不是一部戰爭片
這是一群人面對卡在面對未知未來的恐懼裡
迷失方向下必須作出嘗試跟選擇的藝術片
只是剛好裡面的人都在這場撤退裡罷了
3. 接續第二點
敘事本身分成三個時間軸
而且幾乎不加強這三個時間軸的互文性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應該看不出來Murphy在某條時間軸上在小船上拒絕救人上船
又在另一條時間軸裡一開始就被月光石號救上岸)
我原本認為切割成三線的用途是為了從三個角度
(救援軍人/等待救援的軍人/參與救援的平民)
去全面性地述說這個戰場
但是看到最後我發現錯了
為了凸顯那個面對未知恐懼的斷裂性
這三條時間軸反而反過來
各自以幾近獨立的互不連貫方式說完這個故事
這個影片在形式上嘗試去呼應主旨的形式實驗
基本上在烘托出氣氛的成果上是成功的
但討不討喜則見仁見智
4. 說到烘托出氣氛的成果 另一個絕無法迴避的手法就是本片配樂
基本上這部片裡所有的Zimmer重低音
就是恐懼這個概念的具體象徵
這真的很有趣 我第一次看到有電影是這樣從頭玩到尾的
就連救援的民間船隻趕到時
奇蹟出現的那一幕就算添了凱旋的管絃樂 也還是擺脫不掉重低音
就像是只要你沒有完全脫離戰場
那個恐懼就會如影隨形跟著你一樣
然而這個手法的缺點
就是犧牲掉配樂本身對於劇情高低潮部分的完全控制
(雖然可以聽得出來在兩個並列的逃離場景下 有再加強重低音的使用)
也是前幾部諾蘭自己作品裡 在高度複雜的劇情下很依賴的東西
所以很容易整部片看完會覺得高低潮不明顯 或者是疲乏
這是這個手法在作為商業作品時
非常致命的一個缺點
5. 最後多講一下取景跟英國本位
雖然前面我講諾蘭這次對戰爭片普通的數量海的營造方式不感興趣
但是諾蘭倒是愛上了IMAX
用畫面交代現場狀況時超愛用深縱深遠鏡
這點我倒是覺得(不知道是否刻意營造)
接續在一大堆近中距離鏡頭亦步亦趨的描寫戰爭中個體的慌張恐懼後
這些廣鏡頭更凸顯出了這些人(尤其是在沙灘上等待的人)的渺小無力跟空虛
如果再多一點廣鏡頭 我都差點以為在看李安斷背山了(?)
然後 諾蘭是英國人
所以這部片其實還蠻...英國本位的 XD
一點點法國視角 然後0德國視角
我有時候在想
電影裡很簡短地提到幾次家的象徵
然而真正民族上的真正家的意義
卻是在電影最末端撤退回英國的那一大段描寫
一來這部電影的主要部份在於前述的那一堆實驗性質的結合
這個象徵反而被放得很其次
二來這個東西對我們台灣這個主體意識還沒有成為悠久習慣的民族來講
也許並不是那麼熟悉的事情
導致整部電影收尾的力道非常曖昧不明
(相較於之前所有諾蘭電影精心設計過的劇本 這部根本幾乎沒有把概念收攏回來)
也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以往習慣他電影的粉絲對這部片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