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個雷
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幾經猶豫後還是選擇為這部我極有感觸的電影留下些文字。
都是些個人心得,卻也是我近幾年來這麼希望票房好的電影,如果你還未曾看過
對黑色諷刺電影、國片、精湛演技、有趣的預告等感到興味盎然,給自己一個機會
這部電影也許可以給你更多。
這樣防雷應該夠了吧----------------------------
這部片我是在信義威秀看的,出來的時候天色已暗,配合著周圍ATT 4FUN跟新光三越
橙黃的溫暖燈光以及諸多名牌廣告,我與朋友不由自主地沉默。
在早兩個小時裡,我們還在別人黑壓壓的人生裡,看著他們窺伺著何謂彩色的命運以及
自我解嘲;而今面對著現實台北街頭的絢麗夜景,迷惘也隨之浮現,其實底層窘迫的生
活也並未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只是還沒那麼一無所有。
不由得捫心自問,你對畫面的共鳴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
電影用佛貫徹畫面,彷彿一直在問,我渡你可好?
可是,究竟誰又是誰的佛?誰能渡誰?
對於無聲的一群人來說,也許多公平正義是渡過難關的最稀缺的奇蹟吧。
曾經在小說上看過,喜歡電影的理由是你可以在裏頭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兩肋插刀的
友情以及闔家歡樂的親情。
那麼大佛普拉斯在一開始就打破這樣的美好,用奪走色彩的方式告訴我們:
求而不得,即是黑白。
黑白的是小人物的認命
黑白的是貧窮人的無奈
黑白的也是公平正義的逝去(又或者對這樣的人們來說不曾存在過?)
乃至於,其實,黑白的是他們看自己的姿態阿。
也許天真時期,主角的畫面曾經是彩色的;只是社會化的過程中,褪色成了必然
於是,連眼淚都無法擁有的人,被自己給放棄了。
從一開始出殯曲菜埔被踢、杜財在回收場被老闆用同學人情四字精算著金錢利益開始,
膽怯、溫吞、任勞任怨卻也沒什麼太大奢求的主角心理展現在我們面前
從各種你來我往的「嘴上交鋒」中,我們看見的是,每個問候人家媽或是該邊的話語
都是滿滿的現實壓力,就如同杜財只敢在兩坪大的貨櫃屋裡變成頤指氣使的老大一樣
主角們只剩下這樣的方式又或是講講黃色幹話發洩,卻也關懷著別人。
當有天,連國罵都問候不出來的時候(又或是連看美女的心都無的時候),
還有什麼能夠渡你過生死關?
想想杜財海邊遇到的男人、想想杜財與菜埔凝視著遠方心有所感之時
也許在他們的視線裡,沒有吧。
這也是我看這部電影百感交集的原因,終歸到後頭,其實殘留最久的情緒是難過
因為電影拍出了在底層生活的人們接觸不到中間也許一般人能唾手可得的資源,
例如網路等等,縱然知道有網路,
這些對他們來說天邊遠的外星科技卻也沒人告訴他可以怎麼搜尋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是資訊的不對等。
在他們眼中,權貴的身影是彩色的、警察是大人、自己是永不可能翻身的小蝦米
政府更可能是毒蛇猛獸一般的權威體制,
彷彿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大大的。
又難道只有電影人物有這樣的狀況嗎?
回看我們的人生,知道勞基法保障了身為勞工之我的什麼了嗎?
知道我家附近的田地、河川是否被失德的工廠任意踐踏了呢?
知道選舉之時,一票給五千後面那個政治人物從哪裡又挖走了我看不到的稅金?
也許你欲說還休,卻發現只能乾笑幾聲,嘆氣。
不幸中的萬幸是,也因此我們可能會發現幾個疼惜自己的人,故而感念起命運沒那麼歹。
只有真摯的情感在這電影、這世道中,是黑白不了的福分。
其實台灣努力了許久,希望將這樣M型化社會扭轉成不那麼畸形,
只是當一個人自始都不知道自己其實值得更好的時候,危險總是有機可趁。
這也是我從影片中感覺到的,例如那位很認真的員警,
我想其實兩位主角與他有交集
甚至讓他知道行車紀錄器的存在,一定會拼命的將啟文繩之以法,
只可惜了這只有身為窺伺者的我們才能知道生存的捷徑,通常而言就如同二位主角一般
拼命努力繞路、內心掙扎只為求一個解答,但可能解答還未出現就死在半路上了。
這讓我想起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接觸了不少特殊境遇的孩子們。
幾年前的某天,我看著馬斯洛相關的書籍時,突然覺得這樣的論述真是殘忍,
大部分人們會優先滿足食衣住行的生理需求後才會往上滿足安全需求,接著才會向上滿足愛
爾後才有足夠的空間談尊嚴與理想。
那如果不滿足會怎麼樣呢?
馬斯洛需求說你的人生會有更大的動機一直尋找這階段的滿足感,直到你認為這份渴望已經
例如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三餐正常可能是我最大的期待。
於是乎,在現實的接觸經驗與學術文章中,我看見了深刻且難以跨越的鴻溝。
孩子們在缺乏安全感與愛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就會費盡心思尋求愛與安全,
受盡焦慮與折磨,此時哪會有餘力去看所謂對自己未來有好處的學業或是夢想
往往這樣的孩子就會成為新聞報導的對象,
舉凡幫派械鬥、未成年生子、少女賣淫被捕等等,為了愛與歸屬他們傾盡所有
這樣的人生中年後接續到大佛裡人物故事也無違和,會讓人不禁想問,人生總是不公平,又誰本該讓人踐踏?
而上述的焦慮,我們真的能如同電影裡看圖說故事的新聞以及警察畫面般一笑置之嗎
大佛普拉斯電影也是同樣的情形,生活已經佔了全部的心思,
哪來的餘力做些高大上的行動改變生活呢?去咖啡廳聽講座?上PTT?
又哪來的餘力去上課了解我是弱勢者,我可以申請什麼補助?
抱歉,老子都要吃土了,哪來美國時間。
每一天都一樣索然無味,卻又不得不過下去,因而黑白了人生。
卻也希望窺伺他人的色彩終究沾惹一身麻煩。
所以套一句香港某富豪講的話(忘了是誰),政府應該要是傾斜的
因為小人物沒那麼多餘裕讓公平正義渡他,於是身為橋梁的政府不該是威權的表徵
合該是小人物的小暖爐。只可惜現在尚未做到如此貼心,我們尚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論在電影開始或電影的最後
佛陀總是俯瞰芸芸眾生,不論貪嗔癡慢疑是如何在他眼前上演
歛眼垂眉,如片尾公路伏著他,欲往何處,彷彿都能安詳自若。
徒留人類如跳樑小丑般,在慾海裡浮沉。
我想,也許導演最終的開放式結局是個結局,也是個問題,問的是你我,問的是人心。
在莊嚴的視覺以及不絕於耳的震動以後,黑暗的幾秒間
你相信什麼?
結局是什麼?
你的善惡是什麼?
又你的人生是什麼顏色?
那麼,看完這部電影,中間可能笑的不要不要的,最後卻又覺得快被沉重壓垮的我們
看到導演所傳達的理念後能夠做些什麼?
也許從換掉有骯髒紀錄的政治人物開始?把握自己的一票,因為生活即政治。
也許從多觀察家附近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幫忙通知社工至少列管在案能安自己的心。
也許在酸言酸語之際,多想起這部電影的小人物幾秒,少點辱罵多點同理?
也許更多的可能就在你我之間。
我認為導演對這部電影是深沉的愛,我不認為是絕望,也許是對身為台灣一份子的我們
殷切的期許
進而找到轉變的可能。
畢竟
真摯的情感連黑白都無法讓他褪色,是很「拋爾佛」的
在看完電影的現在,聽著片尾曲抒情卻有感傷的音樂,
我想大喊八嘎鴨肉!渾蛋!很多小蝦米也可以撐死一隻大鯨魚的!
僅此
深夜寫下此文,紀念這部讓我深有感觸的電影,
並沒有什麼演技、光影、攝影、分鏡類的說明,相信這些會有更專業的老饕電影人獻文
只是想寫些看完電影後的感觸,思緒也許有點紛亂,還請海涵。
給直接END的人的一句話:去看吧,推薦。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