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導說明Harvey Weinstein及其企業能權傾好萊塢一時,縱橫影業90年代至今,得力
於強勢媒體操作甚多。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5576
「性.謊言.影業大亨」好萊塢醜聞為何掩蓋近30年?
天下雜誌 作者 黃哲斌
好萊塢性騷擾風暴,成為駭人聽聞的頭條,在看似腥羶八卦的新聞背後,蘊藏哪些嚴肅課
題?此事為何不斷捲動擴大,促成美國新聞圈的批判反思?
「米拉麥斯Miramax」影業創辦人維恩斯坦涉及性騷擾、性侵的醜聞,像是一枚深水炸彈,
炸開好萊塢的潛規則,也扯出新聞圈的尷尬疑雲。
這名以發行《性.謊言.錄影帶》崛起的製片大亨,長期以權勢掩飾惡行,早已是公開秘
密。喜劇演員麥法蘭(Seth MacFarlane)2013年主持奧斯卡入圍揭曉典禮,刻意在公布最
佳女配角入圍者之際,大剌剌嘲諷:「恭喜這五位女性,不必再假裝受維恩斯坦吸引」,
引來台下影人一陣哄笑。
這起駭人故事具備許多新聞要素,鎂光燈下的傳奇名人、光采風華的一線女星、性別不平
等的剝削欺凌、大膽而醜陋的設局細節,因而引發美國新聞圈的內部批判:如此口耳相傳
的惡事,為何在眾多媒體的眼皮底下,竟能掩蓋近三十年,直到《紐約時報》與《紐約客
》相繼報導,才一夕爆開?
事實上,這起影業大亨性醜聞,幾乎能寫入新聞實務教科書,關於新聞現場,那些恐懼與
妥協、堅毅與勇氣。
首先,關於恐懼與妥協。
去年,《紐約雜誌》就曾著手調查維恩斯坦事件,結果,記者才剛開始打電話蒐集資料,
就接到維恩斯坦律師團的威嚇,以及公關人員無止盡的遊說,對方並承諾日後優先提供獨
家新聞,除了軟硬兩手策略,由於受害女性也受到嚴厲威脅,噤聲不敢受訪,最終讓《紐
約雜誌》放棄報導。
早在十幾年前,《紐約時報》也曾試圖追蹤這樁新聞,當時也受到極大壓力,維恩斯坦甚
至發動熟稔男星如麥特戴蒙、羅素克洛,打電話向記者遊說。此外,維恩斯坦不乏公開毆
打或辱罵記者的紀錄,《洛杉磯週刊》的女記者芬克(Nikki Finke)則表示,曾被維恩斯
坦帶進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訓斥了一個半小時。
官司恐嚇、心理脅迫、肢體或語言侵犯,都是新聞採訪經常撞上的無形高牆,彷彿美式足
球的肉搏攻防,能將記者從達陣門口,無情推回三十碼線。另一方面,維恩斯坦最擅長的
是籠絡收買,包括邀請娛樂記者參與劇本創作、擔任電影顧問,或簽約寫書。
曾任《浮華世界》、《紐約客》主編的媒體人布朗(Tina Brown),一度受維恩斯坦委託
創辦《Talk》雜誌,同時參與旗下出版部門。她表示,當年就深感詭異,不時被指派一些
預付版稅合約,作者都是線上記者;她進而發現,不少八卦專欄或娛樂新聞作者,都是「
米拉麥斯」的支薪寫手。由於理念不合,布朗隨即與維恩斯坦拆夥,單飛創辦新聞網站《
野獸日報 The Daily Beast》。
布朗還回憶,「米拉麥斯」的電影派對會場外,總會有公關人員坐在車裡,不斷打電話,
確認殺掉所有負面新聞。一名資深娛樂記者告訴《哈芬頓郵報》,維恩斯坦的媒體策略就
是,「收買記者,威脅記者,做盡一切能做的。」而他們編輯台對於「米拉麥斯」的電影
報導,乾脆不掛記者姓名,以免徒增撰稿人的困擾。
既然如此,《紐約時報》如何突破維恩斯坦的嚴密防線,丟出這篇長達4千字的震撼報導
?
《紐時》調查記者坎特(Jodi Kantor)接受網路媒體「石板 Slate」訪問時,指出今年以
來,科技圈與電視圈相繼爆發性騷擾醜聞,她與另一名調查記者圖希(Megan Twohey)決
定挖掘更多案例,試圖找出職場性騷擾的行為模式,當他們著手研究,維恩斯坦自然浮出
檯面。
困難是,維恩斯坦侵犯女性的現場,大多位於飯店房間等私人場所,受害者孤立無援,事
後若非懼於權勢及法律資源,不敢聲張;否則就是提出指控後,受到軟硬手段脅迫,私下
和解並簽署保密協定。所以,如何將一起「私下附耳的蜚語傳言」,轉為一則「堅實、具
可信度的公開報導」,而不是道聽塗說,捕風捉影?
採訪前線上,性侵或性騷擾案件的報導難度甚高,一是舉證不易(除非是現行犯) ,二是
事涉雙方聲譽,各有顧忌,三是社會壓力、刻板印象及權力不對等,若無足夠事證,反而
對當事人及記者造成巨大後座力。
因此,《紐時》記者花了4個月,設法取得維恩斯坦公司內部的備忘錄,其中記載不同受害
者提出的指控,加上和解金的流向紀錄,這些白紙黑字構成重要突破口,因為新聞媒體不
必讓當事人單獨曝光,承受法律風險,而能舉證確有這些指控與和解。
除了受害者,《紐時》也訪問了維恩斯坦公司的現任及前任員工,掌握至少8起性騷擾和解
個案,加上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 等人願意公開指控,讓《紐時》敢於出手向影
業大亨宣戰。
新聞曝光後,維恩斯坦第一時間否認指控,同樣推出律師團威嚇,宣稱要在法庭上,與《
紐時》總編輯對壘。然而,隨著葛妮絲.派特羅等眾多女星陸續出面控訴,《紐約客》也
以不同角度挖出更多內幕,包括掌握一名女星的報警紀錄,讓情勢急轉直下,權傾一時的
好萊塢造雨人,淪為臭名遠播的失業中年,且將面對司法調查。
當然,此事也轉身逼使新聞圈反思:是否長期漠視這類顯而易見的扭曲結構?是否太輕易
縱容類似維恩斯坦的個案,讓他們在權力光暈下持續為所欲為?甚至協助掩飾犯行,將責
任歸咎於受害者身上?
這也觸及媒體圈兩項痛處:第一,在大多由男性主導的編輯檯,是否對性別議題過於遲鈍
或冷漠?根據最新調查,自2001年至今,美國新聞業聘用的女性比例,僅僅從37.35%略增
為39.1%,女性主管比例是更低的38.9%。
亡羊補牢之道各有不同,例如,《紐約時報》最近破天荒增設一名「性別編輯」,專門處
理與女性權益相關的新聞,同時整合各部門及版面,希望能積極預警或發動性別平權的題
材。
第二,《紐約客》的報導記者法羅(Ronan Farrow),原本是NBC的約聘特派員,他花了幾
個月追蹤維恩斯坦案,也採訪多位挺身而出的受害者;但是,NBC一直推遲播出日期,最終
答應讓法羅改投《紐約客》。
NBC平白拱手讓出大獨家,也成為圈內的熱門新聞,紛紛揣測若非判斷失準,就是受到壓力
而收手,進而質疑NBC的職業勇氣。該台高層否認刻意壓新聞,宣稱拒不排播的原因,一是
法羅初始的報導版本不夠堅實完備,二是法羅為米亞法羅與伍迪艾倫的兒子,當伍迪艾倫
涉及性侵養女爭議後,維恩斯坦是他東山再起的重要夥伴,因而擔心法羅有利益迴避的疑
慮。
報導者的利益迴避,當然是一項敏感而關鍵的議題;然而,《紐約客》及多數媒體顯然不
同意這些擔慮,NBC瞻前顧後,反淪為新聞同儕的笑柄,《哈芬頓郵報》甚至將該台的孔雀
Logo,改作為一隻開屏的公雞,暗諷電視台高層的怯懦(chicken)。
正如電影《驚爆焦點》的教士集體性侵案,維恩斯坦案揭示新聞工作為何是一個充滿風險
、挫折與徒勞,但仍值得努力一試的職業;也映射出「扒糞新聞(Muckraking Journalism
)」的價值,不在於滿足讀者的窺私獵奇,也不在於提供八卦談資,而是為弱者發聲、為
無力者給力,挖掘人性醜惡艱危的一面,逼出權力護城河後方的侵犯者,讓受害者告慰,
讓不公義的集體結構得以浮顯。
好萊塢公認的正派好人湯姆漢克,當被要求評論維恩斯坦醜聞時,他引用邱吉爾的話:「
當一個人變得有錢有勢,他的本性就會被放大。」善或惡,跋扈或樸直,堅毅或懦弱,權
力春藥使人自我膨脹,維恩斯坦如此,新聞媒體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