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幸福路上:讓女人痛哭流涕的電影(微雷)

作者: laches (laches)   2017-12-29 23:29:30
 
很久沒有看電影哭得像白癡一樣,沒想到《幸福路上》竟然是部哭片!去看試
片時,所有「有點年紀」的女性都哭得亂七八糟,甚至等到全片結束我去上女
 廁,還有觀眾一面排廁所一面抽泣,真是太誇張了~~。
《幸福路上》最近頻頻受訪,但媒體焦點不盡然正確,其實這是一部很適合媽媽
和太太們看的電影,不用擔心太政治化;電影裡講了很多女人的心底話,重點在
 跟爸媽的關係、跟先生的關係、跟小孩的關係、甚至跟「錢」的關係,一切是如
 此身不由己,但身為女性,一切又總因「不忍」而牽絆著。如果你是沒有社會經
 驗的覺青,八成對這部片無感;但如果妳/你是婚姻版或BabyMother版常客,那
 這部片應該會令你痛哭流涕。
 
 不過,就算你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文青,也有可能對這部片有共鳴。
 如果你還記得《藍色大門》裡桂綸鎂飛揚的身影,「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
 的閒適,也記得那句「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那麼,在《幸福
 路上》年近四十的女主角小琪,那外型和聲音,無庸置疑就是二十年後的桂綸鎂!
 然而,二十年後的桂綸鎂卻只能苦澀的問你:「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
 「原來我們之中,沒有人達成願望。」回首蒼蒼二十年,現實與電影瞬間夾雜,
 山風海雨方向歸零,真是逼人流下老魯妹/老魯蛇的淚水啊~~。
 話說回來,魯就魯吧,那又怎樣?《幸福路上》討論的就是這樣的狀態。你能否
 正視自己?即使一事無成,我們也能夠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或許,「幸福」
 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非客觀的物質條件。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不過這部片用細膩的
 生活細節把這件事講得很清楚。對於生命的態度,這部片本質上跟《血觀音》和
 《大佛普拉斯》剛好相反:後兩者可說是「厭世」的,《幸福路上》卻是熱愛生
 命的,甚至熱愛小孩。台灣近年的國片導演大部分是男性或同志,當然很棒,但
 如此「悅生」的女性特質非常稀少,「喜歡小孩」的角度更是鳳毛麟角。看完這
 部片雖然會哭得亂七八糟,但心情是溫暖而美麗的。當然,世界觀沒有對錯之分
 ,純粹是不同角度而已。
 雖然軟性,《幸福路上》其實是有企圖心的動畫片。它的標竿可能是《追風箏的
 孩子》或《阿甘正傳》,藉著一個女性的前半生,描繪出一個社會的動盪和轉變。
 許多殘酷的真相,只是在這部片裡輕輕帶過。例如女主角的小學死黨是金髮碧眼
 的美麗女生,你可能以為她是高大上的美國人,事實上她是父不詳的小孩,媽媽
 做特種行業,爸爸是一夜之後就消失的美軍。叔叔很帥氣,把自己講成對抗邪惡
 毀書王國的王子,事實上他是因為讀禁書而被抓去刑求,以至於視神經有問題。
 而人物也很立體,具有人性的複雜,卻又很有道理:叔叔乍看之下似乎是閃耀左
 派光輝的社會良心,但面對九一一慘劇,卻在電話裡冷酷地說「活該,這些人是
 多行不義必自斃,剛好讓我上位,我變大主管啦」。而小琪高中時面對示威遊行
 
 也跟著興奮,在總統府前狂舞,呼吸自由的空氣,但等到出社會以後變成社畜,
 看到讓她無法下班的示威遊行,也只有深深的疲憊而已。這些細節不但顯示出歲
 月的變遷,也顯示出人的多面性。
 
 許多人聚焦於這部片的政治場景。然而,政治其實只是這部片的背景音,而不是
 主旋律。在台灣,我們連在巷口吃個自助餐,都會遇上政論節目名嘴滔滔不絕,
 政治是台灣人無法排除的生活背景,我們的悲歡離合也受這些事件影響,既然是
 日常背景,又何必逃躲呢?刻意割除政治場景,反而才顯得別有用心。《幸福路
 上》有企圖心,卻不是傳教的企圖心,它的企圖在於忠實呈現這二十年來大環境
 對於個人生命的影響,至於角色的政治立場,也是平均分配(例如爸爸和媽媽就
 支持不同政黨),也是非常台灣的即景。
 身為六年級,看到有一部片忠實呈現自己的人生,真是悲欣交集。如果你是女生;
 如果你是六年級;如果你薪水不多;如果你想結婚;如果你不想結婚;如果你想離
 婚;如果你不想離婚;如果你想要小孩;如果你每天帶小孩累得半死;以上人群,
 只要符合其中任一個條件,應該都會喜歡這部片。雖然《幸福路上》1/5才上映,
 但是最近幾天在全台六家華納威秀,新年假期四天都會有《幸福路上》口碑場售票
 放映中。個人覺得新年假期來很適合來看這部哭片啊~
作者: bonnie60735e (天清王徽妍)   2017-12-30 00:52:00
推 這部超好哭QAQ
作者: fantasydavid (ヴァイスビルガー)   2017-12-31 12:14:00
原PO是正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