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片是去年暑假愛丁堡影展後在英國上映的音樂人電影,由《敦克爾克大行動》中有露臉的那位超帥氣飛官 Jack Lowden主演。不知看過《敦》片的大家是否喜歡他?如果喜歡值得來追追看,他在這片演個憂鬱的文青小生,像隻惹人憐愛的小熊一路掙扎碰壁等著拍拍,令人越看越有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Lh9_QeSi4U
電影是關於英國 1980s獨立樂團 The Smiths 主唱與作詞 Steven Morrissey ,不過是關於他成團前的少年時代,所以完全沒有 The Smiths 的歌曲而都是 1970s末期的其他團歌曲。也許部分樂迷會很失望,但 IMDb 上也是有部分樂迷認為這才抓到了精髓。這部電影並不是 Morrissey授權的傳記片,內容雖有不少 Morrissey少年生活經歷交友與喜好都符合真實,但這些片段都被重組過。也許就別當 Morrissey傳記片,就當是此片取材 Morrissey的故事卻在講自己的故事,看它要傳遞什麼訊息更有意思。
https://imgur.com/EIqNMYP
英格蘭的苦悶心靈
片名取自歌詞 "England is mine, and it owes me a living" ,這片名「英格蘭是我的」一般來說是宏圖大志少年征服世界的豪語,正如電影中女主角 Linder 也說過一句「倫敦屬於我」。不過細究來源的歌詞,其實更像是個控訴:「英國是我的國家,它欠我們人民一個生活!」真是好 1970s末期英國的焦慮,尤其在曼徹斯特這種勞工城。
的確,想想 Morrissey在獨立搖滾樂界的形象,總是那麼矯然不群,在別人憤怒嘶吼時他總是靜謐思索,在別人直白控訴時他總是文謅謅地耍憂鬱,卻也代言了許多心聲不知如何發抒的苦悶心靈。此片是把 Morrissey這個搖滾憂鬱文青的形象表達得很徹底:電影只給他唱了兩分鐘的歌,卻給他不停地閱讀、吟詩、打字、與朋友引經據典談文論藝... 一路看下來幾乎忘了這是一部音樂人電影,還更像一部文學電影。
電影中的 Morrissey,是極度害羞內向的,他如本尊的真實一般愛文學、愛閱讀、愛王爾德、愛寫樂評、愛聽獨立音樂也愛嗤之以鼻、也一直蠢蠢欲動想要伸出觸角當個音樂人,只是實在太內向總是伸不出去,那一把麥克風往往拿到了嘴巴前面卻遲遲唱不出來。整部電影幾乎一直在談他多害羞內向一次比一次嚴重到極致,讓人看得都覺得世界黯淡了下來,當然到最後看到他終於奮起時也會更欣慰,只是要很有耐心 XD
電影的主題,以個人小敘事來說不外就是 Morrissey一方面在社交上極度閉塞,但另一方面在文字創作上又才氣縱橫,可以說他面對人時毫無自信,但關在自己世界裡時信心極強,對自己才能極自尊自大,卻對庸碌外人嗤之以鼻。這樣矯然不群的性格必然是個缺陷,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的他瞧不起家裏的母親和姊姊,瞧不起他上班的稅務局裡的同儕與上司,也瞧不起片頭一路催著他「喜歡做音樂就去積極牽線找樂團」的 pushy女友(?)。我就是我,我的才能就是獨一無二的,與其自己汲汲營營找別人,不如等人來找我 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5juPyFPfc
Morrissey,平庸與超越之間
電影中唯二可以接近他孤傲之心的,只有兩個史實中的音樂同道。一個是初期共組「鼻血樂團」Nosebleed 的吉他手 Billy Duffy,可惜電影中的 Billy如史實中一般(過程有簡略)自己力爭上游去倫敦發展把他拋下;另一個是從少年到老的女性好友 Linder (《唐頓莊園》Jessica Brown Findlay !她終於有個迷人的角色了),電影中只拍了 Linder 的前衛藝術家一面,倒是沒拍她在曼徹斯特搖滾樂風景中舉足輕重的音樂人一面。
可惜,好友 Linder 也找到機會遠赴倫敦,留下 Morrissey一人在曼徹斯特,雖然仍如紅粉知己一般保持電話往來,但 Morrissey完全陷入一種懷才不遇的自憐,孤身一人在曼徹斯特做著機械化的庸碌工作等待心靈快速老死。然而電影這樣拍下來,觀眾都很清楚知道並不是 Morrissey很可憐被埋沒在這群曼城庸人之間,而是 Morrissey太自傲把這些庸人都踩在腳下不屑一顧,其實真正需要成長的倒是這一點:不要自外於世人,而要看見世人的苦,這才是 Morrissey未來要成為音樂人的精神養分。
IMDb 上有個網友戲謔評論此片為「看一個男人如何把女人通通拒絕掉」,其實仔細想想也挺貼切 XD 此片 Morrissey有初始的 pushy女友 Anji 、有柏拉圖之交連一根手指都絕不碰的謬思女神 Linder ... 還有稅務局裡平日庸庸碌碌卻一股腦倒貼上來的 Christine(影集《白公主》女主角 Jodie Comer飾演)最是煩人,平日談吐也沒料思想也平庸穿著也俗艷,令 Morrissey打死不想承認她是我同事,卻被她一路挽手挽得好自然又好放肆 XD
不過看電影處理 Christine以及處理稅務局男性同儕們的視角,我認為電影仍是肯定這些時代庸碌心靈的。他們在 1970s-80s之交、這柴契爾夫人把英國傳統勞工社群徹底瓦解的動盪時代,人人都找到個鐵飯碗就認命做一生,但當他們發現 Morrissey這傻小子的才華與傲氣時,紛紛心折嚮往,彷彿我等平庸少年中若能有一人出頭,都是萬幸,一定支持到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5FTP6iGbc
我不只是我,更是英格蘭
隨著 Morrissey一味自怨自憐的視角演下來,觀眾不知不覺間看見了更多關於時代裡其他庸碌人們的身影,人人都很認份在這時代洪流中當個小螺絲釘養家活口,正如嘴上嚴格其實疼愛的圖書館員媽媽,努力這麼多還不是希望家裏能有個希望火種跳出這曼城大工廠?稅務局同事們每天忍著無聊把班上完,還不是期待我們辦公室裡的傻小子能代替我們成就一點不凡?此片 Morrissey的孤傲敘事終究要成長,雖然電影拍得不是那麼戲劇化而有點隱晦,但我們在電影最最後十分鐘之內終究是有看到。
這最後成長的轉捩點,我個人認為是本片拍得稍微欠佳之處,彷彿怕觀眾不明暸似地,安排媽媽用言語安慰 Morrissey給了一場「你要做自己勇敢跨出去」的 pep talk 。而後儘管有點遺憾地 Morrissey並沒與他在全片曾經瞧不起的人如姊姊與稅務局同事們完成個和解,終究是在向打工處的醫院主管遞出辭呈時,不是自我中心地立志功成名就,而是大器地鼓勵這老主管「我看得到你的夢,也相信你仍可以圓夢」。也許,這個 England上苦悶的芸芸眾生終於真正進入了 Morrissey關懷的世界,這文學與音樂人生才真正與人民站在一起,England is mine。
電影開頭與結尾,牽動著 Morrissey初始心情也劃下成長句點的女人,竟是三位女性友人當中戲份最少的 Anji 。她片頭給予 Morrissey的贈書是 "The Monsters of the Moors",談 1960s曼徹斯特轟動一時的連續殺小孩案,雖然壞蛋殺人與國家體制扼殺民族幼苗看似無關,仍莫名地引起這些曼徹斯特迷惘少年的危機感。片尾,被 Morrissey拋棄不理好久的 Anji 再次出現已是氣若游絲,連最後拉一把送朵花道個歉都不可得... 一路只看見自己的 Morrissey終於也了解了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DxiJ1qduA
本片要說廢是很廢的,就讓 Jack Lowden頂著一頭亂髮無所事事漫步陰雨綿綿曼徹斯特、待過庸碌的辦公室、庸碌的家裡、庸碌的房間,走過日復一日的地下道、聽著日復一日他不甚苟同的音樂、在屋頂度過一個個逃避午后、念著一句句若有靈感卻成不了詩篇的小語、看著大排水溝那被左右支流一路衝撞仍掙扎向前的主流... 然而到最後終於福至心靈,連鏡頭語言都不一樣了,隨著日後吉他手 Johnny 千呼萬喚的登場,兩人一場夜間創作的遠鏡頭特寫,離焦的彈片與離焦的打字機竟在模糊中找到了韻律,彷彿珠玉般令少年看見了未來的光芒。
此片當「說好一個簡單故事」的劇情片看恐怕是有點令人不知所云的,但只要我們快速概略地掌握故事基本方向後,倒也是可以讓眼睛散個焦輕鬆地看,跟著主角一起輕鬆地迷惘耍個廢,然後慢慢發現主角經歷的一切隻字片語、斷簡殘編、光影圖像、人工音樂與自然音景,處處都在描摹這一顆從矯然不群慢慢珍惜世界的少年心,雖然完全沒有 The Smiths 自己的音樂,仍是絕佳的視聽享受!尤其 1970s/80s之交陰鬱的曼徹斯特和這一個禮拜陰雨綿綿的台北好有默契呀... (很高興貼文的今天終於放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epcmaN4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