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我們是否在幸福路上

作者: Nobita5729 (阿拉伯芥)   2018-01-15 04:02:03
因為太讓我驚豔,即使早已失去足夠的文采來好好舖張滿溢的情懷,也想要靜坐下來好好
梳理觀影完的悸動和體悟,幾經躊躇,願用少少的文句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半自傳性質的故事設定透過虛實交錯和時間點對置,搭配一些匹配剪接和首尾呼應,在我看來不妨說是近年台製動畫片在電影拍攝手法與鏡頭調度等技術的里程埤

從《紅孩兒.決戰火焰山》起台灣的動畫產業持續疲弱,近年《夢見》,籌備中的《重甲
機神》和《鐵男孩》,都以科技系主題取材。並不是說這些主題在台灣團隊手上不能發揮
好,但在劇本素質及作畫品質與海外作品相較之下,實難在市場機制下建立起口碑和看見
穩定獲利的可能性。
而繼魔法阿媽之後,又有一部動畫電影去談我們的文化根柢與潛在的矛盾與世代隔閡,沒
有日式動畫令人屏息的光影躍動,沒有皮克斯細膩的作畫品質,沒有迪士尼磅礴闊氣的配
樂,但用我們熟悉而陌生的景色,遙遠而真實的回憶,牽涉數代數脈的人們的故事,微縮
在一個女孩去談動盪時代的美麗和哀愁,去問怯懦人心中真切的幸福所在。
我希望台灣動畫片也許能以此為契機,將我們社會與文化中充足的故事性發掘出來。
電影人物背景設定不敢說他服務到了所有家庭形式和社會階級的想像,但對於我一個中產
階級出身的小孩足夠產生足夠多的代入感,家人與朋友們形象的捕捉也合我的胃口,我想
越是有豐富人生閱歷和觀察的人,越能受到觸動。遠赴海外的童年玩伴,中斷學業的國中
同學,以一個女孩的生活為視角觸及的眾生相,讓我也反顧著生活周遭與我、與你,交錯而
逝,在某年某月突然想起的那群人,他們又過得如何。
美術表現其實也不俗,雖然起初繽紛的色彩也許太過刺眼,誇張的表現予人錯諤和滑稽感,但始終暖暖的。童年的孩子對視覺的感知是那麼敏銳,一如電影中表哥稱讚女孩豐富的想像
力;越到電影後半,浮誇的表現銳減,匹配轉場的流動性越強,不正暗示著發散、活絡的
,對人生的創造力日益轉變為流動的、凝滯而迴環的螺旋。它像龍貓,但糾葛的成人世界
更露骨,這是給成人的灰色童話,給孩子的黑色寓言。
他的政治隱喻是明顯的,儘管我對女權主義所知淺略,宋導演身為女性,應該也不自覺在
作品中投射了她以女性視角觀看這個父權社會中建構起重重認同危機。小琪和美籍丈失間
的齟齬,在我看來不僅是女性對於生活價值的重新掌權,宏觀來看也是導演對台美關係的
反思,美籍丈夫不願擁有小孩,意味著台美關係在實質上的僵固和交流的限制,反映美援
時期以降台灣久受垢病的美國情結。
我記得小琪向貝蒂訴說在美國遭遇歧視醉漢砸酒瓶攻擊時,丈夫反駁的言辭強調她的妻子
是美國公民,當下不僅有些淒然,這樣的行為是出於愛她的妻子,還是關於美國公民尊嚴
的捍衛?貝蒂與他們的作為對比,全然的認同自己臺灣人的身份,也未少受其他人的歧視
,我想電影給了我們一個載體,去好好思索認同的複雜性與脈絡的重要性。
欣慰的是導演安排的種種巧合,將蔣公死亡的那天與小琪生日重合,希望我們妥善面對那
段造神的歷史,清理我們社會長久豢養出的威權遺毒,迎接社會的重生;離婚回到故里,
理解放下海外情結,接納自己的出身追求獨立的生命;決心擔起養育這個有著八成之一原
住民血統、二分之一洋血統的新世代,也是每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要努力承擔的一個更包
容、更多元、更有生命力的新社會。
一部動畫片當然不可能滿足所有關注社會議題的人的期待,選擇避免將對中國大陸外交壓
迫的焦慮面表達出來,我想也有片幅和情節的考量,但我喜歡導演希望開啟一扇溝通和對
話的可能的想法,吸引更多人來關心這片土地和各個族群宏觀的看待我們這個時代的困境
和奮鬥。
畢竟我們相信這個社會是什麼,我們才有這個願景去使他成為我們想要生活,追求幸福的基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