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http://lnk.pics/4YZ9H
瑞典電影《抓狂美術館》是去年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得主。導演魯本奧斯倫,擅
長把人置身在如牢籠般的困境,透過事件的堆疊逐步脫去文明偽裝,最終坦露人性的軟弱
與矛盾。《抓狂美術館》的故事從一場單純的手機失竊案件開始,卻有如蝴蝶效應般延燒
,挑動觀眾心中對階級、種族、道德的敏感神經。
(以下內文有劇情揭露,請斟酌觀賞!)
“The Square is a sanctuary of trust and caring. Within it we all share eq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廣場內是信任與關懷的殿堂,在裡頭,我們有同樣的權力與義務。」
以矩形線條包圍,名為《廣場》的裝置藝術作品,是電影中與劇情相互對照的重要象徵,
也是判斷電影角色行為的準則。創作者希望透過這個作品,重現人與人互助的烏托邦光景
。然而,藝術所發揚的善,終究只是人類勾勒出的理想國,當人同樣置身「廣場」這一條
船上時,取代互助出現的是「惡意」。片中最堪稱一絕的,便是原先用來作為美術館特展
的宣傳影片,廣告公司卻為了商業成效,不僅拍攝手法血腥,還有乞丐入境,大大消費了
社會中的無產階級。這起事件有如近期H&M官網請黑人模特兒,穿上繡有”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字樣的帽 T,而遭抵制的爭議翻版。而另一場行為藝術表演在晚
宴上失控的重頭戲,也巧妙隱喻當代閱聽人根本無法分辨真實與效果的界限。以藝術與商
業之名,旁觀他人之痛苦的「無知」,在螢幕內外都不斷上演著。
是怎樣造就了一個冷漠、忽視的社會,焦點回到個人,男主角的偽善是另一個片中的重要
探討。他表裡不一,表面是個擁有高社會地位,形象翩翩的公眾人物。然而,權力之於他
,只是作為吸引女性一夜情的費洛蒙,真正需要 guts時,卻拉不下臉。像是跟下屬在車
內爭執誰該下車行動時、不願向共度春宵的女記者坦承風流韻事的情節,都對這位「大人
物」檯面上落落大方的形象,揶揄諷刺了一番。(也恰巧呼應了前作《婚姻風暴》中男主
角逃避妻子質問的景況。) 他對被恐嚇信殃及的無辜男孩,所做出的吝嗇行徑,最終成了
在道德上絆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魯本奧斯倫這回借藝術為題,以宏觀的視角、荒謬尖銳的劇情鋪陳,讓片中「廣場」的意
念,隱喻著近來難民湧入的歐洲,也像我們所身處貧富差距的世代。廣場的邊界,如同藝
術作品的景框,荒謬的錄像在作品內外同步放映著。《抓狂美術館》本身是幅深刻高明的
藝術之作,同時也是面可以穿透、戒慎自我的警世明鏡。
【電影幕後花絮】
1.《抓狂美術館》是瑞典電影史上第三次獲得坎城金棕櫚獎。前兩次分別為1951年《茱莉
小姐》(Miss Julie),1944年《折磨》(Torment)
2. 飾演模仿猩猩的行為藝術家,演員Terry Notary本人即是專業的「猿類模仿演員」,
曾透過動畫捕捉技術,在《猩球崛起》、《金剛》演出。
3. 片中模仿猩猩的橋段,靈感來自於藝術家Pierre Brassau 1964年在哥特堡美術館展出
的抽象畫作。這系列作品受到許多藝評家的讚賞,然而Pierre Brassau本尊其實是一隻來
自布羅斯動物園的黑猩猩。
4. 另一個模仿猩猩的靈感,來自俄國行為藝術家Oleg Kulik,他曾因為扮演一條狗,並
咬傷了參觀民眾,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電影裡藝術家的名字”Oleg”,便是來自這位俄
國藝術家。
5. 電影一開始手機遭竊的橋段,來自導演自身的慘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