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影展簡短心得
給好雷或負雷對我來說壓力實在太大了,把幾部電影湊一湊一起發篇簡短的心得,有趣的
是,是枝的電影在情感上似乎有很多留白之處,會讓我不由得想像各種可能性,所以腦補
也很多就是了,依照觀影順序列出。
《橫山家之味》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2008)
背負父母期望的大哥因為救人,生命嘎然而止,因為死了,所以不會再犯錯,在活人心中
存在的是最美好的形象,這大概也是最痛苦的事,母親知道這點,卻只會拿來嘴二兒子娶
的再婚媳婦,並且藉此抱怨長媳竟然可以就這樣改嫁,殊不知人生有各種可能,長子也可
能會活得「不如預期」(或者像是《看海的日子》中的家森一樣),偏心長子,偏心次子
,還好女兒已經不期不待,打算得很實際,講得也很有道理「大哥死了怎麼幫他們養老?
」
雖然說是十年前的電影,但我想年輕人不好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被救的孩子長成了
肥胖的廢柴,每年都來祭拜救命恩人變成了一種魔咒,提醒自己活得辜負了他人的犧牲(
但我也能想到更糟的結果例如成為尼特族不然就是領個22W,做動畫的更慘,起薪5W是請
猴子嗎?或是激烈一點在地鐵上隨機殺人),這麼做的母親看起來恐怖,但是所謂傷敵一
百損己一千,每年讓人不好過一天,她自己則是十五年來每天都不好過,還不能流露出來
,要表現得不在意,就像隱忍丈夫外遇三十年,只能用一首歌酸一下諷刺一下,但是這三
十年她是怎麼過的啊?在看見黃蝴蝶時潰堤了。
背負著假面具的不只母親,小淳告訴恭平說自己想當調音師是因為「喜歡音樂老師」,充
滿孩子氣的回答,但是背後真正的理由卻是對父親的思念,他也只能把思念藏在心裡,並
且被迫提早長大,做出大人們預期的應對。
人生好累,壓抑更累。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誰も知らない (2003)
沒人告訴我這是恐怖片!(根本是自己沒看預告也不看劇情簡介吧?)
電影的音樂和氣氛都是走清新路線啊,可是內容好恐怖啊!
平常看電影時若老想著「女主角怎麼不如何如何?」「真笨怎麼不這樣做!」通常會破壞
觀影樂趣,無法投入劇情,但我在看這部實則不斷地想著其他的可能性,越想就越恐怖。
像是電影一開始媽媽就提到被強迫安置的壞經驗,要四個小孩躲好不要讓鄰居發現,不免
就會想,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四個孩子到底哪裡有錯了,為什麼非得要瞞著鄰居?為什麼不
讓小孩上學?是怕又被社福安置機構盯上嗎?為什麼在看起來如此現代化的日本都市中,
會存在這種黑戶?而媽媽又對小孩灌輸了什麼?讓他們被制約地留在那間逐漸破敗的公寓
中不敢離開(或是等媽媽回來),讓他們遇到事情不會向社會公權力求助?
還有媽媽為什麼生了四個,她不會墮胎嗎?朋友問,有可能是為了綁住男人,不過以她這
種拖一天算一天的個性來說,更有可能的是一拖再拖就只好生下來了,你看她就是這樣假
裝沒有孩子去和男人約會,不敢真的動手送走孩子或是「解決」他們,無法下決心解決問
題。
每個人碰到各種事情都淡定得不得了,甚至那麼小的小孩也不哭不鬧,反而是最可怕的事
,京子的一句「小雪長高了」堪稱本片最恐怖對白。
我其實還找了社會事件的原型「巣鴨子供置き去り事件」來看,電影不一樣的地方是小雪
是自己從凳子上跌下來的,但也有稍微呈現這部分,沒有橫眉豎目的加害者時,找不到可
以宣洩憤怒的對象,隱隱會想著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為什麼社會會造就這種悲劇?為什麼
他們不願意求助?
話說房東太太也夠奇的了,明的「朋友」來都聞得到怪味,這還是你的房子,換作我早就
大怒「你們怎麼把我的房子弄成這樣!我要叫警察把你們趕出去!」看來社會不只是不聞
不問,而是早已習慣裝聾作啞,在這一個「怕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中,似乎並不存在雞
婆通報的旁人。
《幻之光》幻の光(1995)
早期的作品似乎沒什麼劇情可言,但是氣氛卻像是模糊了陰陽兩界,雖然沒有鬼出現,但
總覺得隨時阿飄就會跑出來,音樂美得不可思議,竟然是陳明章配樂。
「咖啡店老闆一直記著人家沒付錢記了七年」
《比海還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2016)
樹木希林和阿部寬又演母子,這次的「良多」魯得更入味了,除了沒有正經工作之外,還
沈迷賭博,當偵探兩面勒索的時候又頗像回事(這是毛利小五郎吧?)有一點當作家的才
華,得過什麼文學獎,卻不是可以當飯吃的活計。
媽媽這回過得自在一點,看到蝴蝶還會說「我還想再多活幾年,你不要來接我」,把兒子
當小孩寵,還幫著他「設局」前妻在颱風天留下來過夜。
以前老看日本人颱風天還是不畏風雨地出勤,好像我們島國嶼民盼著颱風假很怠惰似的,
看到劇中有點睹颱風假的意思覺得寬心不少。
這部看得很開心,沒多想。
《下一站,天國》ワンダフルライフ(1998)
沒看預告也沒看簡介就這麼去看了,一開始宛如醫院叫號的場景很有意思,放點乾冰,似
乎是唯一帶著奇幻色彩的地方,對於死後的中途世界的想像,用現實的場景氣氛來構築,
甚至有點過分一板一眼——我最喜歡了,還會很樂地邊看邊想說在老建築裡很省錢,經費
不足的導演可以嘗試,甚至覺得像是去年很紅的《與神同行》不要有那些特效來打擾的話
該有多好,大概就會像這個樣子(可是商業總是要些噱頭),而且大概是因為這次選的幾
片的主題正好都和「死亡」有些關係,竟覺得這似乎是導演二十年前就對自己的職業做的
總結。
於是我看著他們認真地寫文案勘景設置佈景,不禁要想,導演是否覺得拍電影的人都是因
為找不到自己最重要的回憶,所以選擇了幫別人重現美好回憶?
《我的意外爸爸》そして父になる(2013)
一開場就是福山雅治一臉假掰地過著菁英的生活,看得壓力好大,直到第二家人出現的時
候,才突然覺得有點人味,還會記得要打統編給醫院報帳,就覺得鬆了一口大氣。
也因此,看到慶多說琉晴爸爸會修玩具什麼的,或是琉晴不像慶多那麼聽話,一連串的為
什麼問個沒完,把良多的臉打得啪啪作響,就覺得好爽唷~
想到以前有個關於愛的比喻:你要買一隻品種貓,預定好母貓生產日,領了一隻小貓回家
,養了一陣子之後寵物店打電話來說弄錯了,這是不值錢的米克斯,說可以拿回來換,你
換不換?
我想,經過時間的相處培養的感情,是無法取代的,我是不會換啦!
(但是這不妨礙要店家退錢)
其實這是非常敏感的主題,看他們小心翼翼來來回回,情感上的拉扯足以花上整部片的篇
幅小心處理,現在不是每個導演都會這樣了吧?想到某部雷片大部分時間都在不知所云的
拍海拍放閃,真正議題處理處粗糙又尷尬無比,就不小心又怒了一次,當然也就更珍惜像
《我的意外爸爸》這樣的電影。
最後說一幕拍得隱晦卻很令我感動:當良多去找當年的護士祥子退回她包的補償金時,有
個約莫十歲的男孩擋在她前面說你想對我媽怎樣,擺出一副想幹架的樣子,那應該是祥子
的繼子,如果當年她因為要帶繼子心生怨恨,進而調包人家的小孩,這個時候卻顯現出她
和那孩子之間的親情,與其說是懷了自己孩子,倒不如說她和繼子的化學變化(當然追溯
期才是關鍵啦!)
話說回來,生產時的綠其實因為血崩而昏迷,甚至喪失生育能力,老公忙於事業沒辦法來
看她,這到底是有什麼好羨慕的啊?
對了片尾有奇怪的呻吟聲,果然是顧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