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部落格版,有附圖,歡迎支持→https://bit.ly/2tjvu9W
以下無關鍵劇透,但有提到幾句人物對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幾年大陸盛產灑狗血的青春愛情片,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妳》
和《匆匆那年》等,總是奉「墮胎」為圭臬,好像沒有墮過胎就沒有年輕過,真的是「節
操隨風去,三觀碎滿地」,相較之下,「奶茶」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便顯
得清新脫俗,沒有懷孕、墮胎、車禍和出國療情傷等通俗情節,它寫實的題材容易引起共
鳴,特別是離鄉背井打拚事業的年輕人,格外有感觸。
《後來的我們》講述「北漂」的年輕人,為了「掙錢、買房、處對象」,在北京與現
實搏鬥,一步一步的去完成心中的目標;其實臺北也是充滿了許多「北漂」的年輕人,大
家為了成家立業而打拚,就圖個安身立命;不論身在何處,只要是離鄉背井工作的年輕人
,皆容易被本片打動,產生情感共鳴,隨之入戲。奈何的是,誠如片中所言:「幸福不是
故事,不幸才是」,能搬得上檯面的肯定是有所缺憾的故事,在為了目標搏鬥的過程中,
往往會有經不起考驗的愛情,或被刻意疏遠的親情,等到真的達成目標的一天,驀然回首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說穿了,《後來的我們》的文本,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它的本質更像一個成長的
故事,一路上跌跌撞撞,遍體鱗傷,漸漸的便長大了,只是用愛情來包裝,使之更加唯美
、浪漫。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有所失去,我想起沙漠兄弟與田羽生幫電影《前任3:再見
前任》合唱一首歌〈說散就散〉,MV最後有一段話:「成長是一個很痛的詞,當你成熟了
,你不一定會得到什麼,卻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對此,我們都無能為力。
我覺得,不能去怪責怪那些原本在你身邊卻又離去的人,有些人終究只能陪你走到她
力所能及之處,寧可相信對方已經盡力了。飾演父親的田壯壯有句話說的很對:「緣分這
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妳找到那個願意為妳「上九天攬月,
下五洋捉鱉」 的人了嗎?照慣例,來首十四行詩作結:
導演幫觀眾上了一堂課,
這堂課是有關於成長的,
為了養家我們總得扛責,
耗費青春年華奮力拚著,
但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走的道路才不會太曲折,
不過成長過程有失有得,
今朝是伴侶明朝變過客,
像創作歌手莊心妍的歌,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有多少沒人懂的不快樂,
有多少無能為力的不捨,
想要避免人生過得苦澀,
出生要含金湯匙像陶喆。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四品,中上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同場加映】
《那天以後》影評→https://bit.ly/2JWIDQx
《原諒他77次》影評→https://bit.ly/2K9ki6b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評→https://bit.ly/2MM3p39
個人粉專→https://bit.ly/2Mevb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