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艾莉塔 - 成功的漫畫改編

作者: KiwiSoda01 (奇異果汽水)   2019-02-13 16:18:13
1.影片名稱 : 艾莉塔
2.觀影時間 : 2/13
3.觀影地點 : 西門町國賓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內含大量原作雷,即使看過電影但不想被雷到續作劇情的人
也請謹慎閱讀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經過大量失敗的漫畫改編,
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心態就是: 不期不待,不受傷害
我也是其中一個,身為原作鐵粉,
甚至之前看到預告後,也一直唱衰這會是個爛改編。
原作粉最怕的就是,看到銃夢被改編成一個單純懲奸除惡的故事。
但看過以後,可以感受到導演已經最大限度的在電影的框架下,
盡量保留了原作的精神。
其實本來並不打算進電影看,
但是輾轉聽到鐵士代諾(=諾亞)有登場,
而且是由艾德華諾頓演的,
還是不爭氣地掏出了錢包。
文長,會先以原作鐵粉觀點說明感到的本作的優缺點,
與原作不同處,以及續作可能的走向。
優點
1. 大量保留了原作最經典的橋段
一聽到銃夢要改編成電影,原作讀者立刻會猜到,
電影的結局一定是停在雨果爬上送貨管而被捲死那邊。
這是原作第一個極為衝擊的地方。
除了這個,伊德夜夜出門,換成狂戰士體,成為賞金獵人等等橋段,
都有好好地重新編製過,並帶出原作每一個重要角色。
也許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原汁原味呈現,
但已經算非限制級下,比較令人信服的安排了。
2. 成功建立賽博龐克的影像新標竿
說到賽博龐克,大家腦中走過的印象不免就是雨中的髒亂城市,
四處有誇張的霓虹燈與廣告投影,人們像蟲子一樣努力求生存。
艾莉塔則是利用白天與黑夜兩種不同光線色彩,
來勾勒出廢鐵鎮的兩種不同面貌,
同時也避免了大量黑畫面的視覺壓力,
這對於打廣觀眾群有非常大的幫助。
白天時演情感戲,晚上時演打鬥戲。
這也對後面所說角色的正反兩面構成有視覺上的相輔相成。
缺點
1. 缺乏原作中的瘋狂要素
銃夢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每個角色其實都亦正亦邪,極為瘋狂。
艾莉塔失去記憶,所以變得純真無邪而敢愛敢恨。
但是一進入戰鬥,身體的記憶卻不會為對手留下任何情分,甚至嗜血為樂。
依德表面是個好好先生,背後卻是為了贖罪而盡情破壞,
夜夜在血腥與機油中尋求死亡的賞金獵人。
雨果是個有理想的陽光男孩,
同時卻也是為了錢而獵人頭的通緝犯。
這些對於角色的負面描寫,在電影版裡面都還是有保留,
但是也因為商業因素被盡量沖淡。
其中比較讓我不能接受的是雨果的改編。
在原作中,其實讀者也是到最後一刻才知道雨果的惡行,
而雨果在被維克特背叛,和失去肉體的打擊下,
進入瘋狂狀態,才會去爬輸送管,想要用最後一點力量到薩雷姆。
在原作中,雨果可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執迷不悟,
至最後一刻被艾莉塔救起,才開始懺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電影讓雨果的負面形象盡量減輕,
先是讓觀眾提前知道雨果背後的勾當,有個心理準備,
後又讓雨果提前懺悔,金盆洗手,
連艾莉塔掏心給雨果,雨果都不要。
最後甚至還編了一個理由說待在廢鐵鎮會拖累艾莉塔。
使得最後在輸送管上那段的情感爆發整個弱原作好幾截。
因為艾莉塔可是說服了她喜歡的男生,捨棄自己追求已久的夢想,
退而求其次地跟自己在一起,卻也親眼看這名男生送死。
雖說如此,身為原作粉,當雨果登上輸送管那一幕,
還是覺得感動,因為即使沒看過原作,也該猜到接下來雨果不會有好下場了。
導演可能覺得讓雨果單純是一個為了理想而弄髒雙手的小孩,
比較能讓觀眾在短短的觀影時間內有代入感,
但個人還是希望可以看到雨果在暗巷裡偷襲別人的俗仔表情,
和最後被背叛後的崩潰表情。
2. 幕後主使諾亞的動機薄弱
電影版只輕鬆地用一句「諾亞想要艾莉塔的心臟」就帶過了,
讓幕後大黑手的動機真是弱到不行,根本影薄。
原作鐵士代諾之瘋狂,超乎所有其他角色,
會因為一時興起而殺人或救人,為了實驗而沒有任何道德標竿。
根本是少見的成功塑造反派瘋狂科學家。
原作粉應該很清楚,鐵士代諾(=諾亞)不斷找凱莉(=艾莉塔)麻煩,
不是為了她的心臟(事實上原作並沒有心臟可驅動狂戰士體這個設定),
而是為了她的大腦。
鐵士代諾專研業子力學,配合奈米科技,
讓他自己可以不斷復活,也能某個程度地預知未來,
也導致他越來越偏執與瘋狂。
(可從他的名言「我痛恨熱力學第二定律」可見他多恨命中注定)
但凱莉的一生在歷史上都是個特異點,
所以他想盡量地利用凱莉去搗亂整個渾沌的宇宙,製造未知的狀態。
後來甚至偷走的凱莉的大腦(對,凱莉後來變成完全的機器人)。
這樣瘋狂複雜的角色竟然只是在電影裡面相當於跑龍套的角色,
雖然擺明了一副要在續集再做延續,現在只是簡單鋪陳,
但是原作粉看了不爽,直接看電影的人大概也滿頭問號。
等於兩邊都沒討好。
續作 彩蛋
1. 薩雷姆人竟然有大腦!
原作中薩雷姆人的大腦都被晶片取代,並用這個設定解釋
鐵士代諾和依德等人的瘋狂來自何處。
這也跟凱莉上了薩雷姆以後的主線劇情有密切的關係。
但是電影把這個設定拿掉了,依德有掃描大腦的機器,
表示依德要不是有大腦,要不就是沒大腦但知情。
千蓮則是擺明有大腦,鐵士代諾是不是有大腦則沒說死。
續作可能還是保留鐵士代諾其實是晶片腦的設定,
只是看怎麼凹成只有部分人才被摘除了大腦。
2. 維克特死了!
維克特在原作中一直扮演反派角色,
直到廢鐵鎮與薩雷姆和解時,出來扮演兩邊的橋樑。
維克特死了,表示有蠻大的機會傑臥士也不會登場。
傑臥士不會登場,表示也沒有「電」登場。
也就是,整個馬借之亂篇根本都會被砍掉。
但是幸美和養狗老頭竟然還是有出現!?
個人是蠻喜歡馬借之亂篇的一些背景設定,
像是傑臥士其實是鐵士代諾的親生兒子,
而電其實就是傑臥士的另一個人格等等。
凱莉穿著新娘禮服跟電對決,也是個人很想看到的一個場景。
如果砍掉真的蠻可惜的。
3. 沙波看來要退場了?
原作中,凱莉為了參加死亡球大賽,所以把狂戰士體封印起來,
但是失去記憶的沙波展開平凡的人生後,再度抓狂,殺了自己親愛的人,
並取得狂戰士體,跟凱利對決。
原作是用這一段把沙波跟凱莉作一個對比,
讓兩個有類似遭遇的人,卻選了完全不同的路(或是根本是同一條路?)。
但電影版沙波看來是無法使用狂戰士體,
也許續作還是會讓沙波回歸,只是會套用別的設定讓沙波變強。
只是砍掉臉的那一幕讓原作粉還是暗暗叫了一聲好。
這可是沙波一個蠻重要的設定。
4. G-Tuned篇應該是完全砍掉
原作中,失去狂戰士體的凱莉自甘墮落成為薩雷姆的走狗,
但電影版因為艾莉塔已經跟薩雷姆全面宣戰了,
應該就不會再有這個矛盾的安排了。
跟前面馬借之亂砍掉互相呼應,這兩篇算是互相有前後關係的。
5. 耶路篇和火星篇應該是續作主軸
在原作中,凱莉上了薩雷姆以後,
與鐵士代諾暫時和解,一起搭上宇宙軌道到另一端的太空都市耶路。
在這邊解開了地球為什麼會變現在這樣的謎團。
但是電影版應該會以鐵士代諾為主要反派,
把薩雷姆篇跟耶路篇合併成耶路薩冷篇,
解釋為了什麼火星與地球展開了戰爭。
最後一集才把舞台拉到火星去,
解釋艾莉塔的出身祕密。
無論如何改變,相信續作的改編幅度只會變得更大,
希望續作可以不要爛尾就好,畢竟原作在這些篇章算是非常拖泥帶水。
其實以原作粉而言,
看完的那一瞬間只要有那麼一點覺得「我還想看續作!」
導演的目的應該就成功了。
就這個標準而言,艾莉塔確實有攻下我這個鐵粉的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