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觀影時間 : 4/13
3.觀影地點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我們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ㄧ、失敗者的敘事:
這部片紀錄了蔡博藝和陳為廷的敘事,從2013年到2017年。我之所以說這是「失敗者」的敘事,是因為這兩個人,甚至包含導演自己,都承受了某種失敗——立委選舉(對過去自己)的失敗、學生會長選舉(對民主程序)的失敗。
其實紀錄片紀錄了這樣的「失敗」,可以說是有偶然性的,一方面我們能以百年前的學生五四運動作為後見之明,說:社會運動最終似乎只能被吸收或匯融到更強大的實際的政治力量中,故理想與現實終究會相互妥協;另一方面,318運動的確也造就了一些「成功的政治勢力」(不論它們後來變得怎麽樣),是導演挑的這兩個人,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成為失敗者。
於是,我們看著他們身懷理想、看著他們成神、看著他們感慨「原來民主也不容易」——在318運動的議場,逐漸形成內與外的權力高低差。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決策圈的人直接說「這是工作會議,XXX(外圍的人)你不能進來」,被點名的人說「我剛剛覺得很不爽,其實我現在還是很不爽。」這些都是紀錄片的長處:儘管行為人的行動、言語不一定是最真實的,但拍攝當下的脈絡總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可以更有臨在感,更能感同身受。
於是,我們看著他們失敗,看著導演問自己、看著人物們問自己:社會運動走了這一圈之後,現在走到了哪裡?然後我們會跟著他們問自己:
「面對現在的台灣,我們能知道什麼?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要往哪裡去?」
不知道。我不知道這部片的觀看者,在曲終人散時、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是否像我一樣,有一種獨處天地之間,不知何所歸、不知何所去的孤寂感。
二、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台灣:
若要吊一下書袋,我們可以看出這部片的情感結構,是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裡寫的,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相互理解、串連,然後做些什麼。但從本片的開始反媒體壟斷運動、到全面爆發的318運動、318後香港情勢的轉變(甚至是近來佔中九子的判決),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維穩勢力的確不如片中人物所說,只停留在「每次回去都會請你去喝茶」的層次,而是隨著時間過去,科技進展,不斷更加細緻化。有識者可能會說這是杞人憂天,這裡僅舉兩本書為例:《紅色滲透:中國媒體的擴張真相》、《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紀錄了2013—2014的關鍵時刻,藉由兩個人的言行,和他們後續的反思,試圖歸納出什麼,而在最後,甚至後設地加入了「導演」自身的想法,這些都讓觀看者感受到「現實的無所適從」,以致在散場時,總感覺有點悵惘,但冷靜下來之後想想,社會運動的確就是如此吧?如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說的,在行動的當下,我們不可能知道「成果」何在,甚至也無法掌握行動的方向(往好或往壞)但每一次的行動,都還是可能會發生「奇蹟」,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的不是嗎?
結語:
於是,我們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正向期望。或者指引什麼方向,
它更像是一個故事、一個讀完之後讓你夜晚輾轉難眠的故事,或者是你在寧靜的夜裡突然得知:「
衝進立法院了」,「行政院驅離了。」你會不斷問自己,明天會變得怎麼樣,現在是怎麼樣
。就像那時候的你:「在這個安靜的暗暝/我知道你有心事睏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