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重看)
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之中,我最喜歡這一齣,雖然在當年的金馬獎似乎不太受到青睞(參考
十年一覺電影夢),但我覺得這個劇情很細緻動人,處處充滿驚喜,故從這個角色分析的
角度,來寫寫心得。
這是一場發生在家庭,主線是「父女和解」的多線型故事
主要有四條線,朱爸、老大、老二、老三。
朱爸
前國宴主廚,喪妻多年
故事開頭他就失去味覺,這個設定很有意思,象徵這個家對朱爸來說,已經逐漸失去意義
。
他是全劇中最憋的角色,他和錦榮的感情線最隱晦、最見不得光,卻也是壓軸,嚇翻了所
有人。
不過,電影開頭的電話就已經隱約揭露結局,朱爸電話中談到魚應該要怎麼處理,如果有
細心留意的話,接下來有一場錦榮拜訪朱家的戲,珊珊提到「媽媽今天把魚煎焦了!」
這裡就已經暗示出,朱爸早上通電話的人正是錦榮,不過這個安排太細緻了,沒看第二次
根本不會察覺。
郎叔的演技很自然,他好像沒有刻意演,就是戲中角色的化身。
朱家珍(老大)
高中化學老師,基督教徒,個性壓抑、保守、習慣忍耐,她想要談戀愛,但是卻很被動。
大姊的戲基本上就是看他逐漸一點一點累積壓力和不滿,直到最後爆發站上司令台對全校
廣播大罵誰送她情書。
個人覺得楊貴媚演得很好,把那種小姑獨處、臉上寫著哀怨的表情詮釋得入木三分。
其中一個橋段安排挺有趣的,當電影開始前十分鐘,她的教友要介紹男朋友給大姊,大姊
卻表明「我不希望人家是因為我的聲音而喜歡我」,但最後,偏偏她的老公就是聽了她清
唱那一首愛的真諦,被她的歌聲所打動,才開始真正注意到她的。
飲食男女安排了很多類似的小橋段,越不希望/不可能發生的,卻發生了,創造很多驚喜
感給觀眾,也讓人佩服編劇的巧思。
這齣戲主要角色都有一段荒唐的行徑,而這個角色的荒唐就是編織出假男友那一段,有趣
的是,你在觀賞的時候,當下就會覺得她和李凱根本一點也不配(事後也證明這根本是假
的),不過事後卻也可以理解她的動機。
我個人最喜歡老大和老二一起洗碗那場情感宣洩的戲,母親去世之後,他們身為姊妹,共
處一個屋簷之下,卻不能互通心意,雙方都把話藏在心裡,看了叫人很鼻酸。(但也是
很多人家庭的寫照吧)
朱家倩(老二)
航空公司經理,漂亮、幹練、洋派、叛逆作風的老二。
她是一開始最先提出要搬離家的人,他離開家的原因,只是想要逃避父女之間的衝突,而
兩人之間的衝突,源自於早年她想要當大廚,但卻被父親擋在門外,所埋下的種種心結。
她和朱爸的戲是本片主軸,她從一開始信誓旦旦要搬出去,到後面甘願陪在父親身邊。其
中,讓她反省的轉捩點正是「溫伯伯倒下住院」這件事,老二才越來越發現家對自己的重
要性,進而留意到父親身體狀況,而到了溫伯伯病逝之後,也是她陪伴在父親身邊,很諷
刺的是(這又是一個轉折),當她自認是父親和這個家的支柱,朱爸卻把房子給賣掉了
,要出去過新的生活。
這也表示,子女和父母對於彼此的認知,很多時候是互相誤解,從劇中可以看出,老二常
透露出父親已是老糊塗的看法,甚至還以為他會和梁伯母在一起,但其實朱爸一點也不糊
塗,他選擇了片中比較溫婉討喜的錦榮。
父女之間的心結,一直到最後她燒菜請朱爸嚐自己的手藝,朱爸恢復味覺,她又叫出了那
一聲爸,這對父女才達成了真正的和解,也完成了本劇的結局。
而這個角色的荒唐在於,她是家中最精明的女生,卻被詐騙掉一大筆房屋的頭期款。
她也是最有魅力的女性,周旋在前男友和李凱之間,但是卻是兩頭都落空,反而她的感情
沒有歸宿,如同前面說的,越不可能發生的,最後卻發生了,打破觀眾的預設立場。
自己覺得老二是個有點一廂情願的角色,從她有點強硬的關心大姐感情、她對父親的錯誤
認知、還有她對前男友的誤解(他前男友根本是個很噁的人),這三點就可以看出來,她
表面精明理智,但感情上卻滿糊塗的。
朱家寧(老三)
大學生,在溫蒂漢堡打工,機靈活潑的小妹,她的戲份大多是比較輕鬆的,也沒有遇到什
麼
阻礙或太困難的事情,他和朱爸、兩個姊姊之間都沒有衝突,不像老大和老二之間還有心
結。
我想這個用意是,不要讓每個角色的戲都排滿,塞了太多的衝突和張力,整齣戲才不會失
焦。
很有趣的是,就電影的時序上來說,她是最早邂逅另一半的人,其次是大姐邂逅體育老師
,最後才是二姐遇見李凱。這個順序的剛好是她們離家的順序。
她的荒謬在於,她甚至還沒大學畢業,卻已經懷孕了,這拿來現代也是件不小的事情,更
不用說當時的年代。
梁錦榮
保險業務員,離婚育有一女
因為是看第二次,一開始就知道她和朱爸已經在一起,看戲重點就是導演怎麼隱藏兩人之
間的感情,藏得很好,唯一明顯的戲就是開頭她到朱家拜訪,有一幕她手撐在窗台上若有
所思、好像在盤算什麼的戲,其他的互動都很自然,很難讓人猜想得到。總之,低調到你
幾乎不會發現。
梁伯母
用來誤導觀眾的角色,不過這個角色演得很生動逼真,演得太恐怖了,光看她一進門就可
以把所有人都批評過一輪,不留情面,簡直是大魔王等級的,令人退避三舍。
溫伯伯
朱爸的老戰友了,他在朱爸和老二之間的關係上,扮演重大的推手,他的病倒引起了老二
對於父親健康的關注,她的離去更讓老二決定要待在台灣,好好陪伴父親。
這裡也藏著一個編劇的巧思,當他和朱爸喝得醉醺醺的時候,溫伯伯對朱爸說了一句「老
天把你喀嚓」(意思大概是這樣),但後來先走的卻是他自己。
他過世的那個瞬間,同樣安排得措手不及,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啊
其他想法:
因為是多線敘事,故事線的安排上,這幾個角色交互穿插,當老大老二低潮的時候,老三
反而得志。每個角色的並不是同時遇到低潮,或者三人都很得志,這樣安排或許不會讓整
齣戲太有鑿刻的形狀,又或者情緒上太過沉重或開心。
李安很像廚師,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對於東方文化和人情世故的深厚理解,並且提煉精
華再創新,端出可口又有營養的菜色,如果缺乏這樣厚實的底蘊,是絕對不可能拍出這樣
紮實的電影。
更難得可貴的是,他的戲劇相較之下是比較不孤芳自賞的,他把自己當作一個導體,與觀
眾溝通他心中的藝術。
本戲運用一個嶄新角度去講述一則家庭劇,同時加入了輕鬆,又帶點諷刺、荒謬的元素,
讓這個故事具備獨一無二的風格,後來也似乎很少類似的家庭戲。
戲劇能否在主旨/觀點上推陳出新,真的才是最困難的。
除了故事主軸,電影也安插很多輕鬆的橋段,像是珊珊幫同學點菜、高中生上課作弊、國
宴料理的華美豐盛、還有梁伯母的誇張演出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更提升本劇的娛樂性。
即使過了二十年再看,還是覺得這齣戲很好看、很有意思、很有新意,拿到現在,也一樣
是個經典之作。
不過如果有看他的自傳,就知道這齣劇許多巧思(例如喪失味覺這個畫龍點睛的安排)並
不是出自他的靈感,一齣精采的電影,還是仰賴所有的劇組人員才能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