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前半無雷推薦,後半有雷心得,謹慎服用。
https://i.imgur.com/ZXYDWEC.jpg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天氣之子(天気の子)》,為動畫監督新海誠原作、企劃、執導的動畫電影,由醍
醐虎汰朗與森七菜主演,2019年9月12日台灣上映。
新海誠的赫赫威名,應該不用我再多做介紹吧?
三年前,《你的名字》橫掃日本票房,成為現象級的動畫作品,就連台灣也掀起一波
狂熱的風潮。
如今《天氣之子》只花一週就賣出16億日圓,放映近兩個月後,總票房飆到120億。
大家對這個數字可能沒什麼概念,那我附一個例子當比較,柯南最新作《紺青之拳》
的日本總票房是92億。
單純講聲勢和影響力,新海誠毫無疑問已經足以比肩上個時代的宮崎駿。
坦白說我一直不覺得我是誠哥粉,即使是當年的《你的名字》熱潮時也不算。
我初次接觸新海誠是學生時代時,小組報告選了《言葉之庭》為主題,後來自己回頭
補了《秒五》,然後當然,《你的名字》。
當然啦,每次看他的作品,就會被那個鬼扯到抽搐的畫面給震懾,但大概是受限於年
齡或生活歷練吧,故事情節其實一直都不算是打到我的點上。
《言葉之庭》在調性上算是比較合我胃口的一部,《你的名字》就還好,當年雖然刷
了兩次,但最主要是看誠哥秀他那個扯淡的製作水準比較多,至於《秒五》對我而言就真
的太狗血。
不過這一次的《天氣之子》,終於命中我的紅心。
《天氣之子》,講述生長於小島上的少年森島帆高離家出走,隻身一人來到終日下著
大雨的東京闖蕩;流離落魄於街頭時碰上雜誌專欄作家須賀圭介,從此住進圭介的事物所
、與另一名女員工夏美一同替雜誌撰寫超自然專欄,與此同時,碰上了能夠操縱天氣的少
女陽菜。
大家來看誠哥電影,八九不離十都是來看他的畫面的吧,所以我們就不拐彎抹腳了,
直衝主題。
打從電影一開始,新海誠就火力全開,毫不客氣。
被煙雨籠罩的東京、表面上燈紅酒綠的都市、實際上寂寥冷淡的街頭、以及從雲霧之
間穿射而下的一縷陽光。
那個畫面表現極度生猛,那個光、那個雨,只是看主角帆高穿梭在東京街頭之間而已
就足以頭皮發麻,猛得亂七八糟。
其他的不談,光是螢幕上傳來的衝擊就讓這部作品立於毫無疑問的巔峰。
我常常被可怕的動作場面嚇到滴尿,例如骨頭的《靈能100》、幽浮社操刀的Fate劇
場版、或是他們家近期的《鬼滅之刃》,但人物連動都不用動,光背景就能讓我滴幾滴出
來的,我一向只服誠哥。
當年看過《君名》的應該都懂,精緻到嚇人的畫面是他作品主要的特色之一,單就這
點來說,《天氣之子》可以說是歷來最適合他的作品。
都市的霓虹燈、時刻都在變化的天氣,這些虛構出來東京風景,成為展現「新海誠」
這三個字所象徵的技術力最適合的舞台。
新海誠筆下的東京,不管是晴時熠熠生輝、還是雨時天空陰霾,每一幀都美得恨不得
截下來當桌布。
每一滴雨、每一束光,都是製作團隊在炫技,感覺好像可以聽到誠哥在那些落雨聲之
間沾沾自喜的問:「怎麼樣?厲害吧?」
這個世界觀必須由新海誠來做,也只有新海誠能夠做出這樣的東京。
從這個角度而言,「天氣」是超越《秒五》、超越《君名》,最適合新海誠軍武演示
的舞台。
沒錯,我進場看新海誠要的就是這個,其他什麼劇情什麼感動什麼反思那些都是送的
。
你畫面給我做好做滿就對了,能多精緻就給我多精緻,有多少錢就給我砸多少錢。
看著這部片滿坑滿谷的置入就知道,這次誠哥的資金肯定是多到不知道該怎麼花,從
這個角度上來說,搞不好也是因為上一部片成績斐然,他們團隊才會決定要用天氣來當這
次的主軸吧,我只能說選得好,幹得好。
當年《君名》的時候我說過了,現在我還是要再說一次,沒用70吋液晶曲面螢幕4K
full HD和多件式7.1環繞音響不要跟我說你看過這部片,我不承認。
前一部《君名》是屬於帶點科幻元素的愛情喜劇——好吧,某方面來講應該不能算喜
劇——一開始看到《天氣之子》預告時,我以為這部也會是那種風格的作品,畢竟《君名
》大獲成功嘛,食髓知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卻震驚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以陰雨壟罩天空的東京為舞台,再結合故事中不斷提及的「鄉土傳聞」、「都市傳說
」,還有隱藏在畫面間濃烈厚重的異常感。新海誠這次竟然將《天氣之子》打造成一部帶
著戀愛成份的「都市奇幻」電影,頗有魔幻寫實的味道。
接連兩個月不停歇的大雨、自天空落下的魚、100%的晴天之女。這已經不是偶然發生
身體互換這種單純的情況,而是種種跡象都根本上和現實世界不一樣。
這部片末尾的一句台詞恰好可以一語概括:這個世界早就已經瘋狂了。
這也是比起當年《君名》,我更愛《天氣之子》的主要原因,真要說,這部的調性反
而跟《言葉之庭》更像。
畢竟《君名》花了相當大篇幅在製造笑料,這點其實和新海誠過去的風格不太一樣。
而《天氣之子》則是像帆高一直身處於陰雨東京一樣,全片始終壟罩在一種莫名壓抑
的氛圍上,可以算是在新海誠從《秒五》開始就擅長的基調上大幅強化了幻想和愛情的元
素吧,這也使得這部片的受眾能夠更廣一點。
至少相比瀧和三葉那到最後都曖昧不清的感情來說,帆高和陽菜的糖可以說給得很大
方了。
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可以理解為新海誠風格的一種改變吧,或者說妥協。
我那麼喜歡這部片還有一個很膚淺原因,這部的人設真的很合我胃口。
好啦我先自首,我已經很久沒看《君名》了,印象十分模糊,我只記得我當時並不怎
麼喜歡三葉,相比起來我還更喜歡瀧。
但是到了《天氣之子》,陽菜自然是不用多說,就連陽菜的弟弟凪、帆高的同事夏美
、乃到帆高的雇主圭介我都非常喜歡,這幾個主要角色的設計比前作有趣不止一點。
當然,並不是說非得要角色討喜才算是好作品,但在這個時代,一部作品的人設佔據
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點實在不得不承認,封面有沒有可愛的妹子對銷量的影響絕對不只一
點。
誠哥是文人出身,從他早期的作品就知道他創作根本沒有這種強化人設的傾向,我相
信現在的他也是明白了這點,所以才會對這部片的人物下那麼多苦工,也許這又是一種妥
協吧,未嘗不可。
這部片可以說是讓觀眾站在帆高的角度,一步步去理解作為晴天之女的陽菜,一步步
愛上她,然後一步步為她義無反顧。
女性觀眾我不知道啦,但我相信應該沒有多少男性觀眾不喜歡陽菜的吧?
不只是陽菜,學長、須賀先生、夏美小姐也都是。
在濃稠壓抑的東京天空之下,這些鮮明的角色無疑就像是陽光一樣,他們對帆高伸出
援手、挽救了他瀕臨崩潰的生活。
同時也藉著這些配角,用不同的觀點審視這個陰雨的東京、還有他們每個人自身的難
題,再隨著他們因為陽菜和帆高一步步改變、一步步成長。
準確來說,過去新海誠的作品,一向是兩人間酸楚揪心的戀愛故事,而這次,則是這
五人共同成長的冒險物語
這正是《天氣之子》最大的魅力之一。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片,我誠心建議,進電影院,而且要找音響設備好一點的電影院
。
參照《君名》原聲帶專輯賣到翻過去的例子,這次《天氣之子》的配樂他們自然是卯
起來做。
每一首曲子都好聽到不行,尤其是劇情後半進入高潮後,好幾次光是音樂下來就讓我
雞皮疙瘩,那種激昂和故事情緒融合得恰到好處,配合畫面又痛快又意猶未盡。
單以聲光效果來說,新海誠這三個字絕對是當代動畫頂尖的品質保證。
另外,進場前最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這部片可以說是我近年看過字幕資訊量最大
的一部片。
新海誠的畫面細節多到爆炸早就不是新聞,他一向沉迷於這種不把話說清楚藏在畫面
裡等觀眾發現的怪癖,所以他當然不會放過《天氣之子》那雜亂的背景。
要看台詞、要看配樂的歌詞、有的時候還要看畫面上日文翻譯的註解,稍微一晃神可
能就會漏掉關鍵台詞,對非日本的觀眾真的很不親切。
這可以算是我整個觀影體驗下來最大的缺點,說真的我在戲院是真的看得蠻不爽的,
不過我應該會二刷,就算了吧。
明明要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上映,誠哥你行行好啊……
給無雷的前半段做個小結。
這次的人物設計和故事主幹某方面來說算是更加貼合大眾,也明顯比《君名》更加商
業化,看得出來新海誠監督也在慢慢的與市場磨合,一步步進化。
這是好事,至少對我來說,《天氣之子》即使在劇情上來講,也毫無疑問是一部不可
多得的佳作。
至於故事嘛,嗯,誠哥作品的架構大概就是那樣子吧,老觀眾應該都懂,反正他向來
不是以劇情見長。
取而代之的是人物細膩的轉變和他想闡述的主軸。
我認為細細品味這些核心價值才是新海誠作品最大的醍醐味。
而畫面及音樂,始終是「新海誠」這個品牌最大的看點之一,維持新海誠自《你的名
字》開始就定下的高水準,在有了前作積攢下的雄厚財力後,甚至提升到更加鬼斧神工的
地步。
即使是那些不斷說新海誠過譽的人也都必須承認,那個雨滴、那個雲海,真的不是在
開完笑的。
別等BD了,進電影院吧,你家設備撐不起來的,9月28號會上IMAX,大家自己考慮一
下。
目前《天氣之子》應該能排進我今年最愛電影前三名,精良得足以稱之為業界頂點的
製作,以及淡淡的、有些酸澀的新海誠式韻味。
絕對值得推薦給那些不看動畫電影的人。
喔,對了,雖然現在應該已經人盡皆知了,但我還是提一下。
當年很喜歡《你的名字》的話別錯過,有彩蛋。
以下有雷心得,大家自己斟酌,倒數三、二、一。
好,雖然有點唐突,不過來數彩蛋吧,耶!
瀧和三葉應該不用我提了吧?反正他們兩個出現的時候影廳一定會爆出驚呼。
至於他們究竟是瀧和三葉本人呢,還是只是長得像的角色?
瀧祖母家的門牌上掛著「立花」的姓氏,而三葉的店員名牌上寫著Miyamizu(我應該
沒拼錯吧),也就是她的姓氏「宮水」。
從這點來看,似乎真的就是前作那兩人沒錯。
換言之,新海誠作品似乎都共享同一個世界觀……
13年隕石墜落、19年水淹東京,這個日本也太慘了吧。
接著是帆高、陽菜和學長住在旅館的時候唱的歌。
第一首帆高和學長合唱的是AKB48的〈恋するフォーチュンクッキー(戀愛幸運餅乾
)」,這是AKB48的youtube上點擊率最高的歌曲。
而第二首陽菜獨唱的則是16年橫掃東亞的日劇《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
)》的片尾曲〈恋〉。當年戀舞也是一炮而紅,橫掃網路。
AKB聽不出來情有可原,可是後者不曉得是森七菜唱得太爛還是現在台灣人都不看日
劇,這兩首出來的時候只有我有反應,超尷尬。
反正我是會為了森七菜的〈恋〉二刷啦,誰都攔不了我。
再來則是學長的那兩個女朋友,其中一人去探監的時候在訪客登記上簽下「花澤綾音
」這個名字。
相信動漫宅應該都發覺是有蹊蹺吧,最後跑字幕的時候,那兩個小女生的聲優還真的
是花澤香菜和佐倉綾音,而且那她們好像還真的直接叫香菜和綾音。
還有這種操作?
最後是故事中段帆高和陽菜去動漫展工作的時候,有四名顯眼的Coser,分別扮演初
代光美黑白雙煞、還有阿克亞和初音。
以上是我有注意到的,應該沒忘記什麼,當然我知道不只如此啦,這部份就請大家去
看其他找彩蛋的文章吧,我要二刷再自己去找,別告訴我。
誠哥這次對流行文化的致敬真的很拼,應該算各種客群都顧到了吧?
嚴格來說,新海誠過去的作品,幾乎都將主軸放在男女主角的感情之上,而且大多是
悲戀,又濃又烈。
這個特點在《君名》稍微點淡化了些,而《天氣之子》又更加稀釋了。
這次是以帆高和陽菜的成長為展開,並在過程中漸漸為對方傾心,進而相愛,而不是
開篇就以相愛為主軸來展開故事。
以《君名》為例子,表面上來看,瀧和三葉相愛的過程其實相當唐突,兩人基本上沒
見過面,乍看之下只是在揉了幾次胸部後就莫名其妙的愛上人家。
而這次則是完整講述了帆高和陽菜相識、相知、相惜、相愛的經過。
戀愛要素仍然很重,但微妙變化過的因果關係卻讓感情更加具有說服力。
一語概括的話,新海誠過往的作品著重在感情的發酵與碰壁,而這次則更加著重在邂
逅的過程吧。
我想這也是這次男主角設定為十六歲、女主角設定為十五歲的原因吧。年紀太大的話
,相愛的感情大概沒辦法那麼純粹和直率。
這麼說來,就我印象所及,帆高和洋菜應該是新海誠歷來作品年齡最小的主角,連人
設也更貼近小孩。
隱隱約約能夠感覺到,誠哥這次想闡述的主題更加偏向小孩,不論是更乾脆俐落的感
情發展、或是將主軸更加著重在社會壓迫、以及比起《君名》來得更深刻的叛逆。
例如帆高撿到的那把讓人印象深刻的槍。
既然談到槍,那我們就趁機更深入往下談一點。
事實上,仔細推敲劇情就能發現,那把槍對劇情發展其實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恐怕唯
一的作用就是強化帆高的叛逆形象。
然而大家都知道,看誠哥的作品並不能只在乎劇情的合理性,他畢竟是文學系出身,
本質上還是個文學家,所以作品中往往到處都是暗喻和象徵的痕跡。
除了淺顯易懂的「擁有反抗大人的籌碼」以及「警察追捕帆高的理由」這兩點以外,
也許還有一層更深的含意。
大家還記得帆高三次拿槍的時間點嗎?
第一次,從皮條客手中拯救陽菜。
第二次,因為陽菜的話,將手槍丟在廢棄大樓。
第三次,在廢棄大樓中,朝須賀先生和警察舉槍。
這裡就讓我們過度解讀一下,既然那把槍是帆高唯一和大人對峙的籌碼,也許可以將
其視為大人世界的污濁或骯髒吧。
在被皮條客按在地上摩擦的時候,帆高高舉手槍,扣下板機,奪下了和皮條客對等談
判的立場。這麼說起來,他在那時其實已經一腳跨進所謂的「大人的世界」。
在廢棄大樓,因為陽菜的話,帆高將那柄「大人的世界」給丟掉了。
直到再次回到廢棄大樓,為了拯救洋菜,他毫不猶豫的舉起之前曾經拋棄的「大人的
世界」。
到這裡,我再問一個有趣的問題好了,還記得帆高丟掉手槍之前,陽菜說了什麼嗎?
差勁,好噁心。
就是因為陽菜的那句話,帆高延長了他的童真,而為了拯救心愛的女孩,他則義無反
顧為她沉淪。
仔細一看,這三次的舉槍棄槍,都是為了陽菜,對吧?
所以我就說嘛,陽菜在這部簡直就是天使,或者說,是陽光。
這種值得深入挖掘的暗喻,就是新海誠之所以為新海誠的原因。
對了,有趣的是,當陽菜要下海當陪酒女或援交的時候,拉了陽菜一把的其實正是帆
高。
將她從「大人的世界」拉出來。
我們更擴大一點來看,將「大人和小孩」這個主題延展開來。事實上,這部片對於年
齡的設定是很模糊而且耐人尋味的。
年紀最小的主要角色學長,明明只是個小學生,卻展現出過人的人際手腕和成熟。
十五歲的陽菜,必須負責賺錢和家務,還得背負起東京人民的祈願,甚至為了拯救世
界而犧牲。
明明不過高中一年級的年紀,帆高的生活卻相當規律,而且很有責任感。記帳耶,有
人十六歲會記帳的嗎?我承認我不會啦。
看起來像是大姊姊的夏美,總是一副大咧咧的樣子,也不少細節顯示出她在找工作時
口是心非、處處碰壁的窘境。
而年紀最大的須賀先生,卻生活糜爛、需要人照顧,煩惱的事情也最多。
可以說是用異常堅強的小孩子、以及特別脆弱的大人,打破了年齡的界線。
大人也有很多煩惱,而小孩也能夠很堅強。
——夏美
先排除陽菜,夏美應該是我全劇最愛的角色。
逐漸被大人的世界浸染,可是卻還沒拋棄童年純真,有一種灑脫的帥氣。當然因為年
齡相近,所以我特別有共鳴。
須賀先生有一句台詞是:「隨著年紀變大,很多事情的順序也會改變。」
(我一直覺得這翻譯翻得不是很精準,不過我日文水準基本為零,所以就當作這句話
真的是這個意思吧)
夏美正好處在「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卻不得不強迫自己改變順序」的年紀。
相信著晴女的都市傳說,大而化之的灑脫生活,同時意外的能夠看透事情的本質,卻
為了找工作說出一堆違心之論。
日本都市的生活壓力是很大的,根本不是我們這些外國人能夠想像的程度。
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是新海誠透過夏美這個角色,淡淡的刻畫了從小孩變成大人中間
轉變得階段。
告訴陽菜晴女下場的是夏美,如果是早已經變成大人的須賀先生,肯定不會告訴她。
總是協助帆高,同時一向直率斥責須賀先生,若有似無的,夏美似乎扮演著那個同時
屬於兩邊的角色。
我真的超愛這次本田翼和小栗旬的配音,坦白說,本田翼獻聲是吸引我這麼期待這部
片的原因之一,但直到看完這部片、跑工作人員名單的時候我才驚覺回想起夏美就是本田
翼。
有沒有那種,讓他們兩個偶爾跨足配音的,那種合約……
——須賀圭介
《天氣之子》是一部雙主角的作品,有趣的是,這雙主角與其說是帆高和陽菜,我更
傾向於帆高和須賀先生。
他是整部作品改變最明顯的角色,事實上,這幾乎可以算是帆高和陽菜改變須賀先生
的故事。
雖然須賀先生是超自然雜誌的編輯,但從他漫不經心的態度多少能看得出來,他其實
根本不相信這些事情。
遠比還是小孩的帆高或依然單純的夏美更不相信,雖然須賀先生心底仍然還有赤子之
心,但早就已經被所謂的社會給模糊了。
這也是新海誠隱約透露出來的,小孩和大人的分界。
為了跟最愛的人在一起,他不得不強迫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那種人;而為了符合社會
的期待,他也已經沒辦法純粹的去幫助帆高。
在船上救了帆高一命、給了帆高棲身之處之後,卻得將帆高推開以求明哲保身。
這一切都跟他的準則相違背,他心底當然也跟夏美一樣,也想要出手幫助帆高,甚至
在最後,也隱約知道帆高的說法其實是對的,但是大人視野卻讓他無法相信。
其實從表面上來看,須賀先生其實和認真執著的帆高是截然不同的人,但是夏美卻不
只一次說他們兩人「很像」。
這層暗喻淺顯易懂,須賀先生就象徵長大後、被社會消磨殆盡的帆高。
直到最後,帆高急切想拯救陽菜的身影和須賀先生長年壓抑的心情重疊,所以他拋棄
一切,奮不顧身的挺身幫助那個嘴裡說著亂七八糟的話、實際上只是想再見自己心愛的人
一面的十六歲少年。
比較浪漫的說法是,須賀先生一直思念老婆,所以才會幫助帆高。新海誠沒明說,這
當然是可以成立的,但我認為,他在最後所想的,其實只是他的女兒而已。
這大概也是須賀先生被警察找上時流淚的原因吧。
——森島帆高
作為主角,帆高的刻畫算得上用心而且細膩。
雖然背景被非常刻意的留白,甚至連他逃家到東京的理由都沒有明說,但作為細節魔
人,新海誠也在畫面間留下不少線索。
這是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差別只在於過去他將全部經歷投注在描寫主角的心境上,而
這次也連帶讓配角一起生動起來。
我剛才提過,帆高年紀雖然小,但行事作風卻意外的成熟和穩健,除了有條不紊的生
活步調以外,這點也體現在他和立花瀧、以及立花瀧祖母的對話上。
除此之外,帆高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質,也就是徹頭徹尾的行動派。
雖然這部片把帆高營造出有點膽小懦弱的形象,但其實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壓根不
是這回事。
一個人離家出走還來到東京,身上還帶了足夠在東京街頭身活一陣子的金額;主動投
靠須賀先生;主動出手從皮條客手上拯救陽菜;主動向陽菜告白;就連以晴女當作生意賺
錢的主意也是他提出的。
劇情後半段更為明顯。被須賀先生趕走後,向陽菜姐弟提出一起逃亡的是他、為了見
陽菜徒步跑過半個東京的是他、最後放棄東京拯救陽菜的也是他。
把他對陽菜不經意的那個回答也算進來,整部片所有的轉折幾乎都是因他而起,這根
本不是什麼懦弱小鬼,而是滿懷衝動的行動派主角。
我不知曉得新海誠有沒有打算營造出那種「初生之犢」的形象,但至少肯定的是,他
將那種義無反顧——或說一意孤行——的特質濃縮在帆高身上了。
同時也藉由帆高的形象最大限度的暢談了「大人與小孩」這個主軸。
陽菜消失後,帆高被捕入獄,但是帆高不論怎麼吶喊都沒有人願意聽,或者說,帆高
根本沒準備要跟警察冷靜解釋。
光是基本的對話就已經做不到了,這正是小孩和大人最正常的相處方式。大人從來不
願意傾聽、而小孩則不屑一顧。
是,這大概就是帆高逃出家鄉小島的主因吧。
從帆高找工作不斷碰壁這點上其實可以發現,他本來是打算靠自己一個人在東京生活
下去,但是小孩不能工作、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所以逼不得已他只能跑去投靠須賀先生。
小孩沒有選擇的權力。
現在我們把話題繞一下,回到那把手槍上吧。
帆高說他「以為那是玩具槍」,但這是他單方面說的理由,事實呢?以帆高那種性格
,他真的從來沒確認過還把那把槍留在身上嗎?
新海誠沒明說,但我是不這麼認為啦,他根本就是為了擁有和大人談判的底牌才留著
那把槍的吧。
如果沒碰上陽菜、沒跟她一起做那個不需要正式合約就能領薪水的晴女工作,每個月
只有須賀先生給他的三千日幣薪水,他會用那把槍幹出什麼事?
「小孩和大人之間無法對話」這個主軸其實從故事一開始就存在了,而且直到謝幕還
是沒有答案。
帆高還是接受了保護管束,還是回到島上等到成年。
我不太確定,但也許這是新海誠拋給觀眾的回家作業吧。
——天野陽菜
只有我能看見你那小小的肩膀上
承載著世界,令我不禁感到眼眶泛淚
這是這部片其中一首主題曲〈大丈夫〉的歌詞,幾乎可以當作陽菜的角色歌了吧,或
是說從帆高視點看出去的陽菜。
一個不過十五歲的少女,必須背負全東京的祈願,還有這個早就瘋狂的世界。
在看完這部片的當下,我對陽菜的印象除了香到靠北以外,同時也覺得她很像另一個
角色。
https://i.imgur.com/lyegDje.jpg
同樣被託付了難以承受的重任,卻同樣都掛著笑容肩負起來。
一廂情願的將一切的重擔放在她身上,期待她能讓天氣放晴。
根據洋菜的說法,她在晴女的工作之中找到生命的價值,讓其他人臉上掛上笑容才是
她想做的事情。
所以在帆高那個「想讓天氣放晴」不負責任的回答之下,她才會選擇犧牲自己。
然後當然,帆高犧牲了整個東京,選擇她。
其實帆高這個決定倒也合理,他在家裡遭受了不得不離家出走的對待,來到東京後也
幾乎沒有受過什麼好臉色。
須賀先生、夏美、學長和陽菜是唯一善待他的人,他會愛上陽菜很合理,即使知道後
果,還是選擇拯救洋菜,這也非常合理。
雖然如此,他在三年後還是陷入自責。
結局有一點很有意思,照帆高的說法,他三年來幾乎都沒和洋菜聯絡過。
為什麼呢?是啦,害羞、沒手機、相隔兩地這些應該都是理由,可是以帆高那種誇張
的行動力,即使保護管束應該也攔不了他才對吧。
搞不好,理由就是自責也說不定。
除了自責自己拯救了陽菜,讓東京沉沒,也自責自己奪走了晴女的力量、奪走了陽菜
生存的意義。
但是呢?
當他終於畢業,回到東京,見到陽菜的時候,陽菜在做什麼?
她在祈禱。
我很多朋友都說這個收尾很沒勁,我自己倒是看得頭皮發麻。
陽菜的塑造是非常立體也非常完整的,不管是心境也好、性格也好,人設造型當然也
是,這也可以說是《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最大的不同吧。
雙馬尾+無袖帽T+熱褲,這種喪心病狂的組合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啊?頒個諾貝爾和平
獎給他好不好?
新海誠並不是普通的監督、他的作品也不會是普通的商業電影。
當然,從《你的名字》開始漸趨商業化,這點毫無疑問,但至少目前還仍然保有新海
誠那一貫的韻味,依舊有不少東西值得從畫面中細細挖掘。
最明顯的就是,他這次在《天氣之子》中談論的議題、拋出的謫問,比《你的名字》
多出不只一點,也毋庸置疑的比過去所有作品都還多。
年齡斷層、社會壓力……這些蘊藏在東京光鮮亮麗之下的故事,被新海誠透過陽菜和
帆高這兩個幾乎算是社會底層的人物給揭露出來。
甚至還有一點……環保議題嗎?我不確定,我覺得那只是一個背景設定而已……
即使拋卻這些嚴肅深沈的東西不談,《天氣之子》仍然擁有當前動畫作品的頂標程度
,故事越來越大眾、但製作水準卻越來越趨近藝術了。
畫面非常恐怖,比三年前更恐怖的那種恐怖,這真的不是其他人能做得出來的、音樂
也是好聽到值得不斷重播聽到膩為止。
最後高潮的那個重低音,真的是直接把我嚇倒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動彈,我遲早會為
了那個一段找一間音響品質好的影廳重刷。
如果真要我說,新海誠到底想透過這部作品傳遞什麼,我想大概是帆高的那句話吧。
天空能夠串連人心,看見天空放晴所有人的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所以,碰上什麼難事,就抬頭看看天空吧。
這大概是過去一向喜歡寫悲戀的新海誠試著傳遞出來的浪漫吧。
本文至此,感謝閱讀。
附上發表於巴哈小屋的圖文好讀版;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529472
我本身有買《天氣之子》的小說版,理論上應該會更多電影中來不及交待的細節,如
今看完電影的現在終於能夠放膽拜讀了。
雖然在此之前我還是想再看幾次電影就是了,光是看陽菜換一堆衣服祈禱放晴就是莫
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