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祕密花園 The Secret Garden (1993)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7-11 15:12:15
童年時記得學校暑假選書中,女生常讀《小公主》、男生偶讀《小公子》、而界線較模糊男女都可看的有《秘密花園》?真感謝這些童書的作者法蘭西絲伯納特,伴隨無數孩子度過爸媽忙上班丟給安親班的青澀歲月(!) 話說《秘密花園》被翻拍那麼多次後,本週居然上了今年最新版!我滿懷期待去看了後... 嗯,決定還是回家重溫一下此前最膾炙人口的 1993 年版吧 XD 話說過去看時年紀小,整片我認得的就《雙面薇若妮卡》伊蓮雅各而已,長大回頭一看才知:導演是 Agnieszka Holland、配樂是 Zbigniew Preisner、攝影有 Roger Deakins,根本今日大師的「那些年」!
話說今年一共看了兩次經典新拍,一個是繼 1994 電影《新小婦人》後新拍的《她們》,另一個就是繼 1993 電影《秘密花園》後新拍的 2020 版《秘密花園》,兩者的原著都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美國少兒成長小說。看了兩部新片與兩部舊片,我倒有種今夕何夕的嘆息:1990s 好萊塢人才濟濟、技術未必有多尖端,但那簡單鏡頭平實演技單純說故事、單一的配樂母題靈巧變形烘托多種思緒,就已典雅雋永銘刻在心頭;而今 2020 年,我們當代科技的影劇應用已玩到五花八門、我們社群世代的影像體驗已接近通膨,結果極盡努力推陳出新卻往往沈沒於洪流中...
https://image.tmdb.org/t/p/original/1g8noQaDNhmg4fjVAqZytmN3va2.jpg
先不提 2020 版了,就來談談我年少一刷昨日二刷的《秘密花園》1993版,也回想一下更小時看書的印象。我對這故事的第一印象,是有點共鳴又有點距離的,覺得它有打中我的一部分情懷,但我的處境倒也不像它那麼戲劇化:我的小學時代,就是個工商大城市裡的鑰匙兒童,爸媽都在拼事業沒在管我的,反正學校離家近就叫我每天回家把飯熱一熱配綠巨人與海底雞,然後當年外面綁票案很多不要隨便亂出門,反正家裡有書有玩具有電視有錄影帶... 倒是哪天會有外面的孩子約我出門踏青呢?呵呵,我認識的許多孩子下午都關在補習班裡、還羨慕我至少能回家爽呢 XD
《秘密花園》的小女主角 Mary Lennox就是個爹娘生了不管的孩子,而且比起我們的爸媽至少每天睡前或偶爾晚飯會來關心一下、她的爸媽可是各自投入事業與社交揮灑著青春呢... 童年讀到這段開場時,我心裡是隱隱憤憤不平的,如今當了家長回想起來則怵目驚心!無獨有偶,這故事三個小孩中,生於印度的殖民官女兒 Mary 是被忽視放養的孩子、生於英北約克夏的貴族兒子 Colin是被強迫遺忘的孩子,倒是只有生於約克夏土地上的 Dickon 人雖貧窮卻有大家庭與慈祥的媽媽、養得一身天人合一的大器健壯。三個孩子三種出身三種際遇,儼然也預示英國下世代的出路呢?
原著故事大致是:在印度爸媽不管而被奴僕帶大養成公主病的 Mary 十歲時,爸媽在一場霍亂中死亡,她被接回英國由約克夏的姨丈 Craven 收養,但其實阿姨也死了十年、姨丈也陷入憂鬱十年、她還要慢慢發現還有個表兄弟 Colin也被關在幽暗大宅當病童養了十年!缺愛的 Mary 要怎麼打開自己封閉冷漠日漸枯竭的身心、進而一起打開自命殘廢絕望度日的 Colin之身心?也許關鍵就在被長輩廢棄的那個「秘密花園」,它是個禁忌地景人人諱莫如深、它是個悲傷地景令人不忍直視。要將殘破人生走向下一個春天,也許就看能否將「秘密花園」起死回生?
https://decider.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secret-garden-kids.png
小說不長,電影更短,但這部 1993 電影該交代的都交代了,鏡頭使用很簡潔、演員對戲很明快、從不僵在各個單一場合讓演員太過投入地飆戲,倒也在 100分鐘內短小精幹地說完故事令人如沐春風!昨天看完 2020 版幾位小演員很會飆戲、鏡頭也很會百轉千迴地運動,我還真懷念 1993 版那純真年代呀。也許書中的 Mary & Colin 兩人都是頑劣孩子,但看來 1993 與 2020 今昔對「頑劣」的想像大不同,我是比較欣賞 1993 版的壓抑與威嚴:頑劣的貴族孩子,並非尖叫嘶吼張牙舞爪的屁孩,而是目空一切覺得人人都該服侍我、世界就是照我想法運轉,是種討厭的貴氣。
小說的描繪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沼澤」與「泥濘」,整個是很陰鬱的約克夏景觀,只要親身去約克夏走段 footpath 踏個青就知那感覺。昨天看 2020 版大宅不遠就有密林那般陽光燦爛、綠意蔥蔥、花團錦簇、甚至石頭在斜陽下還泛著蜂蜜色... 這根本不是約克夏而是科茲窩吧 XD 話說就算改編電影要改地點到科茲窩也可以,但這麼個本就陽光普照、就算陰天石色仍溫潤的地方,再怎麼憂鬱封閉的人住來這裡都會開朗一截呀。2020版的莊園舞台本身已經這麼明亮了,結果它要做「黑暗」竟然是硬做,搞個類似恐怖小說的哥德風大宅 XD 好像神秘房間裡關著怪獸似地...
好吧,我印象中小說好像也是曾提過這種空宅走廊有點小恐怖,不過我還是偏好 1993 版讓它自然地灰暗陰鬱、自然地空寂蕭條、夜裏就自然漆黑只剩點點燭光,那就夠了。話說,我一直覺得 1993 版捕捉約克夏大地那烏雲密佈、荒原石牆、陣雨時襲、遍地泥濘、陽光偶現、春開石楠的百變風情,對《秘密花園》這故事來說是至為重要的:這間大宅必須空寂但非死寂、這片大地必須荒涼但非荒蕪、這片天空必須陰鬱但仍有一線陽光、正如那個花園已然廢棄但仍有一抹新綠、也如兩位孩子的身心雖已冷漠枯槁仍能找回熱情!
https://polyamoris.files.wordpress.com/2016/01/kmsghd102.jpg
小說中角色已不多,這 1993 版甚至還減少一些。大體上對 Mary 重要的人們,不論是她討厭的長輩還是知心的朋友,本片幾乎都留了,而且每個人分到的戲份雖然不多卻用得恰到好處,幾乎都是在第一場與 Mary 相識的對戲中把握機會發揮角色令觀眾印象深刻、然後退居二線偶爾再出現也沒關係。真正需要長期和 Mary 對戲的還是 Dickon & Colin 這些小孩子們,不過不知是不是為了讓 Mary 與兩位男孩的關係更加單純、讓這一切孩子的冒險純歸孩子間,而把原著中很溫暖的 Dickon 媽媽 Susan給隱形了?她有為孩子帶來些成長智慧,不過電影不談,好像也無傷大雅。
我個人在小說中很重視的兩件事,這 1993 年版多少都有呼應到:第一件,是「與動物交友」,尤其 Dickon 又像馴獸師又像公冶長和大家都能聊兩句,此片倒真的安排了很多小動物來參與他們的小冒險小生活、也有烏鴉和知更站在 Dickon 肩膀上彷彿懂人話,而且這些攝影都有一種紀實感、沒有 21 世紀高科技的動畫感,牠們也許未必真有什麼角色戲份,但光當背景就令這天人合一的世界栩栩如生;第二件,是「親手做園藝」,原著中花了好大篇幅做了好多日子還見證季節的遞移、而且 Mary 的長期成長與 Colin的遲來成長都和「動手做」息息相關。
電影是把造園戲精簡了,但至少是有把握機會認真做,就集中火力在兩場戲中,第一場讓 Dickon 帶 Mary 發現看似死寂的花園仍有點滴生機待綻放、第二場讓兩人真的過來動手挖土播種做出一個個呼吸的空間、然後「季節遞移」則用了很多景觀植物的縮時攝影,統統都是傳統攝影技術但那時間感都出來了!自小閱讀《秘密花園》時,我一直認為:要讓孩子出門去、動手做、溫柔對待植物與動物、才能養成健康的身體與開放的心胸,那正是這成長小說的精髓呀!它的成長不是唯心的思辨,而是要在捲起袖管與待人接物的真實經驗中潛移默化的。
https://img.haikudeck.com/mi/F98CACA5-25FF-4AED-85BE-DB0CA2A462B7.jpg
原著故事,是冷漠的貴族孩子 Mary 遇見 Dickon 這土地孩子、學習動手造園接觸大地、開放心胸脫胎換骨、進而拉著絕望的貴族表兄弟 Colin也來脫胎換骨、最終帶著心死姨丈 Craven 與陰鬱大宅重啟生機;甚至放在那美好年代末期、問題叢生將盛極而衰的大英帝國背景下,兩個「忽視孩子」的家庭長輩隱然給這末日焦慮一個警訊、兩個脫出禁錮動手探索的「獨立孩子」則隱然指向新英國的希望未來... 這一切,電影可算都忠實拍了,甚至可供聯想的隱喻線索,也透過開場一閃即逝的殖民地風華、以及荒涼大地上的蕭瑟大宅景觀,恰到好處地予人深刻印象卻不多說破。
這樣應有盡有、卻簡潔明快、更兼溫潤典雅的拍法,我覺得是挺適合兒童的,至少在 1993 上映時我是這麼覺得啦,那代兒童有不少是可以看這種寫情寫景的兒童經典文學、也能看這種慢步調淺顯易懂的兒童文藝片,至少它的一貫調性都是童趣可愛的,角色的作為堅守童心該幼稚的就幼稚、該懵懂的就懵懂,但該心花怒放的趣味時光也都會好好把握。只是如今,也許一方面兒童電影的風格在變、另一方面新世代兒童觀眾也在變、甚至這種片的目標客群年齡範圍也在變?總之,我這次二刷 1993 版仍滿心感動餘音繞樑,但回想起 2020 版就有點五味雜陳... 下篇來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k8B9gydH1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