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lief0816 ()》之銘言:
: 我先承認我不喜歡魔戒,
: 我三集都在電影院看的,
: 但是不覺得好看
: 但這篇不是要黑魔戒,
: 因為一部電影能造成這樣的轟動,
: 勢必有他吸引人的點,
: 只是剛好不是我的點
: 不過魔戒的電影大概講述他世界觀不到1%,
: 為什麼書迷都不會有怨言,
: 如果是像魔獸遊戲肥宅一定幹翻狂下指導棋怎麼不拍阿薩斯之類的
: 記得當年看完,
: 多數觀眾對於魔戒的理解就是要把戒指毀掉,
魔戒身為文學作品之所以偉大
是因為作者的人生深度跟廣度
還有那股想重振英國傳統文化與神話故事的傻勁
所以魔戒的理解其實很多層的
這邊簡單講一下Tolkien的人生經歷
Tolkien擔任語言學教授前曾當過古英語(Anglo-saxon語)的教授
當過古英語的教授 自然會對1066年諾曼侵略後的英國語言感到有趣
底層人民講古英文
貴族講法文
教堂講拉丁文
同時也感到悲痛
因為在侵略後 圖書館跟很多古英文文學付之一炬
這也是為什麼他想寫哈比人的原因
想要復興與重振英國神話故事
然後講好的故事給自己的小孩聽
他的作品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很大
甘道夫的You shall not pass是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battle of Verdun戰爭宣傳
On ne passe pass (One can not pass)
有些評論家說書裡的哈比指的是英國人
精靈是法國人
矮人是俄國人
半獸人跟索隆是德國人跟希特勒
但我認為書中的索隆指的是人性中的惡
種族不該用當時國籍的刻板印象來指涉
尤其是世界觀跟情節這麼龐大的作品
但是這些層面的理解 (歷史 文化與從作者本身經歷切入)
就讓這個故事更豐富了
至於拿電影跟書比
我覺得這樣的比較失去意義
因為商業化的作品有商業考量
適度的改編作品才能達到金主、藝術與觀眾的平衡
這也是資本主義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沒有了觀眾的支持
也沒有金主的資本去投資更新的技術與吸引人才
也沒辦法繼續走下去改編Tolkien其他的好作品
更無法開拓出奇幻這個genre
: 索倫是誰不知道,
: 前面很廢的被砍手,
: 後來沒再出現過
: 魔戒是什麼不知道,
: 只知道它會把人變不見,
: 會變成大家的precious
: 甘道夫是力體法,
: 只會放路摸思,
: 甚至覺得他是人類
: 強獸人很廢、戒靈很廢
: 勒苟拉斯很帥、樹人很強、都給亡靈打就好了
: 記得當初除了造成非常大的轟動,
: 更是沒什麼書迷出來罵,
: 當然電影本身有水準又很有質感
: 但為什麼書迷看到上面的錯誤理解,
: 不會想抱怨沒表達出豐富的世界觀,
: 又為什麼不會抱怨沒選最引人入勝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