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之前看完「天能」(Tenet)曾經寫過:「說完喜歡的,再來說說不喜歡的部分,大概是導
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特色吧,電影配樂總是振耳欲聾,許多情節大概是要增加緊張性,放
了許多輔助性的音效,但我個人覺得過於刻意,不太喜歡」。
不過,這次我倒是覺得,除了在片頭一開始的配樂就直接展現一般電影壯麗般結尾的配樂
還是有點太過而不太習慣外。其實在整體「音效」上,導演的確精確巧妙地運用浩大與震
耳欲聾的聲響(如在後段試爆結束後的演講與主角的幻覺揉合那段),將觀者震攝住,並有
效的吸引觀者投入其中,感受奧本海默身在時代洪流中的開創與道德困境。
綜合而言,本片透過導演廣闊(諸多人物角色出現)的鋪陳、張力滿滿滿(我沒多打,是3個
滿沒錯XD)的敘事與音效、以及主角(Cillian Murphy)的精湛演技,的確帶給我3小時毫無
冷場的電影體驗。不過,這樣塞滿著龐雜人物、透過震撼音效及華麗畫面(到處飛的原子
還是宇宙爆炸)持續震撼的體驗,是否真的能有餘裕或是稍微空白的安靜片段,讓一般大
眾(包括我)在觀影過程中與主角一同與其感同身受並真的去感受身處時代浪潮尖端的孤獨
與茫然呢?還是,只能在3小時的感官轟炸與資訊量爆棚之後,回去開始上網看看各種網友
分析、歷史背景解析,以及懷疑自己是不是功課做不夠多,實在應該做足功課再去二刷三
刷才是對的呢?
我不知道答案怎樣才是對的,畢竟電影呈現沒有對錯,只有基於個人種種因素喜歡或不喜
歡。對我個人而言,完全臣服於導演的企圖與畫面音效的呈現能力,但要問我喜不喜歡這
樣的呈現方式,我無法說喜歡。或是說,我更期待有更多餘裕與空白間隙,讓觀者能夠在
「觀影當下」就能隨著主角際遇一起哭著、笑著、恐懼著、迷惘著的那種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