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好油昨天有提到相關的東西
多少反映出這種題材編寫的難題吧
摘錄自他的FB貼文
https://tinyurl.com/2s36wnjj
"我的碩士論文做的也跟賽德克相關,所以讀了不少賽德克的文獻、始源故事,也訪問了不
少人,我後來才到泰雅族的地區任教,也難怪為什麼過去會把兩族列為同一族,不管在始
源傳說也接近,口簧琴、紋面文化也相近。
賽德克由西向東分成三大亞群,霧社群(tgtaya)、都達群(toda)、德鹿谷(truku)、其
中truku有一批越過中央山脈到了花蓮,後來就是太魯閣族(taroko)。
霧社群由於在最外面,所以也最早抵抗日本人,但後來人止關失守後,只能投降日本人。
雖然同為三個亞群但在獵場衝突、獵人頭文化的衝突之下,三個亞群並不和睦,而最強的
就是都達群,夾在中間同時力抗霧社群跟德鹿谷。
日本人打向都達群的時候同樣遇到在關口上頑強的抵抗,日本人也是在廬山部落上的埡口
遇到了障礙。
後來莫那魯道帶著日本人在都達村對面的山頭(圖紅點處)架炮炮轟,最後都達群投降。
而都達群投降後,德鹿谷也是一樣的方式,架炮在在德鹿谷村對面的山頭炮轟,最後投降
。
這兩個亞群非常痛恨莫那魯道,認為他是日本人的走狗,帶著日本人來逼他們臣服。
霧社事件發生後,只有霧社群裡的六個社響應,其他兩個群是不支持的。
都達群跟德鹿谷群就以味方蕃的身分追捕霧社群,而主力還是戰力強仇恨深的都達群為主
。
而在追捕的過程中都達群的總頭目鐵木瓦里斯遇伏戰死,也因此都達群在日本人的默許下
策劃了二次霧社事件,殘殺了剩餘6社的人。
霧社事件後剩餘六社的人皆被遷移到現在大坪頂東北邊的川中島,改名為川中島社。
在經歷過兩次霧社事件後,人口從1300多剩下200初。
而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當然是扶持抗日的霧社群,都達群跟德鹿谷群突然就因為味方蕃
的背景變得政治不正確。
我曾經訪問過德鹿谷村的耆老,他跟我講到這一段的時候,他說這是他們不願意提起的不
幸。所以雖然叫賽德克巴萊,但實際上沒有多少賽德克人願意參演,因為這是對他們的族群來
講一個沒有辦法抹滅的傷痛。
馬志翔是都達群的人,所以由他扮演鐵木瓦利斯,是少數參演的賽德克人,但其他的演員
幾乎都是找跟賽德克比較接近的泰雅族來演,甚至連年輕族人都是找泰雅族的國中生來演
(剛好裡面好幾個是我以前的學生,看著螢幕上砍日本人的年輕原住民是自己的學生,感
覺很奇妙。)對平地人來講是一個史詩級的抗日事件,但對參與者卻是一件不願提起的同族互殘的過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