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特展,是與英國國家藝廊難得的合作。在去英國參觀博物館
時,比較容易因為展品太過琳瑯滿目、觀光客眾多而沒辦法細細觀摩真跡。但這次的特展,
則因為母語的親切,以及美術史軸線隨著參觀動線的清晰規劃,而讓人產生跟在國外參觀藝
文展或博物館時,截然不同的感受。
原本耳聞後就有打算要參觀這次特展,剛好朋友是頂泰的車主,得知頂泰有舉辦頂泰藝文饗
宴,朋友因知道我對藝術品特別有興趣,再加上頂泰這些年所舉辦的活動品質都很高,因此
大力邀請一起前來參觀。這次的特展以臺灣而言是規格非常高的展覽,而這些真跡能在臺灣
展出,實在讓人相當感動。
參展前,先到了音樂廳舉辦的天籟之音的音樂會,請來陳冠宇鋼琴師跟妹妹陳怡婷長笛家,
表演鋼琴長笛二重奏,精湛的技藝與深情的演繹,把多首經典樂曲演奏得淋漓盡致,其中最
印象深刻是多年前曾經在高雄衛武營聽過他們表演的卡門幻想曲,經過這麼多年,他們的曲
目中除了自由奔放又多了成熟的情感,在展覽前聆聽也讓心更快的進入欣賞藝術的狀態。
回到這次特展的主題,這次有相當清晰的歷史軸線,主要分為四大單元。
第一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歐洲藝術風潮開始將目光從神轉移至人身
上,也因此該時期的繪畫主題出現了許多聖母、聖子像。我個人鍾愛的義大利畫家拉斐爾的
作品即是其中之一,呈現了寧靜、安詳的平靜之美,本次特展中展出的是聖母子與施洗者約
翰,也是他廣為人知的作品。畫面結構、聖母所看向的方位、頂上光環的差異,處處皆是細
節。
https://imgur.com/dBEHU5T
第二部分則是巴洛克時期的繪畫,這次的展品除了華麗的元素以外,還多了幾分詼諧的趣味
。像是卡拉瓦喬所繪製的被蜥蜴咬傷的男孩,表情中似有驚訝、恐懼、疼痛,也是卡拉瓦喬
早期比較經典的、富有動態感的作品;這次展出的是林布蘭高達八十幾幅自畫像的其中一幅
,他擅長用各種不同媒材來創作自畫像,像素描、版畫等等,但這幅油畫特殊在於是他辭世
前的最後三幅畫像中的其中一幅畫作。有一說是林布蘭是因為要替與他年紀相仿的雇主作畫
,才不斷畫自畫像來練習光影與輪廓的描繪。林布蘭由於對細節的雕琢與藝術的追求,使其
成為了當時荷蘭的代表性藝術家。
https://imgur.com/ospoL0C
https://imgur.com/uR8ZdW6
第三部分,展區稱其為「探索與創造」,正反映了歐洲當時的壯遊(Grand Tour)風潮。在
這次的展品中,我個人最為欣賞的是這幅透納的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透納是英國浪滿主義
的代表性畫家,他在描繪風景上的造詣尤為突出,這幅畫作則是他晚年的作品。透納晚年的
作品與早期相比,水彩畫的技法被他使用到油畫上,導致對於風景與光影的描繪更透明、純
淨,物體的輪廓則更模糊。這幅作品雖以神話故事為名,卻打破傳統以故事人物為畫面主角
的慣例,而是通過透納本身嫻熟的風景描繪功夫,來描繪一對愛侶面臨死別時的壯闊畫面。
https://imgur.com/dwmu3cU
第四部分,也就是這次特展的結尾,以印象畫派的莫內與梵谷作為代表。莫內此次參展的作
品是英國國家藝廊1967年購入的館藏,也是他在晚年時的鳶尾花系列創作中的其中一幅。「
印象派」一詞原本是源自嘲諷莫内畫作的藝術評論,後來成為一眾藝術家的風格代稱。莫內
與梵谷這兩幅創作都具有典型的印象派特徵:畫風筆觸未多加修飾、強調光影的變化、構圖
寬闊,並以生活中所能見的事物為素材。
https://imgur.com/IdWTBaG
https://imgur.com/RxfQakT
總而言之,這次參觀特展除了感受到策展人的用心外,也順帶結交了一些對藝術作品感興趣
的同好。展區本身不算太大,動線設計也不錯,每一幅都認真欣賞大約花一個小時左右。非
常推薦對歐洲藝術史感興趣、或想親眼一睹大師丰采的人們,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