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數據防疫陳其邁等人論文登國際醫療期刊

作者: ismail (晴天就該是這樣)   2020-05-06 23:01:47
完整標題:大數據防疫 陳其邁等12人論文登國際醫療期刊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0/05/06 20:46
撰 稿 者:顧荃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5060351.aspx
台灣利用大數據對抗武漢肺炎,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等12人將鑽石公主號防疫過程寫成論
文,投稿國際知名的「醫學網路研究期刊」,因期刊認定內容具有價值,從投稿到刊登僅
花10天。
「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是「醫療資訊」領域
排名第一的國際知名期刊,陳其邁等人的論文名為「如何遏止與鑽石公主號乘客接觸的62
萬7386名台灣人感染2019冠狀病毒:大數據分析」(Containing COVID-19 Among
627,386 Persons in Contact With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Passengers
Who Disembarked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陳其邁告訴中央社記者,鑽石公主號郵輪2月5日爆發武漢肺炎群聚感染,2000多名乘客曾
入境台灣,引發關注。政府利用大數據,在一天內完成郵輪乘客的電子足跡地圖,並對曾
有接觸郵輪乘客的62萬名民眾,發送細胞簡訊,後續進行1個多月的追蹤,若有出現呼吸
道症狀或是肺炎,則進行採檢,很幸運採檢的67人都是陰性。
陳其邁說,他與疾管署、資安處、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的專家,一同以大數據進行追蹤
研究,將這段時間的防疫措施整理成論文,投稿國際期刊並獲刊登,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台
灣的科技防疫,遏制疫情。
政院官員說,台灣經驗之所以特別,是因為過去的大數據研究都是在鄉鎮或較小的地理區
域進行,台灣卻透過大數據掌握60幾萬人的定位並進行醫療追蹤,人員分布在整個大台北
地區,是其他國家很難辦到的。因此對國際來說,這是很有價值的研究案例,很多國家來
詢問相關做法,因此寫成論文投稿期刊,讓國際了解。
政院官員說,陳其邁因為主責鑽石公主號防疫措施的跨部會協調,陳其邁起草論文架構後
,由疾管署、資安處、台大公衛學院等多位專家合力完成論文。
這篇論文有兩大重點,一是利用手機與基地台之間的連線訊號,找出和鑽石公主號乘客接
觸過的民眾;二是對這些曾接觸過鑽石公主號乘客的62萬名民眾,利用健保資料庫進行後
續的健康追蹤。
政院官員說,該論文從投稿到獲得刊登大約10天左右,在與「醫學網路研究期刊」往來的
信件中,對方表示,「我們很少立即接受稿件,但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且優秀的稿件,
需要盡快刊出」。
醫學網路研究期刊主編艾森巴赫(Gunther Eysenbach)今天也在推特發文推薦這篇文章
,是「令人驚豔的論文」(amazing paper)。
論文作者群共12人,包括陳其邁、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處長簡宏偉、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諮議
錢世傑,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任小萱、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許辰陽、衛生福
利部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組長李純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防疫醫師楊怡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陳孟妤、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
陳立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
決策過程 陳其邁 Chen Chi-Mai https://fb.com/3176914209037504
https://i.imgur.com/vIJ8Jst.jpg
向世界分享「台灣模式」:以大數據分析應用在防疫
今年二月五日,#鑽石公主號 郵輪爆發武漢肺炎群聚感染,因將近2700名乘客曾入境台灣
,引發國人高度關注。當天,我們開始了防疫大作戰。
我邀集疾管署、資安處、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的專家們,一同討論如何因應?這些旅客
已離開台灣,人都找不到,如何疫調?很傷腦筋。
我想到利用大數據方式來進行追蹤研究,請資安處在一天內完成郵輪乘客的電子足跡地圖
。接著,我們針對可能接觸郵輪乘客的民眾,發送細胞簡訊,民眾中有出現呼吸道症狀、
或是因肺炎住院的案例,進行一個月的追蹤研究(follow-up study)。
一、如何追蹤鑽石公主號乘客足跡?
藉由乘客的手機訊號,資安處在一天內整理並製作出近2700名乘客的電子足跡地圖。
二、如何找出可能與乘客接觸過的民眾?
透過手機訊號,與基地台等大型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再藉由手機地理位置定位方式分析,
迅速找出有接觸史的627,386名民眾。
三、如何警示這些接觸者?
我們針對這些民眾發送細胞簡訊,提供自主管理、居家檢疫,以及篩檢管道等相關資訊。
四、如果接觸者出現相關症狀,如何掌握?
我們利用健保資料庫,對可能的接觸者進行健康狀態追蹤。一旦這些接觸者,出現肺炎相
關症狀,則進行篩檢。
幸好,到2月29日為止,接受PCR檢測的67位接觸者,結果都是陰性,至3月10日,這些接
觸者中,少於一般人口中會出現相關症狀的比率。
傳統的流行病接觸者追蹤,是透過特定社區或特定族群作為樣本,針對感染及健康狀況進
行調查,並無法應付像鑽石公主號乘客沒有固定居所、行蹤難以掌握的情況。
大數據分析、智慧接觸追蹤技術、細胞簡訊警示,結合健保資料庫並加上將武漢肺炎可能
病例,進行檢測或隔離,利用這些措施,比傳統的流行病接觸者追蹤方式,更聰明而且有
效率。
我們把台灣模式投稿到國際醫學期刊,今天正式刊出。防疫是團隊作戰,特別感謝一起完
成的疾管署、資安處、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等專家,以及每一個努力防疫的你/妳。
JMIR主編推特 https://twitter.com/eysenbach/status/1257745042434863104
Amazing paper on what I would call “precision #surveillance”. #Mobile data
were used to identify 627,386 citizens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cruiseship passengers of the #diamondprincess, textmessages asking them to
#SelfQuarantine, preventing spread of #covid19. #apps4covid
JMIR醫學期刊全文連結 https://www.jmir.org/2020/5/e19540/
Containing COVID-19 Among 627,386 Persons in Contact With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Passengers Who Disembarked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摘要
完整標題:【抗疫成果全球知】台灣大數據防疫論文登上頂尖醫學期刊
 當62萬多人接觸到鑽石公主號旅客 政府如何大圍堵?
發稿單位:鏡週刊
發稿時間:2020.05.06 20:41
撰 稿 者:國際組
原文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506intcoronathesis/
為防堵武漢肺炎疫情,台灣用以追蹤可能接觸者及感染者的電子追蹤技術登上國際期刊!
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行政院資安處長簡宏偉、健保署長李伯璋、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孟
妤、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及副院長陳秀熙等人共同發表的論文,登上最新一期的《醫
療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JMIR),將台灣如何應用
大數據,管控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行蹤的經驗,向國際社會分享。
以下為論文摘要:
2020年1月31日有3千多名鑽石公主號郵輪的遊客於基隆上岸,在台灣一日遊,5天後(1月
5日)郵輪上爆發新冠疫情。台灣如何用大數據找出可能和郵輪旅客接觸到的627,386位民
眾,從而圍堵疫情?
掌握旅客路線
由於旅客已經離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透過四種方式掌握遊客地點和行程:遊覽車的
GPS定位、信用卡交易紀錄、監視錄影器和手機定位數據。其中以手機定位數據最為準確。
指揮中心從台灣的五家電信公司得到3000多名旅客數據,但這3000多人的手機號碼是怎麼
拿的呢?郵輪停靠台灣時間是清晨6點到傍晚6點,於是指揮中心比對郵輪停靠前1小時跟
靠岸後2小時的數據,得到郵輪旅客的手機號碼。
接著是找出手機大致位置:透過地方政府協助,發現34%遊客搭了遊覽車,5.2%搭計程車
,其餘以單車或步行在附近遊玩。指揮中心共採訪了24輛遊覽車和50部計程車,稍後更透
過旅行社提供的行程表確認了旅客遊玩的路線,找出旅客所到的地點。
找出可能接觸者
如何透過旅客手機定位資訊,找出可能被他們接觸到的民眾?指揮中心把當時有帶著手機
,且跟郵輪旅客相距500公尺內、時間超過5分鐘的民眾,列為可能接觸者,並在2月7日透
過台灣的災防告警系統發出SMS簡訊提醒民眾,啟動減災計畫。接到簡訊的民眾必須居家
檢疫,不能到公共場所,同時自我監控是否有新冠相關症狀,必要時就醫。
管理出現症狀的接觸者
2月9日防疫中心開始通告所有醫療單位,並提供管理潛在接觸者的方針。有症狀者給予檢
測,依照檢測結果決定住院或回家自我隔離。醫護人員並需主動通知衛生當局啟動積極的
追蹤。
運用健保給付資料監控接觸人口
接觸到郵輪旅客的民眾如何已經就醫,但沒有通報衛生單位呢?指揮中心利用健保給付資
料找出這些民眾是否已因肺炎住院,並通知醫療單位這些病人可能暴露病毒,如果尚未檢
測者,建議予以篩檢。
以大數據分析對篩檢無反應的肺炎住院病患
由於無症狀病患難以用「反轉錄酶-聚合酶連鎖反應」法檢測出來,防疫中心還比較了接
觸到郵輪旅客的人口(627,386人)跟台灣總人口(23,877,447人)罹患呼吸症狀跟肺炎
的比例差異,作為參考。他們特別注意在1月31日到3月10日就診,分類編碼為J00到J11,
即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以及 J12-J18有肺炎的病人。
這篇論文最後分析了上述數位追蹤方法的利弊:
1.旅行社提供的行程以及遊覽車的GPS定位都只能追蹤到部分遊客。
2.信用卡交易紀錄最能精準掌握時間地點,但是由於個資法的關係,取得這類數據有困難,
而且無法追蹤到不使用信用卡的旅客。
3.監視錄影器和車牌辨識系統無法涵蓋100%的車輛,而且旅客數量過於龐大。
4.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也是追蹤方法之一,但只能追蹤特定的人跟車,無法監控過於龐大
的人數。
5.手機可以準確知道旅客所在的時間跟地點,也可以用來通知可能接觸的民眾,但是無法通
知到沒有手機的人,不過這在台灣算罕見的。
活動預告 https://i.imgur.com/h7bmzLo.jpg
https://www.csis.org/events/online-event-discussion-covid-19-taiwans-vice-premier-chen-chi-mai-and-us-department-health
Online Event: A Discussion on Covid-19 and U.S.-Taiwan Collaboration with
Taiwan's Vice Premier Chen Chi-mai an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puty Secretary Eric Hargan
Friday, May 8, 2020 9:00 am - 10:00 am
完整標題:分享台美合作抗疫經驗 陳其邁8日將和美衛福部長線上開講
發稿單位:上報
發稿時間:2020年05月05日 20:20:00
撰 稿 者:吳亦軒
原文連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6745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簡稱CSIS)5日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堵和合作,美國衛福部
副秘書長埃里克‧哈登(Eric Hargan)將和我國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在5月8日進行線上
會議。
CSIS表示,台灣雖然不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成員,卻有效地抵擋了新冠病毒的疫情
,政府使用利用網路技術建立的疫情監測系統,使得病毒得以被控制,也讓台灣的學校和
企業能夠正常運作,進而得到了台灣民眾的信任。台灣提早防堵疫情的「超前部署」是他
國可以學習和效仿的。
鑑於此,美國衛福部副秘書長埃里克‧哈登將在美國時間5月8日的早上9點至10點,和我
國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進行線上會議,針對台灣如何防堵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台美合作抗疫
,發表簡短的談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