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1-12 15:14:59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參見 #1XsdQ32v (nCoV2019)
出席名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張上淳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陳時中 指揮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監測組組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本文為後半小時之部分)
問與答
中時:
剛剛提到的「長程班次」,指的是從哪些國家入境,還是包括轉機?何時開始施行、考慮
用的是PCR採檢,還是唾液快篩?
陳部長:
「長程班次」是指飛得很遠、不僅兩、三個小時的航班,入境時的各種管制方式都在考慮
中,今天下午開始視察場地、作評估。基本上會進行類似PCR的快篩,因為純粹家用快
篩的效率恐怕不足以區隔陰陽之間的差別,且後續要送到醫院,如果偽陽性率太高,一兩
天內擠入大量疑似病患會造成負擔。雖然不得不向各位說抱歉,要讓各位等久一點,但希
望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最適合機場動線及場域的儀器設備。至於時間點,星期一的可
能性很低,希望能夠拚星期二開始,這都是同時間賽跑。
TVBS:
一、針對第三劑疫苗,由於民眾都在搶著預約、有些高風險族群擔心會搶不到,請問會考
慮造冊並優先讓防疫計程車司機、旅館人員施打嗎?
二、防疫計程車司機如果被通知有載過確診者,是否要先等到篩檢陰性後,才能繼續排班
載客?
陳部長:
一、希望能重啟 1922 平台,同時每個地方政府會根據本身的需要,作出最適切的安排,
像今天台中市市長表示下星期起,將向高齡人士發放接種通知書、讓他們優先施打,
不過倒是覺得隨到隨打也不失為好方法。在目前的時間點,地方衛生局的疫苗存量還
有一百一十萬,中央的有七、八百萬,這一定夠用。
二、以往會根據疫調結果,分別列入自主健康管理或自我健康監測,也有部分需要採檢,
這都是按當下的直接發現作分類。
年代:
一、今天的本土個案,其居住的縣市是否有需要公布的足跡?染疫的機場人員都是第二航
廈的嗎?
二、傳染途徑上,是居服員先生傳給居服員、再傳到照顧的家庭,還是居服員照顧的家庭
傳給居服員、再傳到她的先生,還是其他情況?
陳部長:
一、以第二航廈為主。
二、不管是ABCD、DCBA等,都有可能。現在只知道有這條線,但先後順序要先等
發病日等資料確定後,才能作進一步研判,連不起來的話,等同在社區中出現不明感
染源,到時整體防疫的作為會有不同,因此現在要非常注意。雖然可以連起來,不過
桃園市政府的擴大社區監測(社區篩檢站等)仍在持續進行。
台視:
一、就今天公布的案 17,453、17,473 ,他們是否和前面的清潔人員群聚案有足跡上的重
疊或其他關聯嗎?
二、某醫師建議,由於目前進入負壓隔離病房的病患大部分為輕症,認為對醫療量能的負
擔很重,因此應比照去年五月的情況,讓他們到集中檢疫所隔離。請問看法?
陳部長:
一、有可能是確診病人使用了手推車之後,即使清潔人員有戴手套,但因為感控上的問題
而誤傳人。不過,案 17,453、17,473 在同一個場域工作,因此也有可能是兩人相互
傳染,且所在位置和辦公處所相隔壁,因此是否由清潔人員傳給他們,有待進一步釐
清。
二、以目前的檢疫量能、輕症情況來看,壓力還不是很大,但沒有要求一定要到負壓隔離
病房,而且專責病房在兩天前已經開啟了,因此請多加利用專責病房。當然也不排除
如果進來的病人增多,會讓無症狀或輕症者進入集中檢疫所,但現階段還沒走到這一
步。在整個區域裡面作適當分配上,以專責病房為優先。
中視:
一、據說今天晚上會完成篩檢,這是表示桃園機場的篩檢已告一段落,還是會持續再篩?
到底發生了幾波傳染?
二、今天境外移入個案依舊以美國為大宗,請問為何堅持不把美國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
」,反而將其他國家拉下來變齊頭式平等?
陳部長:
一、昨天在機場擴大採檢中,驗了一千二百六十五人,前天更有六、七千人,這工程很大
,雖然希望能在今天做完,但太晚或有人請假的話,就很難研判。就算檢查完,也不
算告一段落,因為有循環式快篩和PCR,之所以和以往不太一樣是因為機場本身的
工作場域屬於高風險,加上有潛伏期的關係,所以需要用週期性的採檢,讓可能的風
險降到最低。
二、葡萄牙一天三萬五千例,他們要怎麼辦?澳洲也是。現在將所有長程的都拉進來,主
要是因為這樣的分野會很清楚,但不排除會再作進一步的切分界,不過目前整體來看
,這是世界的疫情,雖然並非百分百,但在每層篩檢中過濾之後,就能將風險減低,
達成守住邊境的目的。
TVBS:
一、案 17,474、17,475 的清潔人員和先前的同事是否曾在同個場域工作?負責的單位包
括哪些?
二、有入境的民眾反映,因為同班機有確診者,導致要改到集中檢疫所居住、原本的旅館
費用還是要照付,請問會有補償機制嗎?
陳部長:
一、基本上有多個可能性,但沒有完全釐清。他們坐的交通車是八德線,但班次似乎不同
,所以直接接觸到的可能性不高。這可能的環境或工作場域中,需要再釐清的。
二、只知道防疫單位會視需要,免費提供集中檢疫所住宿,以減低困擾;至於原來的費用
,可能要請交通部或消保會等主責單位,就涉及消費有糾紛部分辦理。
中時:
一、剛剛提到會先對長程的部分執行新規定,請問為何不全數比照辦理?
二、針對這次的本土個案,現在推估有幾波傳染?對社區的風險大概怎樣?剛剛提到「防
疫計程車司機被境外移入個案傳染」,是指26日入境的確診者嗎?因為沒有提到案號
,因此需要確認。
陳部長:
一、如果把現在的疫情,以台灣為中心點、畫一個同心圓,就知道離得越遠的,疫情就越
嚴重。所以在防疫裡面,當然會針對比較高風險的,不排除採取更嚴厲、更早篩選的
方法,但這些新計畫還是要經過判斷及盤整練習,才能順利執行。
張教授:
二、剛才說過,認定為從境外旅客傳給案 17,307 、再傳給其他同事。至少在可以看到的
傳播情況上可以確定,案 17,239 傳給其他曾出入歌友會的人員、案 17,308 傳給他
的家人。至於案 17,240 ,的確在12月26日載過一例確診個案。
公視:
今天確診的案 17,472 居服員有打過三劑疫苗,請問這是否為國內第二例完整接種三劑疫
苗的本土個案?
羅副組長:
第三劑在01月04日接種,距離確診未滿十四天,不過不能稱作「完整接種三劑」,因為國
內完整接種的定義還是以兩劑計算。但是如果以更完整的保護力來說,確實還沒達到「打
完三劑之後十四天」的條件。
TVBS:
一、有回國民眾在隔離期滿時採檢陽性、CT值三十六,但在該段期間內未和家人有接觸
、隔離房間也不同,但他們卻都要一併送回檢疫所。在入境確診者越來越多的情況下
,是否有可能放寬隔離標準?
二、針對目前的桃機事件,判定有多少波傳染、斷定有多少個傳播鏈?
陳部長:
一、家人的話,是「七加七」專案對象嗎?
TVBS:
一、在防疫旅館隔離十四天,到第十四天時才確診,導致一起回國的家人一併送到集中檢
疫所。
羅副組長:
一、應該是兩人同行入境、一起在防疫旅館隔離,而其中一位在期滿採檢時確診。以這個
CT值來看,有兩種判斷法:
①舊案復陽
②潛伏期長或輕症個案(新案)
所以,還需要到醫院之後,再做血清抗體檢測,加上後續追蹤,才能研判。現在因為
狀況不明,所以先把家人當作新案的接觸者、延長居家隔離期間,才能避免社區出現
發病後傳染的風險。目前也正在修訂新版解除隔離治療的條件,考量到隨著國際疫情
嚴峻,愈來愈多國人或外國人在感染 Delta 或 Omicron 後,出現較陰陰陽陽或殘陽
的狀況,導致在回國之後才被攔截,未來經適當評估(抗體檢驗、症狀情況、後續追
蹤等)、確定為舊案後,可以和密切接觸者同時解除隔離,現正敲定最後的內容細節
,之後會擇日公佈。
陳部長:
一、再強調一下,以往有「同行家人一起隔離」的聲音,不過一直以來沒有放得很鬆。目
前的解除隔離時間是從和確診病人接觸日起計算,因此如果在最後一天才證實染疫,
就要重新計算十四天,「七加七」的家人也是一樣。每個方案必然有本身的風險,但
現在考慮到有陰陰陽陽的情況,因此將把指標訂的更明確,但第一時間還是要從和確
診者的接觸日起隔離十四天。
張教授:
二、至少有三波,其中有兩條傳播鏈是可以清楚認定的。還在確認的個案包括:
・案 17,414:感染源頭
・案 17,415:可能無法得出完整基因定序
中時:
一、如果到月底前,有七百六十八萬人要打 mRNA 疫苗,目前庫存足夠嗎?目前各類疫苗
存量還有多少、會否有新貨進來?
二、去年五月,臺北市政府率先公布升三級,之後中央才公布,請問如果這一次出現警戒
升降級變化,會否先進行統一討論?
陳部長:
一、(原文引用)
如果到月底有打不到的人,來找我、我會幫他打。我的意思是說一定夠,不過以前一
波的經驗來說,不可能到七百六十八萬劑之多,能打到七成就算是非常成功的了。目
前第三劑打到五成的只有智利,以色列則僅到百分之三十多而已。這段時間大家也會
急著要打,因此還是鼓勵大家趕快來打,疫苗是夠的。地方的存量有一百一十萬,且
莫德納只打半劑,所以一定會夠的。
二、升降級是中央的職權,至於地方如果要在職權之外執行,要先向中央報准;至於在級
內的寬鬆措施,已授權地方政府根據本身的需要,因地制宜辦理。
八、醫院陪探病及醫療照護人員管理措施調整(01月09日起施行)
・探病管制
北北基桃醫院除例外情形外,禁止探病。符合例外情形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三天
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完整疫苗接種者,以公費篩檢;未完成者,以自
費篩檢。
・住院病人及陪病者入院篩檢
北北基桃之醫院,無論有無完整疫苗接種者,須於入住病房前公費篩檢。
・陪病者管理
北北基桃醫院,陪病人數以一人為原則。
・醫療照護人員管理
桃園院所有單位(除專責病房)醫療照護人員,未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十四
天(含)以上者,每週定期進行公費篩撿。
這時候將醫院當作社區監測中重要的一環,同時能保全醫院的戰力。
續問與答
年代:
案 17,467 的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是否有載過確診者?他跑的只是桃機,還是也包括松機
、有算在群聚事件之中嗎?
陳部長:
不算在群聚之內。
羅副組長:
目前初步看到的疫調是還沒發現載過確診者的跡象,不過還有待繼續調閱潛伏期比較久以
前的足跡,因此還不算完整。
無名氏:
今天沒有把有居服員確診的家庭群聚算在案 17,230 相關確診個案的關聯圖之中,因此請
問這是否代表不排除傳播的方向有可能是從家庭傳給推車員?
陳部長:
有可能從一端到另外一端、也有可能從一端到另外一端,只是說因為有場域的重疊,所以
在看的時候,如果沒有特別的證據,到目前還是比較傾向於從工作場域往外走。目前有多
少證據,就跟各位報告多少。
羅副組長:
大家可以注意看案 17,473 ,是關聯圖中扣除無症狀者之外,發病日最早的一位,所以一
般推論傳播鏈時會以發病日為主要參考。另外,後續再看抗體檢驗情況及定序結果,大概
在明天的記者會就能說明和先前關聯圖的對比,因此請大家再給一點時間整理。
陳部長:
案 17,473 在12月30日時,就報告出有喉嚨不舒服的情況。
三立:
想確認一下訊息:如果是A到B的傳播鏈,是否能說目前桃園機場群聚個案在扣除掉序列
不同的案 17,240 之後,剩下的總計是否有二十三位?
陳部長:
剛才張教授在報告中說得很清楚,有懷疑其中以部分,但目前還沒真正連起來,所以要等
確定後再說明。現在已經連了很多,有些還是需要基因定序等明確證據,才比較好說。
無名氏:
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的部分算是獨立的案件、不算桃機群聚,對嗎?
陳部長:
目前比較傾向當作一個舊案、是很久以前就已經染疫的,不過還是要再強調,等到有更清
楚的證據,如基因定序剛好是一模一樣後,再來傷腦筋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