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被碎唸36歲還不工作啃老男當母面跳橋亡

作者: francmiss (以領養代替購買)   2016-08-12 12:53:07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h6-qBq ]
作者: shifa (西法)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被碎唸36歲還不工作啃老男當母面跳橋亡
時間: Thu Aug 11 20:29:38 2016
這一個事件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
但從「老母碎唸」這個行為來看,
這件事情或許可以往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就如同我在首篇推文裡說的
「這就是典型的台灣老母說話方法…沒辦法激勵別人,
反倒是很容易激起負面情緒反應」。
台灣的父母輩似乎都習慣以負面陳述的方式說話,
這不是他們的「錯」,
他們講的也都是(他們認為的)事實,
但這樣無意識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方的壓力來源。
1. 碎唸是否算是一種冷暴力?
新聞提到老母親在後座叨唸兒子,長得人高馬大,
卻在家待業6年了,只會啃老,
一點也不體諒媽媽辛苦…
「都36歲了,至今不去工作,還要我養你」的言語。
或許老母親脫口而出的話就是她看到的,
但老母親這樣的說話卻隱含了一種貶低兒子、
累得自己受苦的弦外之音。
法國精神科醫師 Hirigoyen 在《冷暴力》
一書談到家庭裡的精神虐待時,提到
「羞辱的言詞及暗示,
會形成負面制約或洗腦的情況。
受此虐待的孩童不會抱怨遭到不當虐待,
反而拼命想要獲得拒斥他的父母認可,
但終歸是得不到。
他因此產生負面自我形象(我是個可有可無的人),
並認為自己罪有應得。」(P.079)
「操縱子女十分容易。
子女會幫所愛的人找藉口,他們的忍耐沒有限度;
對於父母的所作所為,他們都能原諒,
並把過錯轉嫁到自己身上。
他們想要知道,也試圖去了解,
為什麼父親或母親會那麼痛苦。
以受苦作為要脅是常見操縱子女的手法。」(P.082)
在直接虐待上,法國心理治療師 Bernard Lempert
的一段話也值得參考
「在某些家庭,沒有愛是一種系統化的虐待,……。
孩子不但要忍受,還會內化,以致把加諸自身的暴力,
轉為自我傷害的行為」(P.085)
在應對方面上,「精神受虐兒唯一的保護機制,
就是脫離受虐的環境,否則其人格會逐漸腐蝕,
靈魂深處的核心會死去。」(P.091)
單純就這件事情來看,
我們無從得知李姓男子是否過去36年來的生活,
但我們或許可以推論隨著他沒有工作的時間愈長,
他所受到的言語暴力應該會愈來愈強,
老母親的生活壓力也是愈來愈大。
結果就導致了以下的負面循環
李男沒有工作 → 母親言語施壓 → 李男自我否定被加強 →
愈找不到工作 → 母親加強言語壓力 → 李男自我否定增強 → …
而導致這一樁事件的發生
2. 逃脫的辦法?
前述「脫離受虐的環境」是唯一的辦法。
實際考慮到李男的狀況,
或許到了後來他在經濟上已經無力脫離家庭獨自生活,
又或者因為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情況而不願離開母親。
總之到了最後的節骨眼上,
李男都沒有離開讓他備感壓力的環境。
或許有很多因素讓李男無法說「不」,
來讓自己得以離開充滿言語操控的環境。
但其實說「不」,則需要強大的自信來對抗自己的內疚,
而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
李男可能也失去了對抗內疚的自信心。
(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參看《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一書)
或許有板友會說「那就去找一份工作就好了」。
沒有錯,如果事情是這樣就很好辦(至少知道怎麼解決),
但我們不知道李男之前的工作與母親的期望是否吻合…
也有可能發生如 euniceang 板友所貼的圖一樣,
怎麼做都有話說(就自己的經驗來看,
會以碎唸當情緒抒發口的人,
也真的可能會發生圖片所諷刺的狀況)
http://i.imgur.com/AUm97n7.jpg
但無論怎樣,這件事情的發生其實都是個「悲劇」,
因為當事人並不樂見這樣的情況發生。
3. 如果…還有如果
這個事件中,
可以體會老母親也是受到經濟、心理壓力的煎熬,
而採取碎唸的方式抒發自己的情緒,
並期許兒子能夠找到一份工作。
老母親並沒有「『說』錯」,
但或許老母親並沒有認知到他的話有多傷人。
〈原來父母這樣說話 會造成孩子欠缺自信?〉一文
作者提到自己母親與自己女兒互動的的一些情境
http://udn.com/news/story/7063/1847796

女兒每做一件事,媽媽總愛在旁邊搭話,
但內容常是:『又要畫畫!這麼喜歡畫畫!換點別的事情做啊!』、
『又畫魚!為什麼這麼喜歡畫魚?』、
『又要看這本,妳看不膩喔?』
……
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
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文章有一段標題是「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
這是因為我們講出來的話往往有很強的殺傷力,
而且我們還不知道。
我們不只要說「對」的話,
更要用「別人聽得進去的方式」表達,
要不然我們只是「懂得如何」說話的機制,
而不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話讓別人更好。
這件事情的遠因可能是老母親的「善意的」嘮叨
這幾年來不斷地對李男施壓,
近因有可能是李男無法逃離這樣的處境,
所以多次有尋短的念頭,但未完整執行。
最後的一根稻草就是報導開頭的那一句話…
我常認為,悲劇之所以是悲劇,
就是因為在這個事件中的每個人都沒有做他們認為「錯的事」,
但結果就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
如果…老母親不要用這樣的說話方式和兒子相處
如果…李男能夠破釜沈舟,離開家裡,完全自食其力地過生活
如果…社會機制可以找到這樣需要幫助的人並且給予正確地輔導
或許這種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