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ephoto (JOE式攝影)
2014-03-10 20:09:29前文恕刪
若要單純以材料成本來看待拍攝黑白底片的確並不昂貴,且得到不錯的效果
但若要以整體面來看待黑白傳統底片是延續底片生命的話有幾點說出來做參考
以本人小小的經驗要得到好的黑白片基步驟大概為
1.先買的到黑白底片
2.有簡易的沖片環境==>藥水,乾淨的水,沖片器材
3.時間==>拍攝=>沖片=>底掃
4.以上的大前提還是在有不差的底片相機含鏡頭"簡單算個二到三萬"應該不為過
不可否認我們認真地取得了高品質的片基,接著還要有底掃避免沖洗店的掃瞄機
不夠用心對待我們的作品,終於我們取得了一張 高品質黑白.JPG圖檔
真的要以"材料成本"來看待沖洗黑白底片是延續傳統血統的話我完全贊成
但如果是要以上述普羅大眾可接受跟計算的"機會成本"來考量的話
當我離開的學校的攝影社~沒有了時間~沒有了暗房~沒有了正片投影機
對我而言反而以
1.底片的高寬容度
2.底片的價格以容易入手程度
3.底片的容易沖洗程度多寡==>黑白底片~正片~電影底片~一般底片的沖洗容易程度
4.最短時間可以拿到底片跟數位檔的總時間考量
當然每個人對於"底片"迷戀的程度如同"黑膠"唱片一樣的不同
有人喜歡高品質,有人喜歡底片味道,有人喜歡拿著大篇幅正片細嚼慢嚥
我這裡僅以最容易被大眾接受延續底片方法的看法做參考
十年不算長的時間,但我90%還是再用底片過我的生活
不管是試著做"閃光彈"還是拿著蔣老師的黑白攝影教學書當聖經念
還是貪戀大拇指過片時,齒輪咬合的感覺
現實就是底片早就是小眾市場~無論是底片價格,沖洗金額,底片種類
底片不死只是凋零
真要我覺得怎麼延續底片接受程度的話
我倒是希望持著跟高品質黑白的另一種看法
我倒是希望"電影底片"可以普及,無論是購買或沖洗
一來電影底片在電影界還是有一定的用量跟產量
二來電影底片的價格很便宜
三來電影底片的寬容度高,很有底片味道
但目前所知的沖洗都要往北送,如果中南部有店家有辦法沖洗的話
我相信對於某些消費者來說的話拍攝嘗試電影底片的機會將會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