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增感時的測光與沖片時間

作者: hyponamiaa (風之和子)   2016-07-19 10:52:41
※ 引述《nodiesop (大吉)》之銘言:
: 小弟第一次Po文,如果有不符版規之處,還請見諒~
: 最近在做增感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 如果我把400度的底片推到1600,然後對預想成為照片最暗處的地方測光,
: 那是不是只要維持正常的沖片時間,就能用出準確曝光的照片呢?(因為
: 如果延長沖片顯影時間,最暗處反而會落在zone system的第五階...)
: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有個朋友和我分享他的測光方式。
: 他測光一律測他預想照片的最暗處,然後再減一格半或兩格。
: 仔細一想以zone system來看的確不無道理......
: 但又覺得以文章開頭的增感問題來看,又好像怪怪的,
: 希望板上的前輩與高手可以指點迷津一下啊~感謝~
1.黑白底片的增感顯影相關資料,kodak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
kodak O3 Black and White Tips and Techniques
for Darkroom Enthusiasts 第18頁以下。
總的來說,增感顯影(增加顯影劑的作用時間)對於影像的暗部
改善非常有限。另外,Ilfrod的建議指出,許多底片可以承受
1-2 stop的增感顯影,此時暗部的濃度增加幅度小於亮部。
(參考:http://www.ilfordphoto.com/Webfiles/20062102012331472.pdf )
2.「影像的最暗處」在zone system裡頭設定於zone2-3是比較合理的範圍,
因為在洗出相片時,zone2已經是相紙Dmax的90%(只剩少數可辨別細節)。
對暗部測光再減1.5-2EV的方法相當於設定於zone 3。
3.但上述2的設定,與增感沖片(或正常沖片)仍為不同的概念,因為無論怎麼
處理,只要底片有足夠的濃度反應(線性區域),大多時候都可在多重反
差相紙上,設定自己想要的zone並洗出照片。
4.「曝光準確」在黑白負片攝影中是個頗為模糊的概念,因為影像在底片
上的濃度反應落入線性區域,就能用各種方法如多重反差相紙、加減光
甚至特殊的增厚減薄處理把影像細節洗出來。
以上,請參考。
作者: mothertime (我超愛傅紅雪這變態)   2016-07-19 12:0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