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QMMWA 2015-12-16 18:22:42※ 引述《rhchao (天叢雲)》之銘言:
: ※ 引述《QQMMWA (qqmmwa)》之銘言:
: : 至於東亞地區,貪污指數依序為日本1%、南韓3%、馬來西亞3%、菲律賓12%、
: : 泰國18%、越南30%、印尼36%、柬埔寨57%,緬甸和中國則不在本次調查之列。
: : 但相對富裕的台灣,在本次調查中貪污指數居然高達36%,比菲律賓還高!
: : 細分來看,台灣人行賄比例最高的單位為司
: : 法機關,其次則為醫療服務、公營事業單位。
: : 是啊 你都知道是國際透明組織的報告
: : 但你知道你貼的報告(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 : 跟
: : 報導內所述的報告(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是兩份不同的報告嗎???
: : 所以你大概連報導內容跟你自己那份報告都沒翻過 沒把兩者做過比對
: : 如果有比對過 一定知道報導不是在報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 : 至於報導所述的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在以下這裡
: : http://goo.gl/ARVn8n
: : 第34頁很清楚就是新聞所報導的數字
: : http://imgur.com/Hwpvrtf
: : 剩下的自己去翻
: : 有沒有自己拿的報告跟新聞報導內所提的明顯不是同一本報告卻都不知道的八卦??
: 你可以不用這麼急著跳出來告訴大家你英文不好又不懂怎麼看研究報告
沒很急啊 沒看上一篇你回文到我上一篇發文隔了2天 就是懶得打臉而已
我貼的http://goo.gl/ARVn8n 明明叫做(GCB報告)<===媒體所報導的也是這份
從經濟學人 到台灣各大媒體
你貼的http://goo.gl/mmHhgJ 明明叫做(CPI報告)
根本獨立的兩份報告 連點都沒點 好笑 以下聽我娓娓道來
: 你貼的數字人家報告裡就告訴你是Bribery Rate,「行賄率」
: 而這只是國際透明組織用來分析貪腐指數的「其中一項」數據
: 而且還是靠自我申告得來的,必然有相當程度的失真
: 因此人家國際透明組織還綜合了其他數據(被揭發率等等)
這段標準鬼扯蛋
表示你根本連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CPI)那份報告的的methodology都沒看
所以完全不知道這份報告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知道怎麼做出來就算了 還把另一份報告(GCB)腦補成你那份報告的指標 XDD
所謂的CPI指數是先徵選數據來源
一.
2014年的數據來源為以下11大機構的12個各種報告
12 data sourc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4:
1.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overnance Ratings 2013
2.
Bertelsmann Foundation Sustainable Governance Indicators 2014
3.
Bertelsmann Foundation Transformation Index 2014
4.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Country Risk Ratings 2014
5.
Freedom House Nations in Transit 2013
6.
Global Insight Country Risk Ratings 2014
7.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14
8.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 Asian Intelligence 2014
9.
Political Risk Services 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2014
10.
World Bank - Country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2013
11.
World Economic Forum Executive Opinion Survey (EOS) 2014
12.
World Justice Project Rule of Law Index 2014
謎之音:所以你說的行賄率是在以上哪一份? 見鬼啦? 還自己腦補成指標之一 頗喝
上面12個來源好像沒一個叫做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二.
將所挑選各單位各專家的報告所採用的指標標準化成0~100的數字
三.
任何國家只要有3個單位以上的來源 data就會被採用進而標準化 進而平均
四.
將所有指標平均
五.
排名
: 才得出我一開始貼給你的貪腐指數的「結論分數排名」
狗屁不通 扯甚麼""結論排名""
你貼的報告(CPI)和行賄率那份報告(GCB)是兩本不同的產品
人家說得那麼清楚了自己不去看
Complementing the CPI,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s other global research
products include: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GCB)
Bribe Payers Index (BPI):
Global Corruption Report (GCR):
National Integrity System assessments (NIS):
Transparency In Corporate Reporting:
(大意:
要補充CPI的不足 國際透明組織還有其他的研究結果 包括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GCB)
Bribe Payers Index (BPI):
Global Corruption Report (GCR):
National Integrity System assessments (NIS):
Transparency In Corporate Reporting:)
http://goo.gl/ARVn8n GCB報告我再貼一次 自己翻一番翻吧
: ettoday的報導搞笑到把原始調查數據之一當成結論來發表
: 請不要像他們一樣犯這種錯誤好嗎?
這篇報導一開始從經濟學人開始 到台灣各大媒體都有報導
經濟學人就是引述GCB這份而非CPI那份
你比媒體的查證能力還差就算了 還會自己腦捕甚麼揭發率和行賄率是指標之一....
還把CPI報告腦補成結論報告XD
人家明明說得很清楚...除了CPI以外 他們還有其他的研究結果
包括 GCB BPI GCR NIS..等其他報告
還腦補GCB內的行賄率這指標 是CPI那份的指標之一 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