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好想拾回小時候那種單純。好想再從新認識一個人,哪怕是默默跟在身後也好;好想
再從心認識一個人,哪怕需要很長時間也好。
如果我能夠成為自己生命的觀者,我會如何看待自己那些看似成長的社會化?我會覺得驕
傲或者,我會覺得自己媚俗?我會為自己在成長中失去的純真感到難過或者,因為必然而
選擇漠視?人們常說,人生如戲,但是戲劇有劇本、台詞,甚至能排演能對戲,人生卻連
草圖都稱不上是。可不是嗎?人生沒能第二次,於是當面臨抉擇時我們的任何一個選擇其
實都不算比較而來,「相較之下」好似成了再合理不過的常見理由,弔詭的是,當我們服
從於其中一個選擇時,又何來之相較?在這樣的狀況下,人生怎麼稱得上是草圖?是什麼
東西的草圖?草圖的意義不僅僅是賦予一個明朗的輪廓,更是給予自己一個去追尋修正、
改變的機會,可我們有嗎?選擇如果是緯線,那麼時間必是經線了。我們的每一個選擇就
這麼被時間一度一度切割,從某一個再無法轉圜的上限起橫亙著時區,每一個時區都代表
不同階段的自己;若真是如此,我們最後,仍能忠於小時侯的自己嗎?我們最後,還看得
見自己或許早被遺忘的出發點嗎?
童年的我們總是擅於拆解吧。當時的我們仍有足夠的勇氣跟時間去好好熟悉、認識一個人
,人與人之間再多也不過是喜歡與不喜歡,又何來複雜與否?童年的我們擁有直搗問題核
心的能力吧。那時候我們的有多種快樂的來源,悲傷再多也不過是隔夜就能平復那樣強說
愁的心情,最痛最痛的事,大底是失去青澀懵懂的愛情,而究竟是愛情的逝去使人難過或
者是失去本身使人沈痛,再也無從得知。
最後回首時,那些原本無從得知的,也再不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