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板上潛伏一段時間了,也該是來向各位正式的打個招呼的時候了。
各位好,我是PTT的depersonaliz,這是我病狀depersonalization的頭幾個字母(笑),
(註:http://zh.wikipedia.org/wiki/人格解體
■基本資訊:
●暱稱: depersonaliz
●診斷名稱: 重鬱症、持續注意力缺乏、人格解體
●就醫地區或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身心科
●目前服用藥物:
千憂解:降低憂鬱症狀 (2顆/天)
威克倦:降低憂鬱症狀 (1顆/天)
■簡述病史:
以下請容我用內在的角度,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病史:
成長過程中的我,原先就有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SPD)的傾向,
從小的經驗教導我,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造成別人的負擔。
於是,我對自己的情緒進行了分類與壓抑,
也對事物的認知大略的分為正向與負面,
後來,在內心價值觀的嚴重對立下,
我出現了極為嚴重的認知失調,並因此而引發了重鬱症。
那段時間,我的價值觀不再連貫,
對於外界發生的事物,我無法衡量好壞或是進行判斷,
用我的話來說,我失去了稱為自我的立足點────我的自我崩潰了。
那時的我極度的混亂,
焦慮充斥著我生活的每一處,渾身浸泡在絕望與虛無的海中。
在情感上發狂的期間,我卻總是保持著理智,外在上看不出太大的異狀。
這是我的人格特性使然;我習慣性的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事,
對於任何事情都有分剝離感。
因此情感的風暴無論再怎麼痛苦,我都像個站在旁邊的人一樣,
看著自己受苦,卻仍然理智。
在那時候,有多少次我希望我能直接的瘋掉,
讓自己沒有保留的受情感驅動,盡情的發洩,
但我沒有辦法,我就像是著被坐電椅的自己握住雙手的傢伙一般,
痛苦,卻清醒。
我整整花了半年的時間,自我省察並自問自答,
逐漸的調整撩亂不堪的自我,試著讓自己活下來。
雖然經過那段時間的風雨,已經兩年了,
我已比較能夠包容內心價值觀的矛盾與衝突,
但是我還是常常有個疑問:我到底是誰,我究竟是什麼樣子?
因為知道自己在思考上一定會有盲區,因此在約莫半年前,
我開始了心理治療,與諮詢師配合,請她幫助我。
我的心理諮詢師,是個讓人感覺到對工作抱有熱忱的人,
很細心的幫我點出我思考模式上的問題外,
也很用心的去整合不同時間的我所給她的情報,
來找出協助我的方法,我真的很感謝她。 :D
我知道我距離能正常的融入社會,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正學著告訴我自己,先把握當下。
因為受到過往的影響,我總是停留在過去,
卻懼怕著未來,現在的我正試著調整自己的這個壞習慣 (苦笑)
■補充說明:
我的情緒運作方式,和常人不大一樣,
我缺乏強烈的情感,受情緒的影響比較弱。
情緒產生後無法與我的主觀意識產生"正常"的連動,
大多數的時候,我只能判斷這是比較正向,或是負向的情緒。
因為如此,我心情總是維持著水平狀態,
我不會也無法進行情緒的發洩,而這時常造成我的焦慮與壓力,
讓我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