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上一份工作是計畫至少作到夏天過去,沒想到抽到一個"有毒"工作環境。
7月初就辭了,休息了一個月,8月開始才恢復活動力。
之前就是嗜睡狀態,一天大概醒不到8小時,一天只吃一顆便當加一包餅乾。
還破例吃了幾次垃圾食物,最近量體重竟然還在較胖的平衡點,還以為會變胖。
本來是想趁秋天才辭職好好運動養身體,把平衡點調到7X。
因為自己很容易就累了,代表代謝真的比較低,身體活性太低。
一個跟遺傳有關,一個跟焦慮症有關,因為焦慮轉憂鬱。
恢復活動力時就開始看買了還沒看的書,把工作太忙還沒辦的事辦一辦。
最近發現聽說書節目吸收力比較好,雖然比較片段。
把說書節目跟自己讀過一遍的書比較,雖然大致上一樣但有些地方就覺得失真。
能說會講的就都比較偏文組,比較科學的概念就跟自己學的不一樣。
不過其實硬科學侷限性就大,遇到難以量化或控制變量的問題就無解。
所以自己就常常遇到一件事腦中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概念。
然後這兩個矛盾的概念都有研究支持,這在科學上很常見。
所以做什麼就比較猶豫不決,比較焦慮。
然後其實一般人做決定表面上是基於理性其實是運氣加上偏見。
基本的理性排除很明顯錯誤或不利的行為,剩下的就靠直覺,在現代社會還蠻普遍的。
就平均一般人來說這樣的思考模式就夠了,除非遇到重大問題,對大腦跟心理比較無負擔
不過像我這樣人生遇到幾次大事的人,腦子裡情感的部份就如驚弓之鳥。
看戰爭紀錄片Shell Shock(砲彈休克症)病人的影片震驚於人腦無形的傷害。
人腦大部分都在封建與部落時期演化,現代社會也不過才幾百年。
某些重大或長期的壓力或創傷會對大腦產生難以逆轉的影響。
期待神經藥物的研究能有突破發展,能真正治好大腦而不只是抑制症狀。
現在的抗焦慮藥物可能只不過抑制症狀讓大腦有機會靠天生修復的機制修復。
人工智慧的狂熱,我覺得連對大腦的了解還很粗淺,很多藥的作用機轉沒有強大的證據
很懷疑。
如果基本的通用人工智能真的製造出來,會不會也有精神疾病?
現在最強大的人智能只對單一功能強大,但沒有一個對兩個或多個功能強大。
最後希望下一份工作能抽到好一點的工作,像上上一個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