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憂鬱可能來自甲基化偏低的問題

作者: yule1224 (支持自經區服貿貨貿)   2018-09-09 19:19:41
節錄書中的一部分內容
出處:營養的力量 Nutrient Power
by William J. Walsh, PHD 翻譯 蘇聖傑醫師
https://goo.gl/BJQc2j
營養素的力量
我們常忘了神經介質合成所需的原始原料,如胺基酸(Amino acid)、維生素(Vitamin)、礦物質、及其他自然生化物質......,其實都是來自食物。
例如血清素是由色胺酸(Tryptophan)合成而來,而合成的最後一個步驟需要維生素B6的參與;多巴胺可由兩種胺基酸合成,而其過程需要鐵及葉酸(Floate):正甲基腎上腺素是由多巴胺轉變而來,其中銅扮演了關鍵的催化角色;再一個例子,鋅與維生素B6在GaBA的合成中,是不可或缺的。
若要有良好的心智健康,那麼在突觸中便需要有適當的神經介質活性。神經介質的再回收(Reuptake),是決定活性的關鍵因子,就像吸塵器吸走灰塵那樣,神經細胞在釋放神經介質的同時也會開始回收它,而此回收過程是透過神經介質回收器(Transporter proteins)來完成。
這個回收器是一種埋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Protein),就像是神經介質專用的通道。值得注意的是,與神經介質的數量相較下,回收器的數量對神經突觸活性的影響,要來得大很多,大腦透過基因的表現持續地製造回收器,而製造速率會受特定營養素提升或者抑制,例如:DNA甲基化(Methylation,DNA與甲基結合增加)是關閉基因製造回收器的主要機轉。
所以,若一個人有甲基化偏低的問題,便會導致回收器製造增加,而降低血清素活性(因為都被回收光了)及憂鬱傾向。
再舉另一個例子,甲基化偏高的人,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回收器,而導致多巴胺在突觸內停留太久,造成焦慮及偏執的傾向。運用營養治療來調整甲基化程度,可以使突觸中的神經介質活性恢復正常。
許多基因及環境因子,都可能導致腦內營養失衡。假如大腦內用以合成神經介質的營養素過多或偏低,那麼精神或情緒失常就可能隨之發生。這樣的觀點,替憂慮、焦慮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同想法,也就是生化療法(Biochemical therapy)或營養療法。基本做法包含了透過血液、尿液或其他組織的檢查,來評估潛在的營養失衡,然後投與治療來矯正它。
https://goo.gl/phcNz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