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文章,突然想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除了在老師辦公室和他們聊過,也曾經單獨和老師吃飯。
和你不一樣的是,老師跟我只是剛好順便一起吃而已,不是特意約的。
如果有老師特意約我吃飯我大概也會懷疑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吧,哈哈。
除了商量課業上的煩惱和生活近況,
在閒聊過程中也可以得到一些不會公開的資訊(例如國外哪些大學目前研究所招生名額比
較多、想招什麼樣的學生etc.,如果有申請國外研究所的意願,這是很有用的資訊);
也可能聽到一些不為人知不知道的八卦(例如#1QyiYXCh)。
※ 引述《ilikeeel (lee like to eat eel)》之銘言:
: 最近上的課因為有寫到一些自我評價的學習單
: 我好像把自己分數打的很低導致老師過來關照我
: 有點尷尬
: 之前有個哲學相關的報告
: 我自己是做的蠻高興的
: 老師也覺得我報告的不錯
: 她覺得 我一個這麼好的女孩子怎麼會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低呢 她真的是這樣說 害我聽
的?
: 突然遇到有人主動關心我
: 還叫我下禮拜去跟她吃飯
: (老師是個修女)
: 大家應該都會害怕那種一股腦對著你笑的人吧
: 覺得好噁心
有些人天生臭臉,有些人天生愛笑。
除了重鬱症時期表情呆滯,
不然我在外面也常習慣性的嘴角上揚,但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笑的事。
這算是一種面癱吧。
根據我的經驗,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任何時候都常笑的很燦爛,所以才給人的感覺很假。
不過那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就像一般人穿衣習慣不一樣而已。
另外,有些對自己信仰了解較深厚的信徒身上似乎有一種氛圍/氣場,
所以我似乎能看神情和談吐認出一些的佛教徒和基督徒?????
(這段純粹閒聊,不必理會XD)
: 我試著想這個老師是不是也是這樣
: 我最討厭 跟大人講話
我們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大人。
學生時期是一生中最能大量免費吸取知識與技術的機會,
大人各種資源都比小孩來的多,所以和好的老師聊天會受益良多。
職場上,目的是生產,不是學習,對於犯錯的容忍度較小,
人際關係也沒有學生時期單純,
所以更加把握現在的學習機會。
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與人互動是其中一種。
課堂上學的東西未來可能會忘記,
但在人際關係中累積的經驗會讓你未來待人處世更加成熟。
: 因為他們總是自以為了解你
: 總是用一種很假的關懷看著你
: 你要被逼著配合他們演戲
演戲的比喻不錯。
我也不喜歡陪一些長輩演戲,但人生中有很多戲就是非演不可(例如,出席親戚婚禮、過
節時的聚會、噓寒問暖etc.),這是社會的型態。
有些戲則是optional, 你可以選擇要不要演,像你現在的情形一樣。
: 因為讓他們印象不好就糟了
: 他們是大人 可以對你做任何事而你不能還手
: 但是也許不應該這麼想
: 我應該去嗎
: 也許那個老師是好人
: 我應該這樣想
: 下禮拜應該去
: ——————-(以下分格抱怨)
: 我最討厭 用一件小事就把人貼標籤的老師了
: 不知道我每天有多努力的起床去上學
: 被當就被當
: 還好重修的老師不是你了
: 再上一次你的課我病更難好
: 掰掰
如果我是你,這場戲我會演。
首先,和不同領域的人互動是增廣見聞的機會,因為一般人和神職人員接觸機會不多。
例如,你可以問,平時修女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明明有那麼多選擇,為什麼要"出家"?
如果你對那些沒興趣,你也可以聊哲學,因為哲學的問題根本問不完、學不完。
憂鬱症患者比較會關心的問題,
包括自殺在道德上的問題、存在/活著的意義、善惡的問題、靈魂是否不滅etc.
其實也不用採取防備姿態,預設老師的關心是假的,
因為他並沒有要巴結你的理由,又不會有錢拿。
那麼多學生當中他只約你吃飯,應該是因為發現你有哪裡和其他學生不一樣,所以想關心
你。
有些人比較熱(雞)心(婆),那是他們真正的個性,不是假的。雖然有時候有點煩。
如果你不想聊這些,就轉移話題,或直接跟老師說。
P.S.
我有一個學期旁聽了通識的宗教哲學課,
每次下課都巴著老師問問題,當個跟屁蟲陪他走到他的系館才罷休。
那個老師應該很怕我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