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第一次接觸存在主義已經是高一時的事了,當時是看卡謬的異鄉人
說實在,對15歲的小屁孩來說,大部分的觀點也只是懵懵懂懂
要說存在主義是甚麼,當時可能也還回答不出個所以然
到了高二,重看異鄉人,只能說小孩子就是長的快,雖然身高沒長但至少腦袋還是有進化
雖然還是以【內心有東西被觸動到】這種模糊的共鳴居多
但還是接連看了【快樂的死】、【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鼠疫】
高三也沒有特別準備大考,反而多數時間都在住院鬼混,把西蒙波娃、尼采、叔本華、
沙特跟受到他們影響的文學家的書籍。最後還擴展到心理學與倫理學
那時對這些論述,關於宇宙、時間、世界、自由意志、死亡,還是只有一個大略的概念
我只是不停地問自己,從11歲乃至於現在21歲的我都在問的問題:
【人】是甚麼?【活著】是甚麼?
之後雖然混到了國立大學中字輩,但跳樓兩次,一次送加護病房發病危通知
到現在還勉強能走、能跑、能跳,被酸民知道了大概會被嗆死意不堅
【生】與【死】,【善】與【惡】,【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從11歲到21歲,十年來,這些疑惑不曾停止,更甚者不減反增
而最近又再次拾起存在主義相關書籍,但是這次是從心理治療、精神醫學方面著手。
今天在圖書館看了一整天Yalom跟Frank寫的書,總覺得,自己好像有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答
案了
【人】是甚麼?我還是不知道。
但我知道,之所以需要【活著】,不是因為要【遷就任何人,不要給愛我的人帶來遺憾】
這種狗屁玩意兒。
【人終有一死。我之所以要活著,是為了讓發生在我身上的暴行,不再發生在任何孩子
身上。我注定沒辦法救所有的孩子,甚至一個也"救"不了。但至少,我希望我這一生,
能夠讓一個孩子因為我,而感到這世界還是有希望存在的,這樣就夠了。】
這是我在面對【絕對的死亡】的答案。
補
存在主義相關書籍:
卡謬 【異鄉人】、【快樂的死】、【鼠疫】、【薛西弗斯的神話】(看書單就知道是粉絲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赫賽 【荒野之狼】
亞隆 【叔本華的眼淚】、【當尼采哭泣】
法蘭克 【活出意義來】(作者為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現為存在主義治療學派心理學家)
不知不覺拉哩拉渣了一堆
這種天氣就是容易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