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記事 stereo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23-09-23 09:37:27
會不會雇人(或是知不知道自己需要雇人)還真的蠻重要的
今天收到的媒體
只能說程度??? 小學生做的????
前一集看來有請人稍微好點
這種大概是自以為可以照樣畫葫蘆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吧。
最糟的是會送出這樣的東西代表自己不自知
反正他們自己難看都不在乎
旁人也沒什麼好在意的
(從以前到現在經過手上至少數百個案子
這個大概是倒數冠軍
而且完勝)
這已經不用擦屁股
可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為根本沒得救
反正就我們這端重做
還比較簡單
這程度要是要擦才會讓人崩潰。
..
朋友說我每次都很小眾
選了這麼大眾的他都覺得驚訝
不過如果撇開這個選擇
比較整體的看的話
我的喜好其實還是稍微偏小眾
很多廣泛被大家喜歡的並不是我的菜
反過來說其他我欣賞的也不是很受多數人歡迎
"自然"
換個角度多數人的聽感就是會覺得比較單薄
不是覺得低音缺震撼感
就是覺得人聲不美沒有感動感
(當然錢會說話
這是以中低階款來講
高階要樣樣俱全容易得多)
K家以平價年年進入音響雜誌推薦
專業人士人人稱讚的小喇叭
朋友原本也推我推半天
但我聽來覺得音色偏金屬不是很自然
高階一點點的R系列好很多
但如果大眾口味真的跟我的個人偏好類似
R系列該賣得很好才是
因為聲音路線跟英國經典牌算很接近
(唯一短版是鋼琴音色
不過這點絕大多數人
甚至燒友都根本不太在乎吧
M牌樂器音色那麼神奇
還不是照熱門不誤
但這點對我就dealbreaker)
可是實際上看評論區一般人多數只覺得R系列聽起來淡如水
就像某業界品牌老闆說英國經典牌
並不是他個人欣賞音樂的偏好
但廣泛被用於錄音室
因為特質很"sterile"
用食物來比喻就是調味很少的原味水煮菜
所以其實應該說是品牌形象地位塑造成功才是
理論上這種路線的菜色
真心喜歡的人應該偏少
......
(警告 以下個人興趣筆記
沒興趣的話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請自行跳過)
-
用眼睛看聲音的最愛入門款M16
說聲音曲線多完美blablba
於我實在難聽得可以 不透明又低音轟
遠不如同價位"聲音曲線不好"的號角叭
敬(?)排末座
-
樸素牌AN跟炙手可熱H牌
評論說AN地位尷尬 比起來還不如選H聲音美麗醇厚
(H的中頻美到沒對手幾乎成了共識)
但我卻覺得樸素牌好很多
H鼻音重音色暗嗡嗡響
暗到鋼琴的音色讓人幾乎都不認得
喜歡的人卻覺得好美好有情感好溫暖
BBC經典叭所有不同品牌不同產品
(要知道市場上是多受歡迎才能有那麼多品牌都在做)
對我全都有類似問題
-
最早由網紅開始推
後來也得到不少業界大老認可的丹麥小品牌B家
(這個圈大多比較有知名度的網紅
多數評論還是算可信
這觀點不是建立在信仰或感覺
而是
一 自己比較產品之後 再去比對他們的評論
二 觀察他們各自的喜好路線是否有一致性
包括偏好的音樂和長期脈絡
比方就是愛炸物 所以碰到炸物重口味就會比較推
還是一下推炸物重油重鹹 一下推水煮)
這位網紅特別喜歡重低音比較突出的產品
這款算蠻符合
後來被不少人認可
對我就還是覺得重低音太重
雖然自己沒追蹤不太確定他習慣聽的音樂類型
但敢打賭一定不少是
比較年輕 現在正當紅那種流行舞曲電子類
另一位北美亞裔網紅喜歡 V曲線中頻人聲美 cp值佳的商品
他主要聽流行女聲 這偏好很合理
SG則喜歡動態 活躍 速度快 現場臨場感
他聽的音樂類型比較廣 因此相對對我參考意義比較大
不過還是不少是活潑的爵士 搖滾 這類型的音樂
因此他特別愛號角喇叭
像他非常愛也非常廣受歡迎的號角小喇叭
聲音比較金屬 搖滾樂現場很適合
他也很喜歡前面提到的進入專業音響雜誌推薦的平價叭
同樣是聲音帶金屬感速度快的類型
但這種就不太是我的菜
號角喇叭這種類型的話
於我就要很大 非常大 超級大 像人那麼高
迴響才會聽起來夠柔和自然
像是SG的愛牌或德國唐老鴨
-
最近看到之前不少消費性頻道在炒的一款小喇叭
不熟悉的英國品牌
也不是超低價的產品
不過因為是消費性頻道
所以沒覺得太值得參考
後來看到一位說自己是指揮和弦樂的音樂人推薦
說比xxoo自然
加上看到一直被拿來跟K家到處被推的那款
或是其他常被推的型號比較
言下之意是表現可圈可點
結果怎麼聽怎麼普
說多普就多普
人聲低音連續劇 容易聽那種
跟丹麥人聲D牌類似路線
但直接AB對比
細緻度速度清晰音場音色
甚至量感質感都不及d家
自然嗎
這種特質要同時具備清晰細緻
不然從遠處聽細節都不見的鋼琴的自然
也是自然啊
可是如果對自然的標準是這樣
那…無話可說
大部分音樂人耳朵都很準
沒想到也有例外的
而且還是指揮......
默默替被指到的團感到哀傷
台灣燒友圈
-
很欣賞的英國A家
我也覺得音色質感很好 樂器聲好聽
(畢竟製作者本身是音樂人)
價格又合理
差點想買下去
但後來現場聽 總有點重好像拖不太動的感覺
我想不是其他器材的鍋
因為不是零售商
已經是總代理的官配 就算不完美也至少有個基本
-
很多古典燒友推的法國牌
一度也認真考慮過
但除了這種軟甜調在這裡真的不紅
不是很好入手外
對我而言的問題
跟同是法國品牌F和義大利SF家類似
(話說SF在日本真受歡迎
到處都是)
得到高階款才會覺得能接受
每個品牌高階款當然都比低階款優秀
但關鍵是犧牲掉的那些
是自己可以不那麼在意的地方嗎
英國經典牌去掉的是重低音的量感豐盈感
這兩個品牌犧牲比較多是清晰度
(理論上這的確是比較合理平衡的選擇
而且整體風格不會改變)
但以軟甜本身這方面就已經稍微在邊界的情形
於我低階款有點難接受
但高階Amati要超過台幣七位數呢
Utopia美金六位數
比起來J的價格真是佛心來著
不過這邊跟台灣售價幾乎一樣甚至更貴
法國到這裡比較遠嗎
-
常被拿來跟H相比
說是低價版表現出色的英國P牌
真的頗沒愛
主要就聽起來還是低頻箱音回音太大
說來口味的確明確
這路線就是會被自己嫌棄這個點
作者: timer000 (祝我們平安^_^)   2023-09-24 01:54:00
這篇太專業了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