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某篇回應文推文,提到娛樂性藥物一詞,想講的話有點多,回文解釋一下。
如果與您認知有所差異,請多海涵,就當聽聽不一樣的說法吧。
大多人用「毒品」一詞指稱非法藥物,確實,這些藥物如此傷身,怎能不稱之為「毒」?
較為深入了解藥物使用者的背景後,逐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先來談談成癮性。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帶我的人問:「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想了想,我說自己並無使用藥物,也沒興趣。
他說不一定是藥物,生活中很常見的事物也有可能。
我回,大概是食物,或者曾經有性吧。
接著是自我揭露的過程,討論這些成癮事物帶給我當下的感受、覺得不好的地方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藉由感官直接刺激證實自身存在,以及抒發壓力。
覺得不好是因為自己所選擇的方式傷身。
每個人答案不盡相同,接觸成癮物質起因也不一樣,不能蓋一而論。
會用「毒」如此嚴重的形容來指稱非法藥物,必然導因於嚴重性。
用於性方面的非法藥物,在台灣安非他命比較常見。
目前K他命主要使用年齡層在青少年階段。
稍微表格介紹:
http://imgur.com/A1LngST
藥物使用階段圖附上:
http://imgur.com/RjlrQ71
當藥物對身體作用的效力下降,身體產生耐受性(Resistance),對藥物劑量需求便會提升
。
愈來愈高的劑量導致失控,進而變成濫用。
更高劑量才能達到與以往較低劑量相同的刺激效果。
就算合法藥物過量使用也並非好事,譬如安眠藥。
因此,時聞非法藥物使用者採取非法手段,例如偷、搶,以取得金錢購買藥物。
甚至有些人踏入販賣非法藥物的行列。
許多人對非法藥物的壞印象來自上段最後那兩行,加上其對身體長遠的傷害。
會有人說:「那幹嘛要用?」事出必有因。
想忘記自己是誰、想透過強烈刺激感覺自己活著、想增加性快感……這是較常見原因。
有機會深入了解藥物使用者背景後,發現很多人使用根本原因是想忘記痛苦。
破碎家庭經驗、挫敗的生活、低自尊高自卑……等等。
他們使用了不恰當的方式獲得暫時性的快樂。
獲得快樂後,他們身體與心靈記憶起這種感覺,很難忘記。
於是會有前幾篇回文說到的一去不回頭。
談談戒除藥物。
這讓我想到心理學提及的基模(Schema)。
個體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瞭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
人是一種習慣生物,熟悉某種做事方法或者建立對某些事物的認知,改變有一定難度。
除了生理戒斷症狀之外,心癮佔很大的比例。
就自身所見所聞,大部分因使用非法藥物被判刑者,一再進出監獄是很難跳脫的輪迴。
獄中他們說「真的想改變」當下,絕非謊話,但出去之後為何十之八九還會再回來?
環境,以及剛剛所說的習慣。
舊的環境,舊的經驗,舊的人,習慣的壓力處理模式。
說戒就戒哪裡那麼容易?還是有成功的案例,不過真的很少。
較為人知的AA匿名戒酒會,旨在完全戒除,就我所接觸的經驗而言,知易行難。
有一本書叫「挑戰成癮觀點」,講到減害理念,在此不再贅述。
實務方面,目前主要目標較偏向減少傷害,完全戒除當然可喜可賀,只是困難。
不好意思,講到後面好像有點離題了。
曾有人說我想事情總是不夠認真,總是紛亂雜沓。
當媒體用「毒」來指涉非法藥物,我雖然不這樣形容,但卻覺得有某種程度之必要性。
以此達到嚇阻並強調嚴重性之效果,避免或降低非法藥物使用的機率。
從不同角度觀看同一件事情,會得出不一樣的想法。
用多種向度觀看事物,得出的結論將會較為全面。
曾聽過不少人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形容是好可怕、會打人、隨時抓狂、瘋子,
但較為深入了解,大部分人會用較中性、更全面的說法來描述。
以上是我的想法,可能說法還不夠全面,如有冒犯之處,請多海涵。
呃,差點忘記補西斯點:
我是容易濕的體質,手指只要摸到下面豆豆,搓揉半分鐘以內會有水聲。
之前有次前戲時,男伴就說:「淹水了嗎?」
其實當下蠻害羞的,不過有假裝鎮定,對他說:「我要你進來……」
(西斯點感覺有些微弱……不要1-3-9我拜託QQ)
作者:
aruncyu (愛登山的透抽)
2015-07-27 15:44:00推專業!淹水好!
推比較專業的說法 學藥理老師一定會說藥沒有好壞好壞都是看你怎麼使用它
作者:
s90523 (小楓)
2015-07-27 15:56:00Ketamine 和 morphine獸醫都超級常用阿XDDDD
作者: JenniferG (行動代號:ç妮佛) 2015-07-27 16:47:00
推專業
作者:
len53 (Life's a bitch)
2015-07-27 17:03:00作者:
jeylove (別亂來)
2015-07-28 09:57:00粉紅沙龍根本不太接外國客,有些你口音不道地就被趕出來了
濫用藥物其實是很常見的....像感冒藥也可以提煉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