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 戒律

作者: skywingsc (。光音天羽。.:*)   2016-03-10 12:21:41
沉澱了一夜,總算可以整理些東西出來。
敝上對於『戒律』的開示說,
『戒』用白話來說明,是指『不能做』的事而言,而『律』則是指『怎麼做』的指導。
修習佛法,說穿了就是個『方法論』,或稱為『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以這套方
式來應對生命中諸多無常與喜怒哀樂。
既然是『方法論』,也就是說,應對生命中的一切並無絕對或唯一的方式,而統整出前人
累積的經驗法則,依其各自印證並系統化、邏輯化後所闡述的『可供依循參照並逐步改善
』的道路。
因此,佛法的精神其實是包容性很大的,也指出八萬四千法門,擇一持修皆可臻至解脫,
而不受其困惑。
因為眾生的智識有別,修緣深淺不同,從『戒律』入門,先規範自我思想言行開始學習為
人處事的『規矩』,並進而持修出精神意識上的昇華洗煉,這才是設立『戒律』的根本意
義。
就好比教育孩子,孩子中也有天才,也有庸才,那教育這兩種孩子的方式也不可能完全使
用相同方式照套死方法,而必須因材施教。
即便是庸才,同一件事學得慢,但多加練習學習,在那個領域中也可以成為達人。
在永世輪迴中,以佛家觀點看來,所謂的天才只是多學習了幾世,庸才是學習次數較沒那
麼多次的差別而已。
當從陌生到熟悉,從生手到達人境地的轉移過程經歷,是一種『跨越執礙』的路。就好比
乘舟渡彼岸,初時需乘舟以渡,既達彼岸後何需再執戀其舟?
放大生命的視野來看,往昔諸多曾經執戀之人事物,終有一日仍需放下。
只不過,若在當下所需之時,還是乖乖扛著握著吧!
故曰:『活在當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3-11 21:45:00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是佛教修行重要的境界佛教信得淺的就是一些開心格言多記一些信得深的就是要有禪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