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跟朋友閒聊時,朋友提起一個孩提時代,有關於廣欽老和尚的故事:
小時候,朋友的姑姑帶著他的家人及其他信眾,一起去拜訪廣欽老和尚,想跟老和尚
參拜合照.
當她們一行人見到老和尚時,老和尚突然對她們說了一句,他要收朋友的媽媽
為徒,但是朋友的媽媽並沒有答應(因為當時朋友媽是基督徒)!
可是,這時朋友的媽媽觀察到當場其他信眾的羨慕、嫉妒、恨.....等等的情緒,全部都
寫在臉上!
(除了朋友的媽媽以外,其他人都是佛教徒)
朋友說,他那時還很小,沒有去多想,為什麼
廣欽老和尚要做這個舉動?
直到去年,朋友在網路上搜尋老和尚資料,看到下面這篇,廣欽老和尚的奇特考試
http://bodhi.takungpao.com.hk/ptls/club/2015-05/2993112.html
他這時才恍然大悟!
原來當時老和尚是在「借事考試」,祂老人家是在考驗佛弟子們的「心性」!
聽完朋友的故事後,個人覺得如果當時那些信眾們,心都是「清淨的」,自然就不會產生
那些「負面的情緒」了.
我覺得廣欽老和尚是在教導我們要「修心」!
像我就很容易被外境所牽,心也隨為之波動。
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很在意學生的成績,
常因為學生們的段考成績不如其他老師教的班,而心情不好!
所以我有試著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去找出自己是在「執著什麼」!
當我保持沉澱,靜心思考時,
我發現自己心情不好,是在意自己的「名聲」,怕因爲學生們的「成績」,
而讓我被人家指指點點!
自己也發現心裡在跟別的班比較段考成績
,根本是「幼稚」的行為,
因為每個班的學生組成都不同,
比這個根本就沒什麼意義!
我的重點應該要擺在,認真教導我所遇到
的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學業或待人處世上,能一天比一天進步.
這才是真的!才是對學生們有益的!
就是這樣的「心態」一轉,我的心情就沒有剛開始教書時,那樣容易因爲「成績不好」,
而「患得患失」了,我反而會因爲看到學生們越來越進步,而感到開心.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