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一下大家
我有時念佛念到一半 明明精神都還很好
但突然就會進入一種我不太會說明的狀態 就彷彿時間停滯凝結了
手上的佛珠完全不想動了,且連一聲佛號都念不出來了
且頭腦也完全不會有任何的思緒
請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怎樣嗎/
入了光明定之後不用勉強自己唸沒關係,就在狀態裡面就好。安住即可。反而一直想要唸都是靠人的大腦的人識在作用。藉由置心一處唸佛,來回到自己生命的本源真心,在這裡面力量才大,才真是在實相念佛。在這裡面頂過口唸億萬聲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1-09-19 15:13:00作者:
purue (purue)
2021-09-19 15:20:00Za Warudo
會不會是心流狀態 但心流是行雲流水好像不是停止才對
五祖曾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個狀態熟練之後,最好要開始學法度眾生了,不然不成就。建議找有法脈傳承的上師學法。可以參考藏傳的九次第定的修法,說穿了就是藉由所緣境達到心的一境性。每個人因緣、根基不同,用的所緣境不同,有些人觀呼吸,小弟向內聽,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第九次第是隨時保持在這個心的一境性中。但是正奢摩他還不止如此,需要“身”心輕安。也就是說,仍需用此真心來修報身。總之,九住心可以參考看看,也恭喜你初嚐此入道聖果。順道一提,念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念佛,最終還是要明心見性、解脫,證入聖果,所以不必太過執著於此。
不怎麼樣,也無關甚麼聖境。念你的佛,管他什麼境界。
作者: swanper (我還死不了) 2021-09-20 09:05:00
跟三摩地有點差距,這是昏沉掉舉的狀態吧
作者:
cld123 (colin)
2021-09-21 12:57:00沒遇過的人很難理解你的狀況我是有一種很寂靜的感覺,每次唸完經,精神會變好我是覺得有似我非我的感覺
唉!楞嚴經不是跟你說了嘛!"雖有聖境,莫作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在那想的這些,這是魔趁隙而入處,要知道!
作者:
Jcnew (Naka)
2021-09-21 18:18:00這個,用楞嚴經解這個現象,有一點點不大一樣捏~
印光法師有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過回答,可以自己去查看看。他不會說些奉承話,讓你心飄飄。
作者:
Jcnew (Naka)
2021-09-21 18:52:00靜坐/打坐/禪定'坐禪/冥想的定義與表現形式都不一樣所以,除非能清楚分辨各者定義以及運作,再作解釋較佳
所有的法都是破我執用的,有我就不是法,還說什麼境界?
作者:
Jcnew (Naka)
2021-09-21 20:32:00是沒錯啦,但是學法要有方向跟方法,有了這些就有境界....然後,我們還要再學一個法破境界.....我能不能一開使就不要學,不要知道呀~
作者:
Jcnew (Naka)
2021-09-21 22:07:00我實在"無法"反駁你!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大概知道你說的,前念跟後念連不起來,中間這段純然覺知的狀態,這並不是掉舉昏沈,認同g大說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1-09-21 22:47:00是不是入定,沒描述到關鍵,只講到一半吧。
沒有好壞境界,不在境界中,觀照即可,有一念好壞境界,已是妄起分別。
作者:
Jcnew (Naka)
2021-09-22 12:13:00回AaronEckhar 其實您說的有點缺陷內景外相(境界)都是障眼法的話,這第一念的發生,而後的千千萬萬的念(相續),都不是究竟,都是障礙,發出第一念的本體是何物呢? 讓我來考考您~
作者:
jellinek (請找我下五子棋)
2021-10-03 00:27:00昏沉。可以試試看張開眼睛,大聲念出佛號,稱名念佛,重新整理歸零放下所有感覺,一心念佛。真的確定心裡是明白的,或許問一下自己,念佛的是誰,持續的提問,如果不再有辦法提問,再重新把放鬆的注意力回來一心念佛。請參閱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念佛禪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