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讀研究所之前,我是一名特教老師,在參與鑑定安置工作時,
我常常想問「為什麼語言障礙很少見,明明我們都能觀察到孩子的語言問題」
我也很納悶「為什麼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很重視語言發展,
也有部分孩子需要接受語言治療,但上了小學後,這些孩子呢?」
抱著這些問題上了研究所的我,在兒童語言障礙這門課問了老師,
而這也是我和老師開始進行研究的動機。
在兒童發展早期階段,
「發展性語言障礙」、「語言發展遲緩」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
而這一批孩子並沒有消失,很多孩子在入小學後,因為語言問題,
影響了其學習表現,進而被鑑定為「學習障礙」,
但是,還有一群孩子是沒有辦法完全符合學習障礙的標準,
卻能被觀察到許多語言方面的問題,像是:
「發音有問題,常常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造句很短、很怪異」
「說話內容不清不楚,好像有些詞彙說不出來,用這個....那個...替代」
「用詞不精確,像是:他弄我、用我,我用這個東西弄好了」
「答非所問,說話內容沒有邏輯」
還有一群孩子,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語言結構,而是「語用」
也就是「語言使用」出了問題。
語用障礙的孩子,我們可能會以「白目」來形容他,
「不會察言觀色」
「講話沒頭沒尾的,也不管對方有沒有聽懂」
「你得反覆的和他釐清談話的內容,才能理解」
「一直滔滔不絕的說自己想說的話,也不管別人想不想聽」
「人際關係很差,常常說話惹惱同學」
「安靜、不太說話、說的話很簡短」
2013年,DSM-5正式將語用障礙納入溝通障礙當中,
在台灣,我們雖然可以觀察到這群孩子,但卻沒有一套標準可以用來診斷,
因此,希望能夠邀請老師們,一同參與我的研究,
讓我們將語言障礙、語用障礙的標準訂出來,
讓這群孩子在將來能有機會接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