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之前我的讀書生活
一個小嬰兒呱呱墜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張開嘴搶著吸奶,不!我錯了!其實是
想盡辦法吸第一口氣,然後是不斷地長大、長大。等你長得差不多大時,你的父母就會把
你送進「幼稚園」然後讀「國小」,國小放學就會讓你學畫畫、學唱歌、學跆拳道、學拉
小提琴......讓你變成多才多姿的小朋友。接下來是讀「國中」,國中的時候就會開始上
補習班,補英文、補國文、補數學、補社會、補自然、補全科,似乎學校老師教得永遠都
不夠多、不夠完整,必須靠著補習才能補充完這世界所有的知識。到這裡我錯了!是考試
會考的內容。接下來很多人接著讀「高中」,而基測考不好的同學就會去讀「高職」。什
麼是高中呢?在我的理解就是「進階版的國中」。當我高中第一天開學就是讀書、讀書、
讀輸、寫考卷,導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從今天起你們就要準備考大學」,每天下課就是補
習的補習、晚自習的晚自習,為明天的考試做準備!
到了高三的時候,什麼體育課、音樂課、電腦課都變成了考試課,即使沒有考試也都
為下一節的考試做準備,為考試真的很重要。到了學測的那一天,就會有人開始準備大學
面試,模擬考比較不理想的就會準備藉下來的指考。等到指考的那一天,終於結束了!不
!我又錯了!是還有填志願,準備進「大學」。但是在考完指考之後,全國的高中考生幾
乎進入休假狀態,遊山玩水、打工等等就是為了等放榜,人生似乎就在這個時候告一段落
,終於要讀大學了。沒有錯!人生的大規畫:出生、長大、讀書、工作、結婚、生小孩、
養小孩、養老、等死、臨終。這就是人生的樂章,一切都理所當然順理成章,讀幼稚園、
接下來讀國小、接著國中、高中再來是大學,大學讀完還有研究所、碩士、博士,一個完
完整整的讀書道路,從四歲開始讀書讀到三十幾歲都在讀,讀書求學就是你的人生。好吧
!老實說,我也才剛大學畢業。回到填大學志願的我,那時候我決定「我不想讀大學」了
!
這個決定對我上面兩個姐姐大!震!驚!
我是長子,家中所有的第一個希望就掌握在我的手中,說什麼都要讓我讀大學。再怎
麼說我兩個品學兼優兩個姊姊都大學畢業,而我怎麼能不讀大學。於是我就被他們兩個說
服,當然我也出自不願意填志願,所以我的第一個志願從台大社工系一路填到銘傳大學社
會與安全管理學系,只要在北部的學校,能填的我都填進去了,也就是說我花了一個晚上
的時間把八十個志願填滿,精心研究、英文國文沒有採加權。於是我進了「世新大學 資
訊傳播學系」。
到這裡我必須小小的說明一下,我跟上面求學的邏輯出了一點小插曲。沒有上過幼稚
園、沒有上過才藝班、沒有上過任何一間補習班,下課整天都在外頭到處遊玩不然就是在
家看電視,在家唯一陪我的就是弟弟還有我臥室裡一大櫃子的「中華兒童百科全書」、「
吳姊姊說歷史故事」......等等,大大小小薄薄厚厚的書,共計1067本書。後來這些書在
我大學時幾乎全部都拿去賣了,因為我和我弟都長得太高太壯,再也無法容納這些書。
為什麼我要讀大學
這個問題在我的腦海裡從我選志願的那一刻開始出來,讀書讀了這麼久有什麼用?能
夠吃飯嗎?能夠生活嗎?讀書讀了第一名,到時候也不要面對柴米油鹽的問題,讀書讀了
最後一名也不是一樣。讀大學有什麼意義?好吧!這個問題到我畢業之後仍然沒有整理出
一個頭緒,我到底為了什麼而讀大學,我唯一清楚的是我只是跟著大多數人的腳步,一起
上大學。然而在這大學四年中,卻開啟我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看法的觀點。如果當初我沒有
選擇讀大學,我現在可能會是一個修理機車的黑手,那時候我真的很認真考慮要走這一行
。
很可惜,我的大學故事就要準備開始說起,人生不能重來也不能反悔。雖然一開始我
真的很心不甘情不願的去讀大學,因為我真的很不喜歡為考試而讀書。電腦選的科系是一
個幾乎都不用考試、天天要想辦法交作業的科系,不然我真的會第一讀到一半就輟學了。
在這四年中,我覺得是我學會思考的人,而不是只會呆呆地跟一大群人一起走的沙丁魚。
如果人生能從來,我會認真選擇讀大學,但是讀的不會是最好的大學。因為我不喜歡
考試、分數、比較,但是又是這個社會無法避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