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看留學版了
剛好與朋友一起看到近來的文章
一時有點感想,所以借用朋友的帳號分享一下從學生到進社會後的心得
只是一些淺見而已
以我自己本身與身邊朋友們的經驗為例
我之前念的國外大學是 LSE 倫敦政經學院
我的好朋友們 美國男A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男B 康乃爾大學
澳洲女 墨爾本大學
美國女 麥吉爾大學
我們不時會討論到求學心得以及念書到底值不值得等這些議題
我們大致把求學時最在乎的因子分為三類
1. 學風與同儕體驗:簡單來說就是同儕的學識程度
2. social prestige:浸淫在菁英文化裡&社會中約定俗成會給予的敬重或期望
3. job prospect:工作前景
#factor 1
以前我們是學生時,每個人都曾經覺得
自己的學校學風一定 >>>>>>>> 其他大多數大學
不過在我們畢業以後大家都不約而同覺得,其實某個水準以上的學校求學,
同儕體驗大概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你在哥大求學,跟在LSE求學,跟在Cornell,
那種被同儕刺激/被學風啟發的體驗可能不會有太大差異,
因為這些學校裡頭的 domestic/western students幾乎就是當地一流的學生,
若你有辦法進入 domestic/western students的圈子,你大概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差異
沒錯,接下來就是要聊聊華人學生,
會讓人感覺程度很不齊的,常是 international students,尤其是華人,
因為不是在做研究,所以箇中原因就暫時不太細究,
但大概可以解釋的是,華人學生在進入西方體系前受的教育品質/評量方式不一
西方學校很難精準地衡量學生的程度,
更不用說比如某些國家裡若你家有錢,你想請老師幫你洗出什麼成績都不是難事的環境
(這應該不難猜這是哪個國家吧 XD)
若有在關注國際新聞,在美國,來自這國家的留學生因為程度落差太大
近年來很多美國學校當掉了許多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
而從學校角度來看,其實很多西方學校(包括名校),幾乎在亞洲學生財源/學生程度
這兩者間的拿捏上近來也進退失據,
有一直換學校念/轉學轉學要轉進名校的、
有花大錢上一大堆ESL/上語言課程的、
許多西方學校都在這種學生上做了某個比例地向財源妥協,
因此 international/Asian students 程度不一這個現象近乎是 global的狀況,
即使在名校(不管英美加澳),你大概都可以找出很有料的亞洲學生,
同時也有一些是你發自內心會納悶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如果你身在西方名校且很在乎學風/同儕程度這件事,
進入 domestic/western students的圈子,
他們幾乎是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族群。
#factor 2
越有名的學校當然得到的 social prestige越多,
可是有時候也沒有到臺灣學生想像的這麼多,
因為普遍華人社會很在乎文憑,所以格外關注學校聲望
可是在國外,無法/無意念大學的人很多,
他們自然不太關注所謂的學校聲望,除了特定的名校
我們幾個朋友聊過,可以在全世界都普遍得到 social prestige的
不外乎是 Harvard, OxBridge, Yale... and maybe MIT 吧
沒錯,其實比你想像中的會少很多
大多數國外的非高等教育階級(也就是普羅大眾)根本不太曉得常春藤是哪幾間,
不過通常名校在當地得到的 social prestige都不少,
麥吉爾之於加拿大,墨爾本/雪梨之於澳洲,哥大之於美國(甚至其他國家)
在當地都會得到差不多聲量的social prestige。
#factor 3
工作前景這件事,有時候其實跟名校與否不見得相關,
它跟你的整體選擇還有時代機會比較有關係,
比如你選擇在 UT Austin念石油(幾年前)、在史丹佛念MIS、在倫敦政經學院念金融,
你有比較高的機會進入「當地」的明星產業,
可是如果所有條件沒有搭在一起,那工作前景就是一件很吃運氣的事,
就算你念超級名校也一樣,
尤其現在的時代氣氛很可能是二戰以來最詭譎的時刻,
大概沒有人預料 Brexit這麼有guts居然會成真,
連歐洲人在英國當如何自處都變成議題,
倘若之後 Trump當選,這也相當有可能影響所有美國留學生,
自從 Brexit成真,大概不會有人敢篤定 Trump絕對不會當選吧。
總之,名校與 job prospect的關聯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得這麼密不可分。
回到讓我一開始想分享這些的源頭,
文憑主義加上太習慣計較輸贏,
很多臺灣人看待學歷常常是一刀下去二分法:不是名校,其他就是學店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是不是名校的標準其實也不過是臺灣人自己有沒有聽過而已,
相信隨機找幾個臺灣人,麥吉爾、達特茅斯(Dartmouth)也會被他們歸類學店,
(我真的碰過不少臺灣人這麼認為)
關於名校的種種,
很多其實像你當學生時才會在乎的東西一樣,
你在當學生時可能會很在意那幾分、那一些些的學校之差,哪個國家的學位,
可是在國際社會上工作,學校間帶來的差異其實也沒有你想像的這麼多
工作上的發展很講求際遇,
即便你從名校畢業,或能力很好,
碰到不負責任或心術不正的主管或老闆,
一卡就是卡住你好幾年,
再說下去就有點聊遠了,
只是想分享,
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學位可以絕對保證 quality,
有時候你以為是學店的,或許是你生活圈不夠大(或level沒到...)所以沒聽過,
心裡都應該有個認知,可能會碰到能力很好,也可能很差,
跟對方多聊個幾句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