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非本人帳號)
(3/21更新Akron offer)
Fields (all phd)
ChemE: Northwestern, Cornell, Purdue, UColorado, TAMU, Rice, PSU, OSU, UMass
MolE: UW
MSE: UMN
Polymer/Macro: UMich, UAkron, UConn
Offer: all tuition waived
UMass ChemE 1/26, with stipend $33000/y
UConn polymer 2/2, with stipend $30664/y
PSU ChemE 2/9, with stipend $30450/y
Akron Polymer Eng 3/21, Teaching Assistantship if TOEFL S>23
Pending
Cornell, Purdue, UColorado, TAMU, Rice, OSU, UW, UMN, UMich, UAkron
Rejection
Northwestern
Education
NTU, ChemE BS
Overall GPA: 3.66/4.3
Ranking: 42/117
NTU, ChemE MS
Overall GPA: 3.95/4.3
Ranking: 37/93
Standardized Tests
TOEFL: 101, speaking 22
GRE: V 153, Q 170, AWA 3
Publications
SCI paper: 1st author * 2, Nth author * 2
Domestic conference posters * 2
Award
Poster Compotition silver medal award * 1
Work/Research Experience
-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project intership (graphene related)
- 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Polymer material lab)
-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Biointerface lab)
- Teaching assistant for 4 semester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s
C1 教授 MS Advisor (土博)
D1 教授 同校合作實驗室的教授 (Cornell 校友)
D2 教授 他校合作實驗室的教授 (UConn 校友)
C2 教授 Intern的美國總公司 CEO (retired professor, MIT Alumni)
C2只幫我寫了四封(NWU, Cornell, UMN, OSU),其他由另外三人分擔
心得:
因為我有念碩士,所以我的例子和感想可能對於有碩士學位的同學比較有幫助,
當然大學部的學弟妹也可以作為參考或借鏡。因為申請過程中不同時程的任務各有不同,
以下的心得我會直接用申請時程來分割:
一、意識到想出國 -> 開始做準備 2015年底 碩一上
二、申請季倒數一年 2016暑假
三、申請年度秋季 2017.7 ~ 2017.10
四、送出申請以後 2017.11 ~ present
一、意識到想出國 -> 開始做準備 2015年底 碩一上
申請學校過程並不容易,因此夠強的動機很重要,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何,
對於自己實力的認知,以及能夠接受的落點也需要審慎評估,然後才開始準備
我想出國的時間點非常晚,是在兩年前念碩一上學期的時候
當然身邊已經有數個同學拿著全額獎學金出國念phd,無知如我這才知道
1. 出國唸理工phd有獎學金且不用學費,比較像一份工作
2. 上述的獎學金是常態而不是特例,化工系夠好的學校都有錢可以養你,
雖然競爭激烈,但夠努力還是很有機會,不至於難如登天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得知這個資訊的時候恰逢分手,日常生活空了一塊,多了許多的自由
加上出國念書的同學們又紛紛在社群軟體各種秀照片(?
在這些外在刺激之下,我這才漸漸把出國念phd這件事情考慮進人生的安排之中
在此之前˙我從大一到大四貫徹的自我要求,從來就是賴在系上30%左右,
剛好夠推上碩班就好! 所以成功推上之後我就開始打混XD 導致大四GPA創下新低
而在申請時這些都是必須接受、必須扛住的事實
在觀察、評估過歷屆的申請結果後,我知道想要申請上好學校的phd所需要的條件包括
高GPA 過關的英文檢定 發paper 如果沒有湊足三個願望,
你就需要有個擁有強大人脈的老闆,並且還要老闆肯幫你牽線
那我自己的條件呢?
1. 偏低的大學GPA
2. 超過四年未曾練習的英文
3. 碩班的實驗室偏涼,實驗室已經沒有博班學長姐,歷屆碩班生鮮少發表paper
主要是因為我們實驗室以接產業的計畫為主,novelty比較不足
並且老闆相信碩班學生只要認真做研究,自然就可以學到很多,發paper不重要
...是沒錯啦,但是沒有paper的碩士申請phd,就像沒有醬汁的炸蝦,沒有試吃的必要
碩一上看著自己的條件,還真是不太樂觀,可是學校捧著錢請我去拿學位這種事情
對我來說吸引力真的很大,再加上做了一段時間的研究,確定自己也蠻有興趣的,
所以兩年前我就傻傻地走上了這條路。當時我心想,反正碩士班期間把研究做好、
把英文念好,完全是百利而無一害,那怕最後沒有真的出國念書也是穩賺不賠
二、申請季倒數一年 2016暑假
這個時間點要規劃、確保在申請季開始前可以做好以下三件事:
考英文、做研究發paper、經營4~5個推薦人
Standardized tests
這個時間點必須規劃好英文檢定的時程,該補習補一補,該報名考場報一報,
報名了才會有動力準備。兩次英文考試我都一戰僥倖低空飛過,所以心得看看就好
GRE我有幸考到OKE經典美語的台大獎學金補習名額,我覺得很有幫助,
教作文的eko老師很強,每次上課都會表演一邊聊天、一邊在30分內寫滿500字。
可惜我太懶惰沒有認真練作文,所以作文只有可愛的3.0
托福的部分我有補SK2的衝刺班,補習的最大助益就是可以很快幫助你理解這個考試
在幹嘛,對於研究生來說時間非常寶貴,需要看paper做投影片做實驗當助教等等,
推薦研究生申請者們有經濟餘裕可以補個習,除非自己英文很好且紀律性強
Publication/awards
通常申請季前一年,能不能在期限內發paper已然大局底定。我主觀認為碩班或專題期間
那一兩年的成果,能否發表到不錯的期刊,還是有運氣成分在內的。套一句系上教授的話
,如果實驗結果總是如你所預期的話,這實驗估計也沒有甚麼價值。所以沒paper的話也
不要氣餒,你就得要洗出別的亮點,像是:
- 拿傑出TA獎 (班級人數少於80人的話不能申請這個獎)
- 多參加conference
- 爭取去大公司實習的機會
- 去名校實驗室交換、做暑期研究
或者其他任何跟研究能力、創新或毅力有關的競賽,目標就是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特別且
有潛力的申請者。如果在台大化工念碩班的話,我所知道比較常見的獎項有:李長榮化工
獎學金(每年發超多人)、各種研討會壁報競賽、參加系上博士資格考前幾名的獎學金等等
,都可以讓你的申請背景多少加點分。有paper的話恭喜你可以安心一點,起碼不會被來自
各國的強者們輾壓;若是有IF>10以上的一作,或是數篇一作加起來>10,則很可能可以把
你的選校拉升一個檔次。話雖如此,很多時候paper的點數真的不是能夠強求的。最近聽
到過一句話:paper多不多取決於學生,質量高不高則是取決於老師,我覺得有點道理。
某種程度上自己研究成果的天花板,在你選完指導教授以後就定型了,所以說跳下去之前
要慎選,選完盡力做就好。
我自己的例子,可能加到分的東西就是兩篇一作水paper,另外產學合作的經驗看起來比
較特別,也有拿了個壁報獎及洗了TA經歷。真要深究起來其實永遠不會知道是哪個因素起
到了加分作用,畢竟application看的就是整個package
Recommendation letters
經營推薦信的部分,基本常識是你大學期間就要做過專題、或起碼導生宴的時候認真跟導
師聊天,最少最少你要有幾門修到A+的課吧! 沒A+你要去拜託教授寫推薦信,教授也會很
為難的。一般建議申請者起碼要經營出4~5推薦人,一個推薦人請他寫8~10封較為適當。
人選的部分我自己覺得的優先順序是:
跟目標學校招生委員會成員有私交的教授>>>>>>有一起做過研究的教授 > 一起meeting
過幾次的教授 = 實習/工作公司的上司或老闆 >>> 修課的教授 = 大學導師
如果可以拿到跟該學校招生委員會認識的推薦信,或者推薦者能夠私下將你引薦給對方
教授的話,你的申請將會如有神助;其次如果沒有私下牽線的人脈,下一個選擇就是選
跟你熟的、能夠在研究能力上為你誠心背書的教授為佳;再往下,根據我看到的一畝三
分地鄉民的說法,修課型的推薦信(DWIC, Did Well In Class)沒有甚麼幫助,盡量避免
選擇這樣的推薦人,因為內容可能太淺或太少。話雖如此,我也有聽UConn的教授私下講
過,有些招生委員會其實會懶得看推薦信,因為量太大了,頂多確認一下有沒有推薦信裡
面偷偷講你壞話的,才會篩選出來特別留意。若是這種情況,推薦信內容只要是正面的、
安全的,字數不要太少(>150),那個修課的教授和導師也不失為一個安全的選擇
我為了經營推薦信,有主動去和那些平素跟我老闆關係好的教授們聊天、請教申請的事情
,主動去參加他主辦的講座等等,目的就是要提前幫教授們生產出一些可以寫在信裡的具
體事蹟,這樣對方幫妳寫起信來也會比較踏實和輕鬆。另一封請產學合作對象的老闆寫的
推薦信則是拜託指導教授為我引薦的(對我就是媽寶),但就結果來看也並沒有甚麼奇效
三、申請年度秋季 2017.7 ~ 2017.10
這個時間點步調應該要開始變得緊湊。我運氣不錯,服役的單位可以讓我平常有大量的時
間坐在位子上準備申請文件和上網填資料,在這邊就不出賣我是哪個單位的了,反正我們
也已經是末代的一年替代役
這個階段要做的事情,我認為該如以下的順序進行:訂選校策略、寫CV、套詞、寫SOP、
催推薦信
訂選校策略
如果是已經有碩士的申請者,我們的選校很大程度會受到自己碩班研究領域的限制,畢竟
如果你想寫出一份有說服力的申請文件,一定跳不開你碩士的主題。我自己本身不排斥拓
展一下領域,所以我的策略就是把自己的研究興趣盡量定義的廣一點,polymer我都可以
在這種路線之下,因為polymer是一個非常interdisciplinary的專業,我們可以申請化工
、材料,或獨立的高分子系,以化工來說,每一間學校最少都會有3-5個教授是做polymer
相關的研究,所以SOP並不難寫
我自己的選校就跟台灣的外交策略一樣,走的是務實的路線,我深知UMN ChemE (top5)和
UMass Polymer (top 1)上的機率微乎其微,因此轉而申請UMN MSE和UMass ChemE,我是心
想這兩個系的排名相對來說比較中間,錄取我的機會較大。剩下就是參考歷年學長姊的選
校,把ChemE top 30 的學校丟一丟;UW則是據說化工系最近很窮,今年全部只收了一個
來自中國的國際生,所以申請MolE才有機會被錄取
Polymer專門的系的部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自己打聽到的訊息,以及我主觀的認知:
UMass高分子系規模大,裡面教授大咖也多,但是據學長的說法,這個系近期不太收台灣
人,另外最近這間高分子系的Funding相當有問題,給phd學生的薪水少,似乎還有聽
到錢不夠所以把學生遣散的消息,所以真的對這間有憧憬的話不如申請化工系,拿到
offer以後化工系也有幾個作高分子的老師,甚至也可以試試看能不能跳過去高分子系
找指導教授,想知道詳細運作方式可以再問我
Akron的部分,polymer學院分成兩個系,polymer science和polymer engineering,每年
最多各收一個台灣人,很看重publication。至於兩個系之間的差別,engineering這兩年
多了一個policy規定申請者需要托福口說23分以上,因為第一年PhD學生一定要當TA才會給
你funding,此外engineering近期被挖走了一些好的老師,在人少錢也少的情況下收的人
就會少,競爭變得更激烈;反觀Science剩下的好老師多、收的人也多,如果要選一間的
話建議申請polymer science
UMich Macro是一個跨系合作的program,每年最後只錄取6~7人,其中大約兩個是國際生
,通常會是印度中國各一,台灣學生其實可以不用申請,但我很想去所以還是申請了
UConn據說前幾年有被挖走兩個好的教授,元氣有點受損,這間每年只收4~5個phD,屬於
小而美的學校,裡面的教授多數都是中壯年,研究也都很有潛力,據說這間畢業在美國
就業也是沒有問題的樣子
寫CV並套詞
訂好選校策略、做出一個版本的CV以後就可以開始套詞了。雖然我自己的套詞沒有發揮
任何效果,但我還是想寫一些建議哈哈,套詞的時程建議7月左右開始,那個時間比較少
人套詞,教授的回覆率會比較高。套詞信寫得越短越好,簡單的寫你是誰、畢業自哪裡,
說明你想申請他所在的系,順口問問確認他有沒有要收人就好,隨信附上CV/publication
他想看會自己點來看。化工系套詞感覺蠻難有效果的,老師們通常比較想從committee篩
選過、收進來的pool裡面挑人,比較省事。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你的資歷能夠用套詞的
方式impress教授,那你通常也可以通過該校系committee的審核
所以我認為,可以考慮把套詞的目的縮減為"確認該教授今年收人與否"就好,這種問法
回信率高(因為很好回答嘛)。確認該教授有收人之後,你的SOP裡面就可以提到他,這樣
可以使你避免在SOP裡面提到不收人的教授,白白浪費SOP篇幅以及讓你潛在的老闆審到你
的資料的機會
寫SOP
因為我在選校階段就已經鎖定polymer領域了,所以我的SOP當然就是以polymer當主軸,
我自己的做法是只針對每間學校客制化倒數第二段的內容,當然這是在我詳細確認過各校
對於SOP的描述和要求之後,確定我可以用同一篇來涵蓋所有各校提到的重點,才下筆開
使寫。其中TAMU、PSU和Purdue對於字數有要求,其他各間學校則規定較寬,因此我寫了
1000和600字兩種版本。一開始我遵照著倫倫blog提到的方法,把所有值得一提的經歷寫
下來,接著再進行組織篩選。我的經歷有:修過一些polymer和bio相關的課並拿到好成績、我有兩
段研究經歷、一段產學合作實習、當過TA等等。
但寫一寫我就覺得,都唸完碩班、做過不止一兩年研究了,還拿修課高分來說嘴,感覺很
蠢,所以我就把修課的部分全部拿掉,並且將主軸定為"我想當個applied scienctist,
銜接高分子領域產業與學術的gap",寫出了1200字左右的第一版,分段內容如下
第一段想要抓住教授眼球,所以說說我是誰我想幹嘛,我發過paper得過獎,我想++貴系
第二段寫大學部專題內容,是我研究生涯的開始,並且參與到不錯的成果,掛名paper
第三段寫碩班的研究主題,延續對高分子的研究,發表一篇一作paper
第四段寫產學合作的內容,描寫自己如何解決產業界的問題,並且也有具體的paper、
壁報得獎等等的產出,算是我整個履歷的亮點
第五段寫一下我對於自己研究領域的願景、看法和興趣,連結到我為啥需要念博班
第六段客製化,想跟哪些教授做研究,提到該校跟那些產業界有吸引我的合作內容
第七段就是看著官網寫一些漂亮話,我已經準備好了等等
我的想法是,每一段一定都要精簡好讀,教授沒空/沒心情看廢話,如果他們都只用眼睛
隨便scan過去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埋亮點,例如你發過paper的事實或是研究領域相關
的keyword,在茫茫文件海中看到自己領域的關鍵字應該會讓教授精神為之一振。
但我事後檢討,其實我這樣的寫法有點類似擴充版的CV,每段各自為政,都注重在事實經
歷而不是我自己職涯方向上的思考和追求,算是我這寫法的弊病。
照著最初想法寫完第一版之後,通常字數會爆開個10~20%左右,接下來就是要砍字數。
因為整篇文章架構已經完整,砍字數的過程可以讓整個文章的品質變高,許多相較之下
irrelevant, minor的內容可以被修掉,字句也會變得精煉簡短。當然砍的過程中也會面
臨找不到東西可以刪減、剩下的內容都都很關鍵的困難,此時就是重新全盤檢視哪一段
內容比較次要、不提到也OK的時候
催推薦信
催推薦信的部分,我在一年以前就陸續找好推薦人,並且在截止日期提前一個月,密集
統一在同一天寄出推薦信通知到教授們的信箱,以免屆時他們還要在信箱裡翻找。之後
的一個月,我大概每一兩個禮拜就會寄信稍微催一下尚未上傳推薦信的教授,畢竟確保
推薦信準時地被提交也是申請者自己的責任
也因為想要在申請截止日期前一個月就發出推薦信通知,我這才發現OSU, Rice, UMass,
PSU, TAMU這幾間學校的申請系統上,需要我submit整份申請,然後才會寄推薦信通知給
教授們!因此這幾間學校我就選擇在10/30就submit了我整份的申請文件,比我預期的還
要早了很多。其他間沒有把推薦通知信和submit綁在一起的學校我則是11月中送出
四、送出申請以後 2017.11 ~ present
12月初和1月中,我各有一篇第一作者paper如期被accept,於是我就一間一間寄信去系上
的招生信箱,或是寄信給系辦小姐更新這件事情。遇到文章被審很久的情況,如果有幸被
accept的話就祈禱還不算太晚,還會被負責審核的committee考量進去
另外這個時期也可以註冊一下一畝三分地,研究一下怎麼賺積分(分享自己的申請時程、
申請心情、每天登入簽到等等),因為有些實用的貼文需要足夠的積分權限才能閱覽
我也有用wechat加入一個中國人的化工材料2018申請群組,發樓一下中國留學生的申請狀
況,順便聽他們吹捧/酸他們偉大的黨中央(這幾天裡面真的沒人敢提到袁世凱啊甚麼的),
因為同是國際學生申請者,在這個群組裡接收到的資訊比起gradcafe上更快又更完整,
像是UW的molE今年就還沒有人po在gradcafe上,但群組裡已經有小夥伴回報offer了
提一個小知識,就是gradcafe上錄取回報的頁面,把滑鼠指到decision&date欄位末端的
紅色小菱形,可以看到GPA和GRE分數,我很晚才發現這件事情
最後,小弟我仍在等待Cornell ChemE, Purdue ChemE, UMich Macro, UMN MSE等等學校
,如果有被上述學校錄取的大大,同時有更好的offer,拜託盡量在三月底以前拒絕,
好讓offer有機會補給其他台灣人,大感謝
FAQ
要怎麼評估選校
強者我UMass同學去年的文章講過,以台大化工舉例
落點的學校美國排名 = 大學畢業成績系上排名,碩班的排名則不重要
用其他條件去彌補低落的GPA絕對都是事倍功半。站在系所的立場,教授們都會希望用盡
量客觀的方式篩選錄取的人,每年來自台大的申請者很多,因此各名校傾向認定大學GPA
就是最客觀的標準,他們相信四年的整體表現比較能夠說明你的學術資質和付出的努力,
其他條件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難以量化或者有失公允。至於申請人數較為零星的非台大申
請者,GRE成績可能就會派上用場,用來輔助篩選你的資質
據台大系上教授和補習班老師們說,這兩年化工系申請phd的數量突然暴增,估計最近幾
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可能是台灣的就業和就學環境,推力越來越大,大家這幾天看新
聞想必也有所感。所以說如果有條件不夠好的申請者,想在中研院或系上多蹲幾年研究助
理拚名校,可能可以考慮一下早點申請早點出國,就怕申請化工phd的難度一年比一年高
也建議選校都要丟幾間保底,不要覺得你跟某篇文章的條件很像,就大膽照抄他的選校,
錄取文很可能會有倖存者偏差的情況,往往是錄取結果較好的申請者才會傾向分享
關於申請美國phd,碩士申請者和學士申請者的差別
美國就是一個看實力的國度,實力高低的判讀取決於你能否在同時期的同儕之間脫穎而出
。大學部的申請者,專題研究期間能夠做出成果、並且發表的人是少數,因此對於大學部
申請者來說,只要拿出少量具體的研究成果就可以脫穎而出了,所以往年大學部的申請者
常常可以看見在台大排名30%以後,卻還是能申請上top 30 甚至 top 20的例子,就是他
們在研究成果或其他特殊表現上還是展現了他們的優秀
若是碩士畢業的申請者,你就要有紮紮實實甚至華麗的研究成果,不然你比別人多花兩年
時間,卻沒有能拿來說嘴的東西,很難說服招生委員會相信你是個優秀、有潛力的研究生
所以對於成績不好的人來說,多念一個碩士並不會讓你更好申請上,而是要多念一個碩士
,並且在此期間還能夠比你的同學們更加優秀,才是有效的加分經歷。這麼說雖然有點不
好,但台大化工系碩士班一旦考上/推上了,要混畢業真的並不困難,起碼要發表個兩三
篇一作以上才能夠稍稍脫穎而出
申請學校大概要準備多少資金
出國念phd對我來說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善用爸媽和政府從小花在我身上的教育資
源所培養出的成果,在不花家裡錢的情況下達到出國留學和投資自己學歷的目的。為了練
習貫徹自給自足的理念,我在碩班以後就開始透過接家教和助教的薪水,加上實驗室給的
錢,在應付生活所需之餘也存夠了申請的資金,最後申請完看著空空的戶頭有種梭哈的暢
快感。我自己申請至今陸陸續續的花費有:(假設美金1:30)
ET$ TOEFL * 1 = 5400
ET$ GRE * 1 = 6150
補TOEFL - 團報 - 破百獎金 = 11600 - 1000 - 1000 = 9600
補GRE - 獎助減免 = 30000 - 30000 = 0
ET$ TOEFL 送成績 * 9 = 5400
ET$ GRE 送成績 *10 = 7500
台大成績單寄送 * 5 =755
申請費 * 14 = 35000左右
潤稿費用 *2 = 6000
-------------------------
總額 75805
有些學校在申請過程的初步審核、尚未錄取時,可以不用正式繳交英文檢定和正本成績單
,所以務必在網站上看清楚申請規定,以免花冤枉錢;另外可以看到我有一條錢可以省,
就是送英文檢定成績的錢。當初太早考試了,還不清楚要選那些學校,所以免費送成績的
四個額度就被我放棄掉了。早早立定志向的申請者就可以利用那四個額度,加減省一些錢
結語
從萌發出國志向到現在恰好兩年多一點,所以我算是留學版的菜鳥,可能有些心得和道聽
途說的情報會流於主觀甚至謬誤,還有待其他前輩/老司機多多指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著飲水思源頭的心情,往後的學弟妹如果是化工/高分子/材料領域申請者,有需要
找我問問題或給意見,可以填表單(https://goo.gl/forms/ZzeHhwf15XMpaZpn2),因為這
不是我的帳號所以別用站內信。
最後謝謝我的指導教授和D2教授、L教授這兩三年來的悉心指導,
謝謝C2教授和D1教授的大力推薦,我才有幸能取得人生下一階段的入場卷
謝謝許家兄妹在我人生低谷時拉我一把,你們是我很重要的家人
謝謝碩班期間跟我一起喇賽、作實驗的學長和同學們和RKN,讓我準備出國的過程不孤獨
謝謝在服役期間一直嘴我、叫我去重訓的低能室友
謝謝申請路上carry過我、啟發過我的所有人
謝謝爸媽,從兩年前的極力反對,慢慢地被我說服、接受我要出國這條路,到後來還會主
動關心我申請的進度和狀況,謝謝你們的包容和支持
求學階段是一段奇妙的人生經歷,高中上大學時很多人是分數到哪就去哪,我也不例外。
這時候眼界窄、能看到的選項很侷限,所以面臨選擇時扛上的壓力也輕,直到大學念完時
才知道那年作的決定,機會成本高得嚇人。大學及研究所時期,我自己在有意識或無意識
的情況下也做了無數選擇:時間投入在哪、要選哪個老師專題、要選哪個領域做研究、要
不要念研究所、要去科技業還是傳產、要走學術還是工業。我的目標曾經是聽從爸媽的想
法,推上本系碩士、出來找個穩穩的工作、平凡認分的過生活就挺好,過程中我幾乎未曾
停下來、靜下心,捫心自問自己要的是甚麼,大概就是活在他人的期望裡了
兩年半前送前女友過去美國交換時,我驚覺一個排名偏後段的學校,硬體設備、宿舍品質
竟然都海放我的母校,也許就是那時候開始對出國產生嚮往。那段旅程和隨後發生的故事
恰恰是個契機,開啟了我走向出國留學的這段過程,也才發現了學術研究這個小宇宙的浩
瀚無垠與博大精深,非常有趣。申請的結果大致符合我的預期,沒有中箭落馬的失落,也
沒有中彩票的狂喜,總的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一個努力的自己吧。過去的我欠缺平
時與內心的對話,以及對自身足夠的了解。我慢慢意識到,了解自我是個動態的過程,要
不斷的練習,面臨諸多選擇時才能無懼,事後才能無悔。希望留學版的大家都能追尋、到
達自己內心之嚮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