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Computer Vis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申請結果:
Admission:
UW CSE PhD
Princeton CS PhD
UTA CS PhD
Columbia CS PhD
Rejection:
UCB EECS PhD
MIT EECS PhD
Stanford CS PhD
CMU MLD/RI PhD
UMich RI PhD
Pending:
UMich CS PhD
學歷與經歷:
NSYSU MEM, BS, 2010 - 2014
GPA: 3.6/4.0
Rank: 7/56
Honor: 書香獎 * 3
NTHU EE, MS, 2014 - 2017
GPA: 4.3/4.3
Honor: 斐陶斐、NovaTek Scholarship
Stanford Vision and Learning Lab, Visiting Student, Sept. 2016 - Mar. 2017
Honor: 教育部學海飛揚獎學金、IEEE ICIP Student Travel Award
英文考試:
Toefl: R27 L26 S19 W27 98 (2017/12)
GRE: V149 Q170 AW4.0 319 (2017/11)
Publications:
4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CVPR, ICCV, ECCV, AAAI)
2 * Nth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ICRA, AAAI)
1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CVPR)
1 * Nth author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ICCV)
1 * 1st author second-tier conference paper (ICIP)
1 * 2nd author second-tier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ACCV)
1 * 2nd author journal paper (TIP)
推薦信:
指導教授, 清大電機 * 1
Research Scientist, Stanford * 1
修課教授, 清大資工 * 1
心得:
本身是在台灣讀完碩士班再申請美國博士班,我想以這個角度來記錄我準備申請的過程,供其他跟我一樣的人參考。
這個狀態基本上不論最後是否獲得碩士學位,這段時間都會被列入錄取考量,
原因是你擁有更多的時間做研究、充實自己,審查委員會認為你必須較學士畢業生交出更多且更好的申請材料。
另外,我也試著解析自己最後沒能申請上ML/CV前四強學校的原因。
1. Connection:
與前一篇文章#1QhfwQP-的看法相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connection會在關鍵時刻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也是在參加visit days時與許多international students聊天後發現,
可以去到Top 10的國際學生幾乎都有所謂的美國經歷,
包括先到美國念學士、碩士、國內過去的交換、訪問學生、Intern、或大陸同學常說的暑研。
對於志在申請前幾大博士班的人,一定要把握任何建立connection的機會。
這點方面,對我直接的幫助有:
(1)在參加會議時,我透過套詞認識了Columbia今年的新教授,導致後來的面試邀請以及offer。
(2)台灣碩士班的老闆曾經在UW做過一年博士後研究,我也曾經在碩士第一年跟他的前老闆有過共同發表,
我想這對UW的申請起到一定作用。
(3)UTA的教授曾經在去年聖誕節左右來台灣訪問,我請假回學校接待這位教授,
我的碩士班老闆順勢幫我美言幾句,最後教授要離開時親口說他會回去把我的申請材料找出來看。
(4)Stanford的connection將我介紹給Princeton的教授,據說此教授為了我的托福成績在他們的committee上fight。
2. 推薦信:
我想這部分是我的敗筆之一。
在Stanford進行訪問研究時,與指導我的Research Scientist(小老闆)順利共同發表了兩篇頂級會議的論文,
因此當我在離開前,詢問了跟實驗室大老闆要推薦信的可能性。
當時我的小老闆表示非常願意幫我爭取到一封強推,只是需要我先寫信給大老闆並cc他開啟這個討論。
飛回台灣後,我又貪心的想再做一篇Work,並且藉由此跟大老闆合作來impress她。
無奈這次的Project並不成功,論文無法順利發表。我擔心這會影響我拿到強推的機率,於是就先把事情擱著服役去了。
爾後,在申請deadline前兩週,我再次鼓起勇氣向小老闆探尋找尋大老闆寫推薦信的可能。
沒想到我的小老闆回了:當然沒問題,我們一直在等待你的來信與開啟討論。
我迅速寄出了信嘗試開啟話題,無奈最後沒有回音。
我歸納出造成最後沒能拿到這封重要推薦信的幾個原因:
(1)時間拖太晚,有其他學生早已卡位。
(2)大老闆正值sabbatical在業界發展,非常的忙。
(3)我沒有跟大老闆熟到/我沒有強到讓她願意幫我寫推薦信。
事後與Stanford內部的朋友討論,他認為我今年有可能就是缺一封這種大咖教授的推薦信導致最後沒能達成目標。
另外,在美國做研究的時候,與實驗室內博士班學長討論申請材料的重要性排名為:
推薦信 >>> Publications > T/G ~= GPA > others
在這邊也想呼應前一篇文章#1QhfwQP-的論點,推薦信是最重要的,它基本上就是代表connection。
我曾經聽到一個很寫實的解釋:
「你會相信你信任的朋友所推薦的學生,還是來自其他國家一個random的教授推薦的random的學生?」
就今年申請所看到的例子,縱使有再多的頂級會議發表紀錄,
依然極有可能在最後一關被其他有大咖強推的學生打敗。
3. Publication:
感覺2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已經是這個領域這兩年的標配(對照亞洲同學的履歷),
經過多次投稿與參加會議後發現,這兩年全世界CS領域對於AI相關conference的投稿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今年CVPR總共收了9xx篇文章,約莫是去年的1.5倍,跟10年前比起來甚至到了10倍之餘,
要如何在茫茫頂級會議論文海中站出來就顯得很重要。
因此,我覺得Publication已經不單單是做好論文這一回事,可以參考以下強化Publication的方式:
(1)文章上了後不代表結束,緊接著Work行銷、Project Page、Blog post、Dataset release、code開源才能增加曝光率。
(2)在各大社群網站或人脈間替自己的作品打廣告,這點真的就是國外學者的強項。
(3)到了會議上,不要花太多時間遊玩,而是想辦法抓住有興趣的教授進行學術套詞、替自己的Work打廣告。
最重要的是,Publication多不代表機會越多,與其有很多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不如有1~2篇很有名的Work。
達到標配後,應把時間拿去充實其他面向,例如:Social, Networking, 爭取強推, 寫Blog post ... etc
4. SOP:
因為服役與英文考試的關係,我只在最後兩週不到的時間開始寫SOP,感覺影響不太大。
我選擇的架構是將過去經歷做故事性的描述,並且跟未來想做的方向串起來。
最後在文章的倒數兩段提起有興趣的教授名字,並且解釋為什麼他跟我會是個good fit。
曾經有位學長跟我提過:
「你可以嘗試大膽的在文章中提出這個領域未來的走向」
例如:
「我認為未來的robotic learning不可能只單靠end-to-end的學習方式來解決,
應該要先有visual reasoning的module作為基礎,再由rich的visual representation連結到action planning ... 」
我覺得這樣的寫法看似有點危險,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同你的觀點,
所以以此策略來寫作前,必須確保你的想法是否合乎邏輯、是否符合領域的趨勢、是否足夠exciting。
5. 英文考試:
我認為這部分是我的敗筆之二。
T/G的門檻就是在那邊,能儘早準備就儘早準備吧。
我一直把重心放在學術研究上而忽略了英文考試的重要性,讓我在服役期間才開始準備英文考試,
到後來分數沒到又要硬著頭皮準備申請文件,老實說非常後悔。
在參加UTA的visit days時,UTA的教授跟我分享他認為Top4的學校比較會收unrejectable的學生,
意思是可以想像committee在審每位申請者的文件時都有個checklist,每一個item代表一個可量化的依據,
例如: 推薦信、Publication、T/G、GPA ...
當你的每個item都足夠到(強到)讓committee成員幫你打勾,你才有可能是最後站出來的人。
所以志在Top4的人,不要輕忽了任何一個環節,不要有Publication強到可以蓋過其它缺點的僥倖。
當然有些例子除外,例如UW CSE今年審申請文件的學長透露委員會請他們不要把T/G當作硬門檻刷人。
計劃:
1. 指導教授與實驗室環境影響很大:
還記得第一次踏進碩士班老闆的辦公室跟他聊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出國念PhD,
這位聖人教授是剛回國任教的助理教授,我很幸運的成為他的第一位碩士生,
他了解我的生涯規劃後,幫我分析了我當時的背景以及國外(美國)學術環境的現況。
很快的,他與我擬定了計劃,並且給了我相對容易發表(更前瞻性)的方向。
雖然往後的日子也經歷過不少挫敗,但他善於激勵人心的特性往往又讓我重新燃起更強的鬥志。
另外,因為同學、學弟們大都目標一致,實驗室的氣氛也很好,
大家常常利用晚餐時間一起主持讀書會討論機器學習基石、cs229、cs231n、cs224d、COMPM050/COMPGI13 ... etc
雖然我的第一個project無法順利在最好的會議上發表,
我的老闆還是將我介紹給Stanford Vision and Learning Lab。
我們努力的完成第一篇頂級會議發表,接著便順利前往美國進行訪問研究。
2. 增加美國經歷:
到了美國以後,除了語言、文化上的衝擊外,在Stanford充滿各路精英,每個人都幹勁十足的環境下,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那邊亞洲人(印度、韓國、中國、台灣)常常工作到很晚、假日也幾乎都會來實驗室工作,
但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我更善用我的每分每秒,隨時避免server處於閒置狀態。
參加組會時讓我有機會了解Stanford學生, Postdoc, Visiting Scholar, Research Scientist, Professor的想法,
他們也會不時分享他們跟業界接觸所得到的最新訊息。
甚至也有機會在組會上present投稿的論文、回答來自各方的問題(被噴),讓我從思考面到研究執行面都有直接升等的感覺。
另外,也很幸運的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論是project上的提點、新問題的討論、職涯規劃的分享。
某些朋友甚至一直到了申請後的今天,都還不停的在交換對於領域與產業未來變化的意見。
雖然說最後申請的結果並沒辦法讓我回到這個組內,我還是十分感激與珍惜這段經歷。
我花了比別人多一年的時間讀了碩士班(前往美國做研究),
但我不認為我原本的條件背景就足以支撐我拿到現在的offers。
這一年帶給我的除了硬條件的增強,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往外走的機會。
並且學習珍惜這樣子的機會。
在Stanford特別羨慕來在北京清華、上海交通的學生,
他們早在大學時期就有機會到Stanford、Georgia Tech、Cornell做研究。
甚至遇到了來自Toyota公司派來的研究員,公司直接幫他支付2年的所需支出,
還幫忙打包了一台server到實驗室供其研究使用。
在Princeton visit days遇到了幾個上海交通ACM班的學生,
他們說他們班上的前三名,今年都去了MIT做暑研(雖然後來只有一位錄了MIT)。
另外第四、第五名的學生則去了Cornell做暑研。
我想,透過主動聯繫、connection聯繫、交換學生等等方式先牽線到美國的研究室,過去訪問研究並做出口碑後,
會給同樣在台灣完成碩士學位的同學們開啟更大的機會。
面試:
這次申請的過程中,我一共面了UTA, Columbia, Princeton。
UTA 1/9
1/6日收到了來台灣訪問過的教授的面試邀請,我在回信中問了想討論的內容,得到以下回覆:
「We will mainly chat about your application material, no need to prepare any additional content.」
因此,我只在面試前一小時把教授最新也是和我過去研究主題最相近的論文讀完就上了。
面試過程中,教授主要問我CVPR, ICCV, ICRA的Work,內容他聽不懂的地方會馬上打斷。
接著討論我未來想做的方向,因為我提到想繼續往visual forecasting發展,他問了這個project最實際的應用有哪些,
我提到了(1)增加training data, (2)motion planning accordingly。
但他馬上問了有沒有更直接的應用,例如在Video上。
我開始支支吾吾答了一堆讓他不甚滿意的答案後,他就直接告訴我或許可以做到Video compression上面。
(面試完後沮喪失眠了一晚 lol)
之後便開始進入了我問問題的階段,我主要問了實驗室未來方向、鼓不鼓勵學生summer intern、housing選擇 ... etc
最後他告訴我他認為我的狀態很好,他會向committee推薦,預計在3週後會有結果。
Columbia 1/10
在1/2寄出套詞信後就在隔天收到面試邀請。
教授也在面試前提供想討論的內容:
「one of your projects, what you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and your goals for graduate school.」
有了前一次UTA的面試經驗後,我特別對這次的面試準備了slides,讓自己能有個依循說故事。
面試過程就是我報slides,教授很頻繁地打斷他聽不懂或是他很感興趣的地方。
之後大概跟我分享了他現在在Google做Research Scientist的方向以及他未來實驗室的方向。
接著換我問了許多關於他實驗室的問題,例如computing power, how many students you will take?
以及關於Columbia的問題,例如stipend, housing ... etc
最後是關於他個人理念的問題,例如鼓不鼓勵學生summer intern, 預期未來畢業學生的出路。
在最後教授說1月底、2月初會再找我聊一波,
後來我跟朋友們的猜測是因為他是新教授,不敢貿然在一開始就發offer。
Princeton 1/15
1/14收到面試邀請,是直接到一個網頁上填上一個可以的時間(被填走的時間會消失)。
正式面試前,我只將Columbia的面試slides稍做修改就上了。
因為有前兩次的經驗,我比較可以知道教授或許在哪個部分會有問題,便對那些部分特別加強解釋。
整個過程中很平順,只有在她感到興趣的地方停下來由她發表意見。
雖然表定面試過程只有15分鐘,我們還是聊了~30分鐘,直到她打斷說她其實已經delay下一個面試者一段時間了才停下。
最後就是互相祝福後結束面試。
Take Home Msg:
1. Connection(推薦信)最重要!
2. 目前觀察起來,2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已經是亞洲學生的標配。
3. 英文及早準備,不要有靠某一面向(ex: Publication)強到可以蓋過其它缺點(ex: T/G)的僥倖。
4. 美國經歷十分重要,不要放過出國交換、訪問研究、實習的機會。
感謝:
謝謝清大電機孫民老師
謝謝Stanford的老闆
謝謝清大資工陳煥宗老師
謝謝Stanford的學長、同office的同學(也是roommate)、不斷跟我交換意見的好友、秤職的二作學弟、斐神
謝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台灣前輩、實驗室學弟妹們
謝謝我的家人一路對我的支持與包容
謝謝我的女友Hedy對我的付出與幫助
祝大家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