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季終於告一段落,謝謝本版豐富的留學資源!
自己是申請第二CS碩,因為這方面的資訊相對較少
想統整一下自己的情況,希望能對以後相同情況的板友有所幫助
Program:
CS/Software Engineering
Decision:
CMU SV MS Software Engineering
Admission:
Cornell Tech MEng CS (3/10)
CMU SV MS Software Engineering (3/21)
NYU Tandon MS CS w/ 11k/y scholarship (4/20)
Rejection:
CMU MCDS waiting list -> Reject
CMU MSIN/MSIT-MOB waiting list -> 默劇
CMU MSCV/MSRSD
CMU MSIT-SE
Columbia MS CS
Harvard MS DS
Gatech MS CS/CSE
UW-Madison MS CS
Pending:
USC MS CS/ Softwar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NTU CSIE BS 2011~2015 (GPA: 3.59/4.3, Last 60: 4.01/4.3)
NTU CSIE MS 2015~2017 (GPA: 4.16/4.3)
Honor: 書卷獎*1 (2014)
Test scores:
GRE
320 (V150/Q170) AW3.0 (2017/07/09)
TOEFL
100 (R27/L22/S23/W28) (2017/12/02)
Publication: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1st author (碩論,4/15結果才出來…)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nth author
Work Experience:
教育替代役 (now)
CSIE TA (6 months)
RD Intern (2 months)
新聞所 RA (6 months)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1. NTU CSIE 指導教授
2. NTU CSIE 專題教授
3. 新聞所教授
4. 實習公司主管
第二CS碩申請心得
[推薦信]
一般標配是2位CS教授+1位工作主管
但我覺得選擇順序是:美國CS教授>熟>強推>符合標配
對你越了解的人越可以寫出有價值的推薦信
此外對岸蠻流行去美國做暑研的,是我認為很有效取得好推薦信的方式。
還有能要就儘量提早要吧,CS太夯每位教授每年都有quota
我11月才向教授詢問,得到明年請早的回應…
[SOP]
我覺得自己很弱的一環,在撰寫上比較難”自圓其說”
反倒是CMU SV和Cornell Tech是就業導向的program
在論述上可以強調自己想要加強實務的能力
第二CS碩在論述上比較有發揮的空間
至於其他傳統MS CS我被拒的蠻慘的
建議迴避掉像是我為什麼要念第二碩,我是為了來工作這種比較敏感的話題
而是主要論述我原本念了碩士得到了什麼,我還缺什麼,
能夠在你們學校得到什麼,未來畢業後能帶給這世界/學校什麼。
還有一定多給不同的朋友來雕自己的SOP,不同背景的也沒關係
你會發現得到非常diverse的feedback,就知道SOP這件事情是多麼主觀的事情…
不用去迎合每一個人的胃口,但可以了解generally你的SOP怎樣可以更好
[選校]
這邊是二碩的大學問了
JasperHsieh大很細心地整理了表格,可以a他的文章參考
我自己的心得就算能投但大部分還是不太二碩友善
同樣的背景下二碩就是比較難上
唯一比較二碩友好的就是CMU了,大家可以盡量申
或者鎖定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 science, MEng之類的program
很推CMU SV與Cornell Tech,是二碩友好的學校
還有一定要做足功課,我誤以為UC系列全部擋二碩就沒申UCB
結果漏申UCB MEng EECS與CMU MSAI蠻後悔的
像是UCB這個program今年就擴招相當多人
至於UCI我問小編說不收,結果每年都有收二碩的情況…
我覺得能多申就多申,每年的情況不盡相同,不要讓自己後悔
還有CMU INI的部份,一畝有一說是如果第一志願擺MSIN,第二擺MSIT-MOB
第二個MSIT-MOB會比較難上,想要申請的請注意
[英文]
自己壓線考了T100/G320,但我覺得在這種戰國時代還是T105+/G325+比較好
能考高就盡量考高,我T一路拖到服役甚至申請季開始12月才破百
雖然只多1分(99->100),但至少免除被excel刪除的危機
重要程度我覺得TOEFL > GRE
TOEFL 每科盡量不低於22,speaking尤其重要
GRE AWA > 3.5,Q能滿就滿,V我覺得不要太誇張都可以
[心態]
出國從來都不是什麼成功保證
不應該對留學有太多美好的想像
近幾年CS情況日趨險峻
更要腳踏實地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申請二碩的壓力蠻大的
最常碰到的是身邊的人問:
都已經念CS碩為何還要念一樣碩?為什麼不念其他系的碩?
為什麼不念博士?那你念這兩年碩士幹嘛?
這些問題也經常困擾自己
但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別人有怎樣的想法是他的事
好好想清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就義無反顧地衝吧!
我自己當初續念112碩士一來想多累積一些project和research經驗
二來是探索自己對PhD的興趣
雖然倒頭來覺得能力太差收穫不多,也認清自己不適合PhD的事實
但我不後悔我做過的決定,At least I have tried.
最後依然建議同樣想要累積更多經驗的朋友
還是盡量去找工作/學校RA/中研院RA
而不要跟我一樣選擇先拿個CS碩
這樣在申請上才不會綁手綁腳
[總結]
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由衷感謝每一位幫助和鼓勵我出國的小夥伴
總覺得從別人獲得的幫助太多
自己分享的太少
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對類似情況的板友有些幫助
祝福申請季的大家未來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