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sroma (夏之曙光)
2019-09-01 02:01:05我想先說 原po能被UCLA錄取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肯定
雖然目前你可能感覺很受挫
但是不管是你出國唸書 還是跟這些人打交道的經驗
以後都會成為你人生的養分的 不要被這件事打敗
我想趁機分享幾個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和博士指導教授的關係
不管單指導教授 雙指導教授 了解你教授的人際關係就是學習的一部分
他在系上的朋友是誰 對頭又是誰 這種不會出現在官網上的資訊你只能在社交場合中打探
消息跟睜大眼睛觀察
這是為什麼教授辦的 系上的迎新和類似的社交活動在一開始很重要
原po一開始沒有去老師辦的聚會很可惜 因為我指導教授只有在第一年很認真會介紹我 之
後這類事情就是我自己要去做
你在會上可以看到教授跟誰說話聊天 這都是重要資訊
學術圈很小 但是文人相輕 尤其是領域越近越可能會是死對頭
我們學校還有因為學生找第二指導幫忙一些事
讓第一指導火大 覺得不受尊重
要學生二選一 不然就是自己走人。
我指導教授比較直接 一開始就跟我說:通常學生都很少會找第二指導啦 其實他的意思就
是,你最好沒事不要去找第二指導 。
原po說兩個教授內鬥,結果是台灣老師幫你說話,我猜其實台灣教授可能願意多收一個學
生,但可能德國人就寧願玉碎不願瓦全。
這只是我的猜測,但是說真的假設我一開始跑去修我指導教授死對頭、或是第二指導的課
,我想我應該活不到現在。
因為教授就是天,除非一入學計畫就馬上有研究成果,不然一開始教授對學生的態度都是
很主觀的。。。
我入學一開始一直耿耿于懷我指導教授在面試時說我感覺很正向,好像她只是因為喜歡我
人格特質才收我,後來我才知道還好她不討厭我,不然我的學習生涯應該會痛苦到走不下
去。
在美國念博士班的時間都比平均婚姻年齡還要長,但有時候感情真的不能強求。
原po教授第一年就讓你知道兩個人合不來,其實不是一件壞事。
總而言之,跟對的人打好人際關係才重要。
2.私人/學術的分界
在台灣跟教授關係好,通常你的研究之路不會太坎坷。
但是西方人學術會強,我覺得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對公私分明的概念真的比較強。
教授之間都可以互相是朋友,但是完全不同意對方的研究。
更何況是對學生。真的不要以為跟教授是朋友,他就會在研究上放水。
同理,不管你送禮送再大,甚至你有沒有送禮,其實都跟教授對你的學術評價沒啥關係。
我指導教授就常跟我說,我交出一個好的研究才是最好的禮物。再說其實西方人也不是真
的很喜歡亞洲的甜點跟茶葉。。。。這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雖然說我禮
貌上也都還是會送。。
教授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對他們自己的學術生涯非常的保護。所以他們不會冒著讓學
生丟他們臉的情況之下放學生過關。
但是,教授不讓你過關,或是給你低分,也不代表你的研究沒有價值或是你的能力有問題
尤其是念人文科系,很多時候選到一個磁場跟研究方向相似的教授,比起選擇有名的大牌
老師還要更重要。
原po加油 希望你可以繼續保持你對學術的熱誠
作者:
brequeen (未知是一種驚喜)
2019-09-01 02:44:00推!路過的也學到了!
作者:
cityport (馬路不平避震故障)
2019-09-01 04:26:00不管人文理工都一樣啦很多理工科教授的心眼也小的跟XX一樣大我覺得她是開學沒多久就把老闆得罪了..不然才一年不到
作者:
audition (Fiat Lux)
2019-09-01 09:08:00推,退學不代表一切,收起憤怒重新來過,人生路很長的
作者:
Siika (詩花)
2019-09-01 09:21:00推
真的,拜託不要再送西方教授那些"台灣禮物"了!!! 茶葉鳳梨酥之類的他們大多不喜歡(台灣口味偏淡),而且收禮物這件事情本身就是賭上他們職涯的一件事(可能會有心人士被放大成賄賂),所以拿著禮物出現的學生通常會在教授心中造成壓力,拜託不要這麼做
作者: pussochkrum ( ) 2019-09-01 19:43:00
推
作者: PianoCat0423 2019-09-02 02:25:00
推
理科感覺比較沒有這種狀況,修誰的課教授應該也沒有太care鳳梨酥的話,在亞洲美國人間倒是頗熱門
作者:
krisis (大胖子)
2019-09-02 23:43:00推
理工內鬥頂多去揭發別人造假 對世界還是有貢獻的 反觀
作者:
audition (Fiat Lux)
2019-09-03 22:26:00純噓snapdragon,愛戰文組理組請滾去八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