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46348
教育部要年輕人快進場當教師,卻遭地方政府和教師團體「打臉」,批教育部「看數字訂
政策」,看不到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鄉學校三招、四招還找不到教師的真實苦境。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表示,教育部只看到帳面上漂亮的數字,卻未顧及社
會真實情況;這兩年師培數量雖然和退休教師人數差不多,但教育部卻沒有把還在熬著代
課、代理,等著當上正式老師的流浪教師算進去,這些人也會和未來的師培生一起搶教職
。
劉欽旭表示,未來還要面臨一、兩波少子化海嘯,許多偏鄉學校還要擔心被廢校,根本不
敢開出正式教師缺。不少流浪教師只能去當代課老師,一堂的鐘點費兩百六十元,每周代
課二十堂,月薪也才兩萬出頭,工作條件又差,年輕人怎敢進場?
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表示,幾年前教師課稅後,每周可少上二至四節課,但釋出的節數
根本不足以聘一個正式教師,只好聘代理代課教師;且各地方政府財政條件不一,台北市
可以增聘到每班一點七個教師,但屏東只能達到每班一點五個教師。
顏慶祥說,並非學校不願意開正式教師缺,但教師平均年齡只有三十七歲,離退休還早得
很,未來學生一年比一年少,要學校如何增加編制?假如因少子化減班,增聘的正式教師
怎麼辦?
高雄市教育局長鄭新輝也呼應,縣市政府都鼓勵學校開正式教師缺額,不予限制,但有些
偏鄉學校開出正式缺額,卻沒老師願意來。鄭新輝建議,要解決偏鄉教師供需失衡,教育
部必須考慮增加公費生,且「當地人才,當地留用」,把公費師培生留在故鄉的偏鄉學校
服務,且要求至少服務一定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