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04國中教檢青少年與發展 Q.14.27

作者: rose55 (happy)   2015-05-12 18:44:42
Q15
下列哪一個概念,最適合解釋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在不同文化體系間的社會化歷程?
(A)同化(assimilation) (B)涵化(acculturation)
(C)調適(accommodation) (D)示範作用(modeling)
為什麼不是選C ? 而是選B?
Q27
根據馬西亞(J. Marcia)對青少年自我辨識的觀點,下列哪一類型最具有實驗主義的特徵?
(A)辨識混淆(identity diffusion) (B)辨識預定(identity foreclosure)
(C)辨識遲滯(identity moratorium) (D)辨識有成(identity achievement)
為甚麼是選C 呢? 跟實驗教育有關嗎?
麻煩好心的先進解答~感謝!!
作者: ksjksj (法輪大法好)   2015-05-12 20:20:00
#15舉例,涵化:台灣文化納入新移民文化的內涵Q27:因為要探索,會有時間遲滯的問題Q15:多元文化(教社)就先刪教心(Piaget)同化 調適
作者: staringred (千一)   2015-05-12 20:55:00
27的答案其實有爭議,只是因為剛好是黃德祥那本這樣寫於是這樣給吧
作者: s79929g (包子)   2015-05-13 01:18:00
27可以看釋疑,講很清楚
作者: to087851285 (皮仔)   2015-05-13 08:55:00
Q15,因為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生代表從小就接觸不同文化,所以耳"濡"目染!啊!講錯了,可能是因為是不同文化間所以是涵化吧!真的容易讓人誤解!Q 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